朱佳敏 陳元東
【摘 要】: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嚴重復雜,變化迅速、發病急驟,稍有不慎便危及生命的患者。急診危重患者經急診治療后需要立即院內轉運,院內轉運雖然時間短,但涉及病情、轉運人員、設備等多個環節步驟,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如果轉運過程沒有好的護理措施很可能傷及患者的性命。因此,本文綜合了國內外有關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旨在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并為廣大相關醫護人員提供思考,使急診危重患者得以安全的進行院內轉運。
【關鍵字】:急診,危重患者,危險因素,護理干預,研究進展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嚴重復雜,變化迅速、發病急驟,稍有不慎便危及生命的患者[1]。急診危重患者經急診治療后需要立即院內轉運以便到其他科室進行化驗檢測,院內轉運雖然時間短,但涉及病情、轉運人員、設備等多個環節步驟,存在諸多危險因素,如果轉運過程沒有好的護理措施很可能傷及患者的性命[2,3]。因此,本文綜合了國內外有關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旨在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并為廣大相關醫護人員提供思考,使急診危重患者得以安全的進行院內轉運。
1 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
1.1 患者病情因素
急診危重病患病情復雜危險且常診斷不明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羅秋娟[4]對急診氣管插管患者的轉運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她認為急診氣管患者轉運途中受病情因素影響很大,患者在轉運中隨時可能出現呼吸、意識等系統的變化,最危險的情況就是人工氣道的功能喪失以及呼吸系統的機能變化,而非轉運患者的不良醫學事件率明顯低于轉運患者。覃凱[5]在報道中稱急診危重患者病情復雜且變化快,轉運會造成患者的呼吸及循環功能不穩定,嚴重者甚至可能發生心臟驟停,所以轉運風險極高。
1.2 醫護人員因素
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轉運護送,發生嚴重醫學不良事件的機率相對較低。萬林等[6]提出在轉運風險優先系數評估中,轉運人員的經驗不足、缺乏系統專業的培訓以及專業技能的不熟練都是分值較高的選項,有經驗有資質的轉運人員對于轉運使用的設備操作熟練得當,對患者病情變化有前瞻性、處理有經驗、技能嫻熟。王斌等[7]報道稱經過培訓的轉運人員能明顯降低轉運途中的風險,而危重患者的轉運需要具備良好的應急處理和優秀的團隊合作能力,遺憾的是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規范的轉運培訓課程。
1.3 儀器設備與藥品相關因素
在急診危重患者轉運過程發生的意外事件中,將近50%都與醫療設備相關。郭美敏[8]指出如果危重患者在轉運途中缺少監護設備和相對完善的急救設備以及藥品,致使醫務人員未能及時持續地監測病情并做出有效的應急處理,就會貽誤搶救時機,目前發生頻率較高的與藥品、設備相關的危險事件有:未按要求配備簡易的呼吸氣囊或呼吸氣囊未經檢查發生漏氣;使用氧氣枕時難調節氧流量或者在放射檢查等過程中無人陪同,使氧氣不能準確、連續供給;監護儀功能異常、電池電量不足、屏幕顯示不清;吸引設備沒有負壓吸引或吸引力不夠;藥物配備不足、靜脈通路不暢或堵塞等。
1.4 其他因素
在急診危重患者轉運過程中,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和組織也是影響轉運的重要因素[9]。主管護師鐘燕玲[10]提出醫護人員需要及時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轉運的目的及途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同時醫院要建立安全的轉運制度并在轉運前對患者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充分準備好轉運人員、物品、藥品及儀器設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轉運效率,對于改善患者預后也具有積極作用。
2 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護理干預
2.1 轉運前準備
轉運前的準備包括病情風險評估、儀器設施的準備以及通知接待科室等,這有助于護理人員明確個人職責并且可以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任靜等[11]提出在對急診危重患者進行院內轉運前,需要全面調查每位患者的病情,通過記錄的病況分析得出綜合評估,且轉運前要對患者呼吸道做全面的清理,最好保證有家屬陪同以穩定患者情緒,如果評估中發現患者的狀態不適合轉運,就必須及時停止轉運。馮靜[12]提到急診危重患者進行院內轉運前必須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納入考慮,同時準備好相應的搶救設備,對患者妥善檢查,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配備心電監護儀,球囊面罩和急救箱,此外要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陪同,還要在轉運前聯系好接收科室的護士和主管醫生,確保患者在轉運后得到科學有效的醫治。高有勁[13]表示轉運前要有四項準備:一是要鼓勵安慰患者,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保證患者處于放松狀態;二是轉運時由于患者處于平躺姿勢,應隨時注意患者口中是否有嘔吐物堵住呼吸道,如果有要及時清理;三是對于氣管已切開的患者,要固定好人工氣道,防治氣管插管滑脫而引起呼吸障礙;四是要保證患者體內所有的引流管都通暢,不可在轉運途中發生阻塞脫落甚至扭曲斷裂的情況。
2.2 轉運中護理
準運途中最易發生危險,因此這個階段科學認真的護理尤為重要。解偉等[14]提醒護理人員在轉運途中應緊隨患者身旁,留意患者呼吸是否順暢,最好將患者的頭部傾向一側以免嘔吐引發窒息,并且要注意觀察患者瞳孔、意識和脈搏的變化情況,有任何異常需及時妥善處理。程燕蘭[15]提出患者的準運需由工作經驗豐富、對重癥監護方面有關工作掌握熟練的護理人員,同時轉運過程中需要急診醫生進行陪同并且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了解患者的意識狀態,安撫患者情緒,如遇呼吸相關疾病危重患者,護理人員要做好隨時吸痰的準備。此外,金燕[16]表示轉運途中要確保輸液管道的通暢,并做好輸液護理,防止管路滑脫或扭轉,還應防止搬動過程中由于體位變化引起重要臟器灌注不足而引發休克,若遇寒冷天氣要注意為患者保暖,冬天加蓋棉被防止受冷,昏迷及躁動的患者除護欄外應加適當約束,防止墜落。
2.3 轉運后護理
急診危重患者在院內轉運后也需要相應的護理。朱志萃[17]和王婕[18]均提出當患者順利達到收診科室后,與準運部門醫護人員做好交接、安置工作,等到患者生命體征無異常后,做好床邊交接,詳細告知患者的轉運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簽字。
3 小結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嚴重復雜,變化迅速、發病急驟,稍有不慎便危及生命的患者。急診危重患者經急診治療后需要立即院內轉運以便到其他科室進行化驗檢測,院內轉運雖然時間短,但會受到病情、醫護人員、藥品設備等諸多危險因素影響,如果轉運前、轉運時及轉運后沒有好的護理措施很可能傷及患者的性命。因此,本文綜合了國內外有關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的研究,旨在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并為廣大相關醫護人員提供思考,使急診危重患者得以安全的進行院內轉運。
參考文獻
李清華,段穎杰,劉文,等.兒科急診搶救室患兒無縫對接轉運安全管理[J].北京醫學,2018,40(7):704-706.
魯玉妹.淺談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J].飲食保健,2019,6(42):205-206.
張春珍.急診護士經歷院內轉運危重患者突發心臟驟停事件的質性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3):1809-1811.
羅秋娟.急診氣管插管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體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1):2149-2150.
覃凱.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管理新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2):114-116.
萬林,施素華,黃榕,等.預警分級管理在院內轉運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01):59-62.
王斌,劉婷.急診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院內轉運中的無縫隙交接[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2):246-247.
郭美敏.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2015,28(32):216-217.
吳燦紅.移動ICU在機械通氣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應用及質量控制[J].吉林醫學2015,36(4):770-771.
鐘燕玲.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研究進展[J].飲食保健,2018,5(31):298-299.
任靜,艾娜.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優質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2019,(21):181.
馮靜.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體會[J].2019,28(3):120-121.
高有勁.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8,(22):201.
解偉,王慧娟,任靜.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優質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9,(05):107.
程燕蘭.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9,(25):372.
金燕.急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7,30(3):255-256.
朱志萃.護理干預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效果[J].飲食保健,2019,6(29):145.
王婕.護理干預管理對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影響[J].健康大視野,2018,(1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