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長霞 安志英 唐玉根
【摘 要】目的:對中藥熏洗在痔瘡術后肛門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方法:將近期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后出現肛門疼痛的80例痔瘡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在術后施予局部理療、通便等對癥治療措施,與觀察組則在上述基礎上聯合中藥熏洗進行治療。結果: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以及創面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同時其治療3d及7d后的VA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以上指標經統計學分析結果提示具備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痔瘡術后肛門疼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中藥熏洗的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促進創面愈合,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藥熏洗;痔瘡;術后肛門疼痛;臨床療效
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以人體直腸下段粘膜下為主要發病部位,其發病機制主要是皮膚下靜脈叢產生淤血或者屈曲,臨床的主要表現:便血、墜痛、瘡塊脫出和瘙癢等癥狀,痔瘡是不受年齡的約束,任何年齡均會發病,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增高。痔瘡輕度者可采用藥物治療,但如果病情進展至中重度就需要采用手術方案治療,但手術具備一定創傷性,且術后患者較易出現疼痛感,容易對患者的術后康復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術后干預方式,降低痔瘡患者術后疼痛感,能夠有效促進行患者的術后康復。本文為了深入探究中藥熏洗治療痔瘡術后肛門疼痛的臨床療效,選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后出現肛門疼痛的80例痔瘡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后出現肛門疼痛的80例痔瘡患者,樣本納入時間為2018年5月,結束時間為2019年8月,按照隨機化原則分成兩組。對照組性別:男患、女患依次是21例、19例;年齡主要分布于48歲-74歲之間,平均(52.9±9.1)歲。觀察組性別:男患、女患依次是22例、18例;年齡主要分布于47歲-75歲之間,平均(53.3±9.9)歲。本研究申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將2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后可知,其組間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下一步分析研究。
入選標準:所有入選者均經臨床確診與《中醫肛腸科病證診斷治療標準》關于痔瘡的診斷標準相符;均采用外剝內扎硬注手術治療。
排除標準:所有入選者均已排除患者肝、腎等臟器疾病者;患有傳染性疾病者;造血系統存在障礙者;患有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局部理療、通便等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中藥熏洗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藥方選用馬齒莧50g,蒼術、甘草以及黃柏各20g,虎杖、苦參以及十大功勞各30g,荊芥10g,防風以及五倍子分別為15g,若患者疼痛加劇則增加乳香與沒藥各15g;若有水腫則加入赤藥與紅花各15g,諸藥聯合以水煎煮,置入盆中,先將創口放于盆上方熏蒸10-15min,水溫降低35℃上下時開始坐浴,持續20-30min,每天1次,坐浴完成之后,正常進行創面換藥,持續坐浴1周。
1.3 評價標準
(1)對2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記錄,包括2組患者的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以及創面愈合時間。
(2)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來對2組患者治療后1d、3d及7d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量表分值與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次試驗所產生的數據均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比較,將需進行分析比較的數據以()的形式呈現,并進行t檢驗,當分析對比后其結果P值低于0.05時則說明兩組數據間的差異具備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各項臨床指標比較
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以及創面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詳見表1,數據行組間比對結果提示具備統計學價值(P<0.05)。
2.2 對比兩組治療后各時間段的VAS評分
經比較,治療后1d兩組患者的VAS評分相比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d及7d,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以上指標經統計學分析結果提示具備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連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不斷發生改變,痔瘡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且發病人群不固定,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痔瘡的治療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關注。痔瘡是一種肛門部位常見的肛腸疾病,如糞便干結和便后出血等均會是靜脈血回流困難,局部的淤血堆積造成痔瘡疾病的發生。中藥本身具有較好的熱力作用,可以直接對患者患處產生作用,通過熏蒸或坐浴等方式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更有利于患者的肛門括約肌與韌帶的恢復,因此坐浴一直以都是痔瘡術患者術后消腫止痛最為常用的一種方式。
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可知,在常規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熏洗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后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該項研究結果與周德富[3]在其相關文章中的研究結果相近;文美珠[4]等人同樣在其相關文章中對納入的痔瘡術后肛門疼痛患者分別施予常規對癥治與中藥熏洗治療,結果顯示,采用中藥熏洗治療的患者其治療后的VAS評分明顯優于采用常規對癥治療的患者,該項研究結果與本文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由此可知,在痔瘡術后肛門疼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中藥熏洗的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促進創面愈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曹榮芳.中藥熏洗坐浴聯合微波治療混合痔術后肛門疼痛及肛緣水腫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9,9(20):176-177.
項亞軍.痔瘡治療中應用中藥熏洗療法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8,033(013):1883-1885.
周德富.中藥熏洗法治療混合痔術后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19,5(13):46-48.
文美珠,黃文君,李晶等.中藥熏洗用于痔瘡手術后患者的臨床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5):2386-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