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百年琴韻
——中國鋼琴創作的第四次高潮(五)

2020-09-14 02:30:06梁茂春
鋼琴藝術 2020年5期
關鍵詞:鋼琴創作音樂

文/ 梁茂春

十七、20世紀最后幾部中國鋼琴曲

20世紀后期,由于中國堅定地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鋼琴創作基本上走出了一條多元、多彩的道路。在20世紀最后的十年中,除了前面幾節提到的優秀鋼琴曲,如王建中的《情景》(1994)、張朝的《皮黃》(1995)、崔世光的《香格里拉》(1998)、杜鳴心的《托卡塔》(1999)之外,還應該提到一些富有創造精神的鋼琴作品。下面約略介紹一些。

廖勝京的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中國節令風情》

廖勝京(1930—2011)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過鋼琴曲《火把節之夜》,此為中國“西南風格鋼琴曲”的起始作之一,影響深遠。1957年廖勝京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之后,有二十多年沒有再寫過鋼琴曲。直到“文革”結束之后的1978年,才又重新開始譜寫了兒童鋼琴組曲《星星邀我游太空》。1986年,他調回老家廣東,在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之后他集中精力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思考“中國五聲調式的同主音橫向綜合”的創作問題,探索著鋼琴作品的新寫法。終于在90年代末完成了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中國節令風情》—包括《大雪·屋前雪人》《白露·五谷登場》《霜降·秋聲蕭瑟》《立夏·麥秋時節》,等等,總共二十四首作品的大型鋼琴套曲。他將中國傳統農歷二十四個節氣的不同風情和帶來的不同情緒作為音樂刻畫的內容,運用了民間調式的多重綜合手法,在傳統民族調式的基礎上,綜合變化而產生了二十四個不同調式,構建了這二十四首前奏曲。這些鋼琴曲,既有可聽性,又有時代氣息;既有豐富多彩的中國特色的節奏型,又模仿了細膩多變的民族樂器的音色。作品中飽含著中國民俗文化的意蘊。1999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廖勝京的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中國節令風情》的樂譜。

早在1950年,江文也曾譜寫了由十二段音樂組成的《鄉土節令詩曲》大型鋼琴套曲①,描寫了農歷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節令和鄉俗。比較這兩部大型鋼琴作品,它們都是以中國的民俗節令和鄉土風情為創作題材的,然而在時代風貌和創作技法上又有很大的差別。

徐振民的鋼琴曲《唐人詩意兩首》

在20世紀90年代,徐振民的鋼琴作品主要有:根據京劇曲牌〔夜深沉〕改編的同名鋼琴曲(1992),以及《唐人詩意兩首》。這里重點分析他的《唐人詩意兩首》。

照片1 徐振民,攝于1999 年

1998年,徐振民應美國鋼琴家巴里·斯奈德(Barry Snyder)之約創作了鋼琴曲《唐人詩意兩首》,1999年在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首演。“兩首唐詩”具體是指唐代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和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兩首鋼琴曲都是表現作曲家徐振民閱讀這兩首詩之后引起的內心共鳴和引發的歷史思考,因此兩首作品的音樂都非常現代化,展現了徐振民音樂創作的新探索,既吸收采用了現代音樂中的表達手法,又堅持了民族音樂的傳統意韻,都是作曲家從心中涌流出來的真情實感。

第一首鋼琴曲《登幽州臺歌》表現了原詩中詩人對人生命運和家國歷史的深刻感慨,情緒蒼勁而惆悵,是一首歷史的悲愴之歌。結構是帶再現的三段體,在莊嚴緩慢的第一段音樂之后,中段音樂是帶有戲劇性展開的主題變奏,這段音樂節拍變化很多,轉調頻繁,在變化中不斷將悲壯的氣氛推向全曲的高潮(見例1)。

例1

歷史在這里悲嘆,生命在這里呼喊。既表達了詩人陳子昂的孤獨和悲涼,更表達了現代人的歷史思考。高潮之后,音樂又回到第一段的旋律,在寧靜的憂思中深沉地結束。

《登幽州臺歌》結構短小精悍,全曲只有44小節,就像陳子昂那短小精悍的詩一樣。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是“五言”和“六言”合用的一首詩,四句僅二十二個字,但它卻是最著名的“對歷史進行追問的詩篇”之一。而在中國百年以來的鋼琴曲創作中,能夠表達這樣深沉、悠遠的歷史思考的作品,能夠讓人們在音樂中對歷史進行遐想的作品,是很鮮見的,因而顯得格外的珍貴。

第二首鋼琴曲《題破山寺后禪院》的音樂并沒有著力于刻畫寺廟的佛教理念或禪宗的哲理思考,而是著意于“破山寺后禪院”里像花園一樣安靜、超脫的特殊景觀,依循著常建原詩中所寫的“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兩句。鋼琴曲《題破山寺后禪院》也是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第一段音樂速度緩慢柔和,一開始就是非常鮮明的五聲性民族風格的旋律(見例2)。

例2

這段音樂強調了清幽、寧靜的意境和淡雅、高遠的情懷,表達了一種與世無爭的悠然心境—這當然也是一種智慧的“禪境”。中段音樂是對比性的段落,速度突然變為快板,是一連串的雙手五聲性琶音的華彩段落,有點兒像民族樂器古箏演奏的音效,描摹微風在古寺的花木上輕輕吹過,又在潭水上掀起了陣陣漣漪。花木山水使游人心空如洗,獲得了內心的湛然空明。再現段又回到第一段音樂的主題和意境,音樂在隱逸縹緲中結束,好像是一幅沁人心脾的江南古寺花木蔥蘢的山水畫卷。

徐振民在這兩首作品中探索著鋼琴曲和中國古典詩詞意境的交融與結合,調性更替頻繁,和聲色彩縹緲,旋律時現時隱。鋼琴曲《登幽州臺歌》著重刻畫了對歷史的悲嘆和反思,《題破山寺后禪院》注重表現人們在山水花木中的超塵拔俗,音樂引領著聽眾在高雅的詩意中徜徉。徐振民從1956年創作鋼琴曲《變奏曲》時就非常注意吸收新穎的西方音樂創作技法,經過數十年的創作探索,在《唐人詩意兩首》中達到了他音樂創作探索的新高度,但是他仍堅守兩條創作“底線”:一條是調性;一條是旋律。調性可以多變但不能沒有;旋律可以突破但不能丟失。

這兩首鋼琴曲都給傳統技法注入了當代意識,表達了現代人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在2004年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鋼琴比賽”中,這兩首作品成為指定曲目,此后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唐詩、宋詞應該是中國鋼琴曲創作的一個豐富的題材寶庫。古典詩詞中的瑰麗色彩、奇思妙想和浪漫主義風格,與現代音樂手法是非常合拍通融的。但是現在我們卻較少聽到以唐詩、宋詞為題材的鋼琴曲。我在《百年琴韻》中曾經提及:1965年林聲翕創作的《詩三首》,是根據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杜牧的《泊秦淮》和王之渙的《出塞》這三首詩的意境譜寫的。1982年汪立三譜寫的《李賀詩意二首》(包括《夢天》《秦王飲酒》),表現了李賀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和狂飆恣肆的詩歌藝術風格。1983年陳能濟的鋼琴曲《赤壁懷古》,采用鋼琴豐富的音響來刻畫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高渾意境。以上提到的這些作品,以及徐振民的鋼琴曲《唐人詩意兩首》,可以給我們的鋼琴曲創作提供廣闊的思路和啟發。

黃容贊改編的鋼琴曲《兩首廣東音樂》

老一輩作曲家黃容贊(1920—2017)在78歲高齡時,還改編了鋼琴曲《兩首廣東音樂》(1998)。因為他體悟到:“‘民族性’不但要表現民族的,還要表現地方的。”②《兩首廣東音樂》之一是《雨打芭蕉》,之二是《孔雀開屏》。黃容贊的改編沒有改變原曲的總體結構,只是在和聲上和鋼琴織體上豐富了原曲。這兩首鋼琴曲豐富了“嶺南風格鋼琴曲”的曲庫。

龔曉婷的鋼琴組曲《淡彩五幀》

龔曉婷(1970— )是新一代女作曲家,199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2002年作為訪問學者赴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學習。現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復調教研室主任。

鋼琴組曲《淡彩五幀》譜寫于1989年,由《雪》《潺》《霞》《煙》和《蹀》五首小曲組成,就像五幅色彩朦朧的水彩畫,于變幻無窮中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

此外,龔曉婷還創作了鋼琴曲《手舞》《賦格三首》(均1990)和《即興曲六首》(1998)等鋼琴作品。

作為“七〇后”的新一代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龔曉婷和下面將要提到的徐之彤等,都是在20世紀后期的鋼琴曲創作領域開始嶄露頭角的。

徐之彤的《即興曲—春天的萌動》

徐之彤(1972— ),1992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97年畢業后留校任教。2001年師從唐建平教授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他創作了大量影視音樂和樂隊作品。

鋼琴曲《即興曲—春天的萌動》譜寫于1994年。樂曲以跳躍性的音調、不間斷的三連音節奏塑造出青春萌動、活潑奮進的藝術形象,表現了朝氣蓬勃的青春熱情。

張帥的《三首前奏曲》

1980年,張帥出生于遼寧沈陽一個藝術世家,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音樂教育和文化熏陶。1998年,張帥在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一年級上學時完成了鋼琴曲《三首前奏曲》的創作,當時張帥18歲。2000年,由張帥自己在沈陽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了首演。《三首前奏曲》的出現,說明在20世紀末,更加年輕一代的“八〇后”中國作曲家開始登上了樂壇,用作品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此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象征著“八〇后”作曲家登臺的鋼琴作品《三首前奏曲》出手不凡,一“亮相”就亮出了“八〇后”作曲家生龍活虎、狂放不羈的特殊創作風采。

《三首前奏曲》,就像一部三個樂章的鋼琴組曲,在速度上是“快—慢—快”的對比和統一的關系。第一樂章獨立成篇,第二、三樂章不間斷演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音樂藝術整體。

第一樂章結構為對比性的帶再現的三部曲式。第一樂段的主題是五聲音階民族風格的旋律,但是伴奏織體卻是現代爵士音樂風格的,兩者作了奇妙的結合,造成了顯著的“沖突”(見例3)。

例3

例3的第一行樂譜,即五聲音階單旋律主題的最初呈現,調性和旋律都非常清晰,整首樂曲就是這一主題的變化和展開。對比中段的旋律也是從這個主題衍生出來的。調性明確的主題和無調性的、爵士樂風格的伴奏音型形成了巨大的沖撞,在沖撞中,音樂獲得了戲劇性的發展。最后在高漲的激情中結束了這一樂章。

第二樂章音樂緩慢而深沉,略帶憂傷和惆悵,仿佛在描繪年輕人神秘的夢境。旋律流暢,而作為背景的和聲則奇異而變幻莫測。這一樂章的音樂像是描摹青少年憂郁而新奇的夢幻。

第三樂章回到快速而激烈的情緒,全曲充滿了年輕人特有的充沛的沖擊力量,音樂充滿了即興性(見例4)。

例4

1998年,20世紀的最后時刻,一位未滿20歲的年輕作曲系學生在鋼琴上即興“玩兒”出了一首充滿張力的作品—《三首前奏曲》。音樂中帶有狂躁不安的情緒,帶有魯莽沖動的性格,帶有神秘的幻想,帶有智慧的靈動,表現了當代青年勇敢的追求和熱烈的向往,可以稱之為“當代中國青年狂想曲”。因此,《三首前奏曲》帶有了自己特殊的風格和個性,很快就引起了社會的重視,獲得了國內外演奏家的喜愛。它帶來了中國鋼琴創作的新希望,使我們對21世紀中國鋼琴創作充滿了新的期冀—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成千上萬的“中國琴童”,他們的出色演奏才能已經給世界樂壇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相信他們中間也必然會涌現出一些杰出的作曲家,將中國鋼琴的創作水平提高一大檔次。

十八、20 世紀后期中國臺灣鋼琴創作概觀

在上一章(即“中國鋼琴創作的第三次高潮”)中,我們專門談了“文革”期間的鋼琴創作情況,而完全沒有提到臺灣和香港地區的鋼琴創作。因此在這一節及下一節中,要專門簡略談談1966至1999年間臺灣和香港地區鋼琴創作的發展概況。

臺灣和香港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即率先引入了西方現代音樂的創作理念,這對鋼琴創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并在創作實踐上有所跟進,出現了一些現代音樂風格的鋼琴作品。另外,這一時期在臺灣地區產生了幾部大型的鋼琴協奏曲,說明了臺灣地區鋼琴創作在迅速向前發展。

郭芝苑的《小協奏曲—為鋼琴與弦樂隊所作》

1972年,郭芝苑(1921—2013)完成了《小協奏曲—為鋼琴與弦樂隊所作》,這是臺灣產生的第一部有重要影響的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獲得了1987年臺灣“金鼎獎”之“作曲獎”,1993年又入選中華文化促進會評選的“20世紀中國華人經典作品”。

許常惠的鋼琴協奏曲《百家春》

許常惠(1929—2001)是中國臺灣作曲界的代表人物,他是臺灣現代音樂的領軍者。1954年他到法國留學,接受了歐洲現代音樂創作理念。1959年回到臺灣之后,就在臺灣掀起了一股現代音樂創作潮流。在1975至1984年間,他譜寫了鋼琴獨奏曲集《五首插曲》,由《相思情》《搖籃歌》《葬禮的行列》《情長紙短》《尋找》五首小曲組成。這些小曲的旋律中帶有五聲性特點,具有中國的民族風格。而現代音樂技法常常在作品中突然出現,并和傳統技法并置共存。

照片2 許常惠,攝于1992 年

許常惠的鋼琴協奏曲《百家春》完成于1981年,這部作品的最大特點是由鋼琴和民族管弦樂隊合作,是臺灣第一部鋼琴和民族管弦樂隊合奏的作品。〔百家春〕原是臺灣民間音樂“北管”中的一個曲牌,許常惠采用這個曲牌作為協奏曲的主題,加以多遍自由的變奏,而完整的《百家春》主題直到協奏曲的最后才出現。

盧炎的《鋼琴協奏曲》

作曲家盧炎(1930—2008)出生于南京,1949年到中國臺灣。從臺灣師范大學音樂系畢業后,1963年到美國,曾隨喬治·克拉姆(George Crumb)學習作曲。1979年學成返回臺灣,任教于東吳大學音樂系。盧炎的鋼琴作品有:《前奏曲四首》(1979)、《四手聯彈鋼琴曲一首》(1987)、《鋼琴前奏曲兩首》(包括《浪漫曲》《鐘聲》,1999)等③。盧炎為鋼琴與室內樂團而寫的《鋼琴協奏曲》寫于1995年。

盧炎曾在美國學習現代音樂15年,深入掌握了各種現代音樂技法。他的作品始終表現內心的孤獨和枯寂,有深沉的內涵。盧炎的作品數量不多,都寫得非常精細。他只寫他自己的感受,是他內在生命的抒發。

蕭泰然的《c小調鋼琴協奏曲》

蕭泰然(1938—2015)出生于高雄市,鋼琴家、作曲家。在臺灣省立師范學院音樂專修科學習鋼琴時,曾得到許常惠的指導。蕭泰然的作品眾多,包括宗教音樂、器樂曲、藝術歌曲、合唱曲、交響曲等。

照片3 蕭泰然,攝于1996 年

蕭泰然的鋼琴作品有:雙鋼琴曲《幻想圓舞曲》(1974)、鋼琴組曲《家園的回憶》(1987)、雙鋼琴曲《豐收》(1988)、鋼琴曲《告別練習曲》(1993)、《觸技曲》(Op.57,1995,大陸的譯名是“托卡塔”)、《龍舟競賽》(1996)和《c小調鋼琴協奏曲》等。

《c小調鋼琴協奏曲》1990年譜寫于美國。協奏曲中采用了中國臺灣民謠《心酸酸》的旋律,表達對故鄉的悠悠思念。音樂的總體風格是浪漫主義和民族樂派的。

馬水龍的鋼琴組曲《雨港素描》

馬水龍(1939—2015)1969年譜寫了鋼琴組曲《雨港素描》,包括《雨》《雨港夜景》《撿貝殼的少女》《廟口》四首鋼琴曲。此外,他還譜寫了《奏鳴曲》(1973)、《變奏曲》(1974)和《關渡隨想》(2001)。

馬水龍的作品眾多,體裁豐富,他最為人們喜愛和熟知的作品是他1981年完成的《梆笛協奏曲》,這是臺灣地區音樂創作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照片4 馬水龍,攝于1996 年

鋼琴組曲《雨港素描》中的“雨港”是指基隆港,這是馬水龍的出生地,基隆的生活和民間音樂,成為馬水龍音樂創作的基礎。《雨港素描》是馬水龍對童年、少年時代的美好回憶。作曲家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繪畫般的手法,充滿了溫馨的鄉情。鋼琴組曲《雨港素描》成為臺灣鋼琴的經典性作品。

馬水龍于1972至1975年間留學德國,《奏鳴曲》(三個樂章)是他在留學期間的作品。路子寬了,作品的張力大了,顯示了留學后創作風格的變化。

徐頌仁的鋼琴協奏曲《落大水》

徐頌仁(1941— ) 出生于花蓮,鋼琴家、作曲家。1968年赴西德留學,至1976年回到中國臺灣,任教于東吳大學等校。1985年譜寫了鋼琴協奏曲《落大水》,音樂帶有鮮明的臺灣民間風格。

阿鏜的鋼琴曲

阿鏜(1948— )出生于廣東斗門,作曲家、小提琴家。1975年前往美國,1983年到中國臺灣。阿鏜的音樂創作題材和體裁都很豐富,有《紀念曲》等多首小提琴曲和《神雕俠侶交響樂》等多首管弦樂曲,也有歌劇《西施》,還有很多藝術歌曲和合唱作品。他在鋼琴曲創作方面也有成果:1994年改編了鋼琴曲《臺灣狂想曲》(素材來自臺灣原住民音樂)、1996年改編了鋼琴曲《布農組曲》(素材來自臺灣布農族歌謠)。這些鋼琴曲充滿了臺灣山地同胞民間音樂的節奏和音調,創作技法精致而細膩。

在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二十多年間,臺灣地區產生了幾部大型的鋼琴協奏曲和其他小型鋼琴作品,這說明了臺灣地區鋼琴創作的顯著提升。

在同一時期,臺灣地區的鋼琴教育也在大步前進中,以鋼琴家陳必先(1950— )為例,她在1970年參加“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時就勇奪第一,后來獲獎無數,成為國際著名的鋼琴演奏家,因而影響和帶動了臺灣地區鋼琴教育的迅速成長。(待續)

注 釋:

①請參閱發表在《鋼琴藝術》2016年第9期上的《百年琴韻—中國鋼琴創作的第二次高潮(一)》。

②引自2015年12月6日筆者在廣州對黃容贊的采訪記錄。

③盧炎的鋼琴曲見于:臺北老驢音樂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內部出版的《盧炎鋼琴曲集》。

猜你喜歡
鋼琴創作音樂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一墻之隔》創作談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紙鋼琴
音樂
鋼琴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99re精彩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9re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第页| 国产99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欧美精品高清|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永久毛片在线播| 爱做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专区| 亚洲综合天堂网|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在线网站18禁| 中文字幕色站| 精品国产毛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黄色福利在线| 国产欧美高清|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性欧美久久| 综合网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线天|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天天综合色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日韩午夜片|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国产乱视频网站|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色香蕉影院| 一级毛片基地| 99热最新网址| 夜夜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