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云
關鍵詞:房產抵押貸款;法律風險;問題
我國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目前已經成熟,成為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重點組成,房產抵押貸款既不會影響抵押人對房產的所有權,也不影響抵押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在實際的操作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房產抵押貸款也存在一系列的法律風險。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炒房與高價房后,我國的經濟表現出回彈趨勢,在房地產的開發上,銀行能夠為其提供資金鏈供應,也是抵押房產貸款的唯一通道,從當前房產抵押貸款的法律風險來看,其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抵押物價值風險。房產是商品,其價格會上升,也可能會下跌,房價上升和下跌,都會讓抵押商品房的市場價格發生變動,特別是在房價下跌的情況下,抵押房產價值縮水,難以在市場上變現,從而帶來法律風險。
假按揭風險。假按揭即不法分子非法套取銀行資金,通過虛假材料獲得貸款,而在法律上,這類虛假材料難以支撐資金回收,更有甚者,惡意提高房價,蒙騙銀行,這對銀行造成的風險是極大的。
借款人風險。借款人風險主要來自于個人情況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又包括主動違約、被動違約兩個層面。主動違約即借款人收入下降、失業等導致資金鏈斷裂,出現違約情況,無法按照約定時間還款。還有一種是借款人在套取資金后,故意不還貸款,違反約定。被動違約如由于客觀因素造成的借款人失業、傷殘、死亡等無法如期償還貸款的一種違約行為。
銀行內部風險。銀行管理是否科學有效,對于貸款風險也有重要影響,有的銀行在貸款制度上存在漏洞,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貸款風險,還有的銀行對接人員知識、技術不夠全面,出現了操作失誤。同時,少數銀行在貸款處理上,更加關注經濟效益,目光狹窄,對貸款風險的關注度不夠,沒有及時根據房產波動而調整政策,導致風險頻發。
制定專門法律法規。當前,我國對于房產抵押貸款法律規定并不完善,缺乏專業性的法律法規,現有的法律法規無法真正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等是以行業規范的形式來進行調整和引導,法律約束力不夠,無法對借貸雙方進行約束,會影響房產抵押貸款業務的有序發展。對此,需要制定專門的抵押貸款法,明確抵押物條件、程序、管理方式、清收方式等等,制定抵押人監管與懲處條例,構建完善的抵押貸款環境。同時,明確房產抵押貸款實施細則,避免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無所適從的情況,通過嚴格的審核程序來彰顯實體的公平、正義,最大限度降低信貸風險。另外,政府要發揮出間接手段的調控作用,重視抵押權的價值權實現,讓抵押權能夠與擔保、債權之間分離,予以抵押物足夠的保護,并加強房產抵押貸款的監管。對于銀行而言,需要制定完善的風險監管制度,從貸前調查、貸中審核以及貸后跟蹤等諸多環節來跟蹤抵押房產變化,貸前調查,要嚴格審查抵押人主體是否適合;貸中審查,要對抵押手續進行嚴格把控;貸后跟蹤階段,對抵押物進行跟蹤管理,掌握抵押房產的保管情況,若出現法律風險,要及時應用相應的保全措施。
推廣房產抵押貸款保險制度。在房產抵押貸款發展中,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推行保險制度。在法律風險處于萌芽狀態時,即可將其扼殺在投保前,不管是銀行還是保險機構,都要對房產抵押貸款的法律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具體來看,政府要對保險機構予以重視和扶持。對于保險機構而言,要合理、謹慎的經營管理,在貸前,對銀行借款人進行嚴格審核,貸后,要謹慎選擇處理方式,針對房產抵押貸款保險,要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設置科學的投保標準,根據不同抵押房產的情況來引入保險,具體投保標準的制定,需要由保險公司、借款人、債權人、房屋所有人等共同商議決定。
創新抵押房產處置辦法。抵押房產的處置是確保債權能夠實現的最后一道屏障,就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影響銀行房產抵押貸款清收的主要障礙就是“空心房”,因此,銀行要創新抵押房產的處理辦法,綜合兼顧到效率和風險問題,針對空心房不易執行的問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在貸款前,調查抵押房產是否為抵押人唯一居住房產,如果確認是唯一房產,提前簽訂安置承諾書,如果需要實現抵押權時,抵押人不能以抵押房產為唯一住房而作為對抗理由。銀行要發揮出自身的信貸優勢和信息優勢,為抵押房產的處理提供合理的交易平臺,在不違背房產所有人意愿的前提下,遵循合法精神,盡可能幫助其降低損失,避免損失繼續擴大,為抵押人購入符合生活標準的低價房產,通過房產價差來實現債權,這不僅能夠順利實現銀行債權,也能夠為抵押人提供必備的生活房產支持。
房產抵押貸款業務的法律關系比較復雜,從90年代開始,經過多年發展,這業務已經逐步成熟,已經成為銀行收益穩定的信貸資產之一。在認真分析風險來源的基礎上,商業銀行應致力于完善貸款操作規程、建立全方位的風險制約機制、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而有效地控制和化解風險,確保信貸資金安全,推動房產抵押貸款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婕.個人住房貸款風險影響因素及管理研究--基于J銀行杭州分行[D].浙江工業大學,2019.
[2]王偉,魯艷.房產交易中的法律風險與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7,(10).69-71.
[3]李煜.房產抵押貸款的法律風險問題分析[J].商情.2018(05).69-71.
[4]賴美連.企業授信過程中的信用控制及風險防范[J].財經界.2016(2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