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庭鵬
關鍵詞:大學生;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7 — 0057 — 03
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決定》,該文件較為系統地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以及歷史價值。各地高校在加強思想理論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也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路徑的優化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聚焦應該如何引導大學生更為深刻的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通過將其思想精髓應用于實際生活與學習之中。對于高校而言,其自身一個重要職責在于傳播和解讀科學理論,并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所以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和宣傳工作,高校必須真正落到實處并牽引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推動者,因此需要系統解讀以及扎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與分析,并從多個層面闡述在新時代推動改革發展、治黨治國以及內政外交工作的方向以及原則,從而也回應了新時代如何發展的重大課題,另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全面地分析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以及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原則和相關舉措。
面向大學生開展多種場景和形式的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活動,能夠幫助其更加系統、深入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發展成果。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而言,其在發展理論、發展思想以及發展戰略方面提出新的思考模式以及理論體系,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發展〔1〕。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始終把握并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于實際工作,并將其與中國改革發展實際情況相匹配、相適應有利于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對于廣大高校而言,圍繞大學生群體創設多元化的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場景,能夠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進而更加系統深刻地理解這一思想的哲學內涵以及時代價值;基于大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況,對其關心的重大熱點難點問題給予講解和分析,不僅可以及時破解其思想困境,還能加強其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科學認知。
能夠更好地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注意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明確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同時還基于個人層面、社會層面以及國家層面剖析教育對整個國家發展帶來的核心價值。在這一戰略方針下,也同時明確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最終目的,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基礎工程”。一直以來,高校扮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角色,因此需要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各項實際工作中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落到實處,驅動高校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引導大學生進一步梳理科學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不斷增強廣大學生的政治意識以及理論水平。〔2,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大學生群體的學習、生活以及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就本質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面向人的,是面向學生群體的,因此對學生給予高度關愛,圍繞學生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與水平,這樣才能讓有效增強學生的思想意識以及政治覺悟。2018 年 7 月習近平基于新時代對青年大學生的要求,歸納總結了十六字箴言,即“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充分顯示了國家最高領導層高度關注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
大學校園是學生增長知識,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場所,因此大學生群體擁有極強的學習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大學生代表了新時代青年群體,無論是積極參與校內社團以及組織,還是在校期間參加班級管理工作,大學生的交際以及綜合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群體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其利用所學知識對自我意識以及行為進行提升,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知?;ヂ摼W+視域下,大學生群體尋求個性解放與發展,敢于嘗試新奇事物,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敢于擺脫固有思想的束縛,敢于開拓進取以及發散創新,因此大學生在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程中極具個性張力以及創新意識。在國家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新時代下,改革開放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上都超越之前任何時期,因此在全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指引下,需要大學生群體進一步提升國際視野,在國際國內大環境中,中國大學生群體正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主動的方式為國家建設與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將麗水學院推動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作研究對象,基于本校實際情況闡述如何更加高效組織大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創建更具時代特色以及創新思維的一體化育人的新機制。
正確導向原則指的是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必須秉持正確一致的政治方向,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內涵以及目標和價值追求相符。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必須遵循的核心原則是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這意味著道路認同教育必須和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價值追求以及與黨的主張完全相符。該原則充分凸顯了道路認同教育的核心屬性。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其設定的目標,集中顯示了我國社會發展的終極本質與目標。堅持正確導向原則,是引導廣大大學生群體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的理想。在習近平看來,青年群體“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注意并切實解決好的是理想信念問題和思想作風問題”。這是因為理想信念是指引自我發展的牽引繩,是驅動自身奮斗的核心動力,樹立明確理想抱負才能保證自身發展不偏離航向。在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還應將其置于大學學習生活中,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進行串聯,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堅持正確導向原則極具現實價值。習近平強調,國家力量是人民信仰共同匯聚而成的,無論是國家的發展還是民族的進步都必須基于一致的理想信念。這也是保持道路認同教育不偏離既定目標的基礎。堅持正確導向原則是實現統一思想的前提,推動各方面資源的有效協調與配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核心與中國社會發展相結合的理論創新成果,體現的是人民的共同意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探索經驗以及實踐經歷進行了高度概括,同時也促使中國以最新的理論成果開展各項工作,并對現有方針和政策進行完善與升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得到成功驗證的發展體系,是與中國國情高度匹配的體系,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生成給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帶來重大影響,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塑造和培養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統領地位不動搖,這是維持其思想理論的引領作用的基礎條件。具體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統領地位可通過以下幾點加以理解: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處于統治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自我完善與創新,其有助于其他相關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其次,在一般知識體系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處于統領地位。秉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能夠加深對一般知識的消化、理解與應用。最后在實踐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仍然處于統領地位,這是因為實踐必須依托相應的理論作為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有助于引導實踐活動按照科學的路徑前行和實施。因此,面向當代大學生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對社會主義理論進行完善與豐富,促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主義實踐的巨大價值,另外理想信念教育還能培養學生的時代價值觀,實現價值自覺以及文化認同,因此需要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地與實施。
高校自身發展以及運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執行層面面臨的問題需要高校予以反思。所以本次研究充分考慮麗水學院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大學生群體思想動態,提出了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策略,促使高校大學生能夠自覺摒除民族主義思想,構建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另外,還應重視思想領導,其中強化領導干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需延伸至黨員教師以及學生黨員群體,促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在高校形成強烈的文化思想氛圍。另外結合麗水學院的實際情況還應持續優化校、院、系三級的思想教育工作機制,堅持書記負責制不動搖,優化獎勵與懲罰機制,促使增強學習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以及自主性。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忽視或者松懈對網絡環境的把控與管理,會讓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無序狀態,甚至會嚴重影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效能以及削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統治地位。需要注意的是,網絡媒介往往極具自由性,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嚴格管控,無序狀態將會嚴重干擾和影響大學生思維方式以及模式,甚至出現歪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形,因此廣大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對此保持高度警惕,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高校網絡環境的監控與管理,
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使學生以科學的視角認知自我以及融入社會的有效形式,對于高校而言應該構建全新的社會實踐組織形式以及評價方式,打造面向真實社會場景的實踐機制,保持整個社會實踐隊伍的專業性,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還需緊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學用結合以及以點帶面的方式,構建新時代社會實踐機制。高校應積極地和當地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服務機構和農村鄉鎮展開合作,促使社會實踐能夠高度匹配專業學習以及創新創業項目,另外還可以將社會實踐延伸至紅色教育以及本土文化教育之中,激發廣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感知文化思想教育,構建更加科學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參 考 文 獻〕
〔1〕楊雅玲.教育客體主體化,提高大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性——以高校思政課《概論》課程教學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0,(01):181-185.
〔2〕黃文明.推進大學生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51):175-177.
〔3〕李建華.推進大學生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J〕.現代交際,2018,(23):119-120.
〔4〕劉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國際傳播的價值定位、機遇條件與實踐方略〔J/OL〕.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5〔2020-04-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076.G4.20200407.1341.002.html.
〔5〕秦書生,張海波.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與發展〔J〕.社會主義研究,2020,(01):1-8.
〔6〕周良發,唐冰冰,潘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碩博論文文獻計量分析〔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20,(01):33-39.
〔7〕陳方芳,張明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全過程:回顧、理路與機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127-133.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