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王桑 余媛 何雯君 葉蕾



[摘要] 目的 探討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及護理效果。 方法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全面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并發癥發生率及比較兩組的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 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鼓膜穿孔、內耳損傷、鼓室粘連、中耳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全面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鼓膜穿刺術;分泌性中耳炎;并發癥;全面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19-0168-04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DING Min WANG Sang YU Yuan HE Wenjun YE Lei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Shangrao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Jiangxi Province, Shangrao 33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nursing effect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o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based on the nursing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which was better than 80.00%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 inner ear injury, tympanic adhesions, middle ear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f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ure.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living ability,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 Secretory otitis media; Complications; Comprehensive care; Nursing satisfaction
分泌性中耳炎臨床上又稱為滲出性中耳炎或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種中耳非化膿性疾病,主要特征為鼓室積液以及聽力下降[1]。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見疾病,發病人數較多,多見于冬春季節,成人以及小兒均可發病,是常見的致聾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性中耳炎常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發病時,有耳悶、輕微耳痛、耳鳴等癥狀,逐漸發展為聽力下降[2]。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轉化而來。鼓膜穿刺術可以有效地對患者病變部位進行治療,由于患者對于治療及該疾病缺乏了解,極易出現恐懼和焦慮的情緒,以至于不能積極有效地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所以加強護理干預在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過程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4]。因此,本文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對象展開研究,探討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12~67歲,平均(36.24±2.28)歲,病程1~3年,平均(2.23±0.13)年。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11~70歲,平均(36.18±5.22)歲,病程2~4年,平均(2.26±1.01)年。兩組患者均有耳悶、耳聾、耳鳴等癥狀,均接受鼓膜穿刺治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入組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患者均無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2)患者無傳染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3)所有患者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臨床診斷[6],有耳塞、腫脹、聽力降低等癥狀。
排除標準:(1)具有認知功能障礙并伴有神經功能異常的患者。(2)依從性較差,或者入院資料不全者。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鼓膜穿刺術進行治療。具體操作為:患者取側坐位,醫護人員首先進行耳周以及外耳道的消毒,然后對外耳道及鼓膜進行表面麻醉,采用牽拉的方式讓患者鼓膜充分暴露,取針尖斜面略短的7號細長針頭,在無菌操作下于鼓膜前部或后下部直入鼓室,抽取中耳積液。取10 mg/mL地塞米松注射液0.2 mL、氨溴索注射液0.2 mL,混合后注入鼓室,均勻按壓,以便藥物均勻分布,使用無菌棉球填塞耳道,防止塵土、水進入耳道,3~4 d更換棉球,隔日進行復查。
1.3.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的常規病情監測、健康教育指導、生活指導、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全面護理,包括:(1)術前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對中耳炎的相關知識了解較少,缺乏對鼓膜穿刺術的認識,擔心鼓膜穿刺術的安全性,產生恐懼心理,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對患者做好心理疏導。護理人員需熱情接待入院患者,排解患者焦慮和恐懼的情緒,包括:為患者闡述手術的成功率和術中要點,耐心且周到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了解患者的苦惱及疑慮,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取得患者信任,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以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需制定確切的護理措施和方案,并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成功的案例,打消患者對手術的抵觸情緒。(2)術前準備:通知患者術前需進餐,避免空腹,做好手術器械的準備工作,將所需的材料及藥品準備充足,避免因取藥延誤治療時間,或者造成交叉感染。并且準備好止血藥、鎮靜劑以及其他搶救所需物品。(3)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需遵循無菌原則,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坐于五官椅上,選取適合手術的正確體位,并面朝患者,扶住患者的肩部,以給予患者鼓勵,并且及時觀察患者的表情及意識情況。一旦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心悸等癥狀,應告知醫生終止手術,待患者情況穩定后繼續操作。護理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患者的手術體位進行調整,并適當與患者進行交流,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緊張情緒,且密切觀察患者的感受,對患者的痛苦給予安慰。(4)術后健康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時詢問患者咽喉部藥味情況,并告知患者,有藥味是術后的正常表現,說明咽鼓管通暢,減少患者的恐慌心理。要求患者保持耳內干燥,禁止進行游泳等水下活動、使用尖銳物體挖耳、耳內用藥等。及時了解患者恢復狀況,若患者出現持續耳痛等情況,提醒患者及時就診,以免造成感染。(5)健康教育:為患者定制相應的飲食計劃,以清淡、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增加蛋白質及維生素攝入量。指導患者進行散步等適應的體育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生。并告知患者遠離噪聲,減少手機以及耳機的使用時間,以防止刺激手術穿刺點而影響治療效果。(6)隨訪:醫護人員在患者術后應及時定期隨訪?;颊咝柙谛g后的第3天、1周及2周各進行一次復診。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后每個月進行電話隨訪,持續時間為半年。叮囑患者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及時就診,避免疾病再次復發。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痊愈:患者的耳鳴和耳悶癥狀消失,恢復聽力功能。有效:患者的耳鳴和耳悶癥狀減輕,聽力功能增強。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消失,甚至加重,聽力功能下降[5]。(2)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鼓膜穿孔、內耳損傷、鼓室粘連、中耳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3)疼痛癥狀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對兩組治療前、后1個月疼痛、功能指數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6]。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及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鼓膜穿孔、內耳損傷、鼓室粘連、中耳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疼痛癥狀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見的耳部疾病,容易給患者帶來耳聾的危害,發病的人群包括兒童、青壯年、老年群體[7]。目前尚未確定其發病機制,普遍認同的原因有感染、免疫反應和咽鼓管功能障礙等[8-9]。大部分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礙,所以治療的關鍵因素為盡快恢復咽鼓管通氣。傳統的治療方式為保守治療,耳內大量積液無法全部排出,常引起粘連性中耳炎和鼓室硬化等并發癥,致使疾病久治難愈,最終導致喪失聽力的后果[10-11]。
近年來,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普遍采用鼓膜穿刺術,手術創傷小,臨床效果好,術后恢復快,可清除積液、消炎、恢復通氣。鼓膜穿刺是一種集護理和手術于一體的手術方法。其特點是手術與護理相結合,能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縮短患者病程。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0.0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全面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總有效率,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鼓膜穿刺術是一種小型的臨床手術,創傷小、恢復時間短、手術效果好是其主要特點。在手術中對病變部位直接用藥,能夠及時地清除患者的耳內積液以及炎癥,改善患者的中耳通氣,恢復患者的聽力功能,達到理想的療效[12]。本研究中,觀察組鼓膜穿孔、內耳損傷、鼓室粘連、中耳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性較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耐受性、依從性,能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由于部分患者對鼓膜穿刺認識不足,易產生手術恐懼癥,因此不能積極有效地配合手術治療,從而影響手術效果,無法達到治愈的目的[13]。本研究觀察組在護理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從患者的心理出發,對患者進行全面疏導,并做好充足的術前心理護理,排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普及手術知識,并以病例為基礎,釋放了患者的術前壓力[14-16]。在術前準備方面,觀察組準備充分,全面考慮患者在術中可能發生的情況,縮短了治療時間,避免了術中感染的風險。在手術過程中,觀察組人員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對患者給予心理和行動上的支持,能夠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增加了患者對手術的依從性,讓患者有效地配合治療,提高治療的成功率。除此之外,觀察組在術后健康方面給予患者最全面的指導,能夠減少疾病復發幾率,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全面護理,能夠有效地改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全面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治愈總有效率,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盛迎濤,孟繁杰,王平,等.激素內鏡下咽鼓管注入和鼓膜穿刺注入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近期療效、氣導聽閾及復發率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5):799-801.
[2] 朱珠,鄭國璽,李琦,等.鼓膜置管或鼓膜穿刺對腺樣體切除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 46(15):2041-2044.
[3] 楊琛,尹中普.地塞米松不同給藥方式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藥房,2017,28(21):2919-2922.
[4] 王剛,張娟.超短波聯合速效鼓膜治療儀輔助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7,25(4):299-300.
[5] 溫鑫,周永青,宋英鸞,等.腺樣體切除加鼓膜穿刺耳道正行吹張治療腺樣體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療效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8,26(1):93-95.
[6] 王桂芳,郝園園,王庭良,等.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效果評價[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7,25(2):88-90.
[7] 王紅梅,李連賀,譚福憲,等.鼓膜穿刺、CO2激光鼓膜打孔聯合腺樣體切除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療效比較[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7,25(3):318-319.
[8] 郭九海,陳丹丹.鼓膜穿刺與鼓膜置管治療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比較[J].西南國防醫藥,2017,27(7):750-752.
[9] 李建玲,趙廣輝,劉杰.耳內鏡下鼓膜置管術與鼓膜穿刺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療效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8,47(8):1023-1025,1035.
[10] 王玲,羅偉,Wang L,等.鼓膜穿刺鼓室加壓吸引對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療效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7,23(3):436-439.
[11] 周詩侗,高明華,鄒帆,等.咽鼓管球囊擴張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或不伴鼓膜穿刺[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8,16(1):48-53.
[12] 康一,談曉文,朱麗燁,等.鼓膜穿刺和鼓膜激光打孔及鼓膜置管在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療效比較[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8,32(22):43-47.
[13] 徐雋彥,劉春麗,倪立群,等.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5,22(1):21-23.
[14] 吳虹冰.鼓膜穿刺術聯合藥物治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5,13(4):696-697.
[15] 岳振忠,韓曦,李姍姍,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穿刺術后眩暈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8, 32(14):1108-1109.
[16] 葉貝華,傅明.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效果對比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9, 9(1):190-193.
(收稿日期: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