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電影的沖擊是頗大的。去年創紀錄的425億美元票房,今年能保住其一半巳算幸運??疵绹蜃畲筮B鎖影院AMC的債務升至6.3億美元,另申請3億美元貸款。許多翹首企盼的大片接連更改檔期,連準備2021-2027年上映的星戰新系列和阿凡達2、3集均延期一年(“沒有人比我對新片檔期延后更沮喪了”——卡梅隆如是說),甚至于迪士尼未來十年電影的檔期也大作調整。
本來北美市場是好萊塢大片的首發地,但無奈之下只得考慮在海外市場率先推出,如《花木蘭》《寂靜之地2》等。被福布斯稱為全球商業價值最高的諾蘭新片《信條》巳被期許是2020年全球影院票房的“救命稻草”。該片在我國已定檔9月4日。諾蘭的電影在我國票房不錯,口碑也不錯。他本人在與中國觀眾互動中表示“非常興奮能將《信條》帶給中國觀眾”。他還特意撰寫了一本幕后書《〈信條的秘密〉:走進諾蘭的量子冷戰》,于公映日發售。
諾蘭不愧為“鬼才”,從1998年處女作《追隨》起,20年拍出10部力作,自帶一種冷冽的科技感,每一部都離不開這樣的主題,亦即通過表現科學和時代的力量來彰顯人類的無力。他潔癖般追求完美主義,幾乎拒用CG特效而熱衷實物實景,從而產生強烈的真實感。他似乎擁有最強的腦洞,采用非線性方式,打破時間順序,跳躍式和碎片化敘事,人稱“諾蘭結構”。
諾蘭的作品都是高成本的長片,《信條》耗資2.27億美元,片長150分鐘。采用IMAX和70mm制式,先后在丹麥、愛沙尼亞、印度、意大利、挪威、英國和美國拍攝。網評稱《信條》是諾蘭《盜夢空間》以來最好作品,豆瓣打分9.3。
《信條》的英文片名“Tenet”系回文,即正序或倒序均一樣。這喻示時間也可倒流,該片正聚焦于:時間在倒流,人在時間中逆行。二男一女特工組接受任務,奉信條的指令必須穿越時空。為此他們進行了一系列測試,結果獲有異于常人的能力——逆轉時間未卜先知——“別人永遠不會知道,但你們知道”。他們進入平行(量子)世界,預見到了可怕的未來:原來有人企圖在這兩個平行世界之間引發世界大戰。最后特工小組阻止了一場比核戰爭更可怕的大劫難。

盡管全片有太多的曲折和反轉,且不停地切換,但讓觀眾大傷腦筋的倒不是這樣的非線性敘事,而恰恰是那么多的時間倒流呈現。例如一場飆車戲:男主人公開寶馬車,后面一輛奧迪車倒開著追它,接著前車左側倒行,后車卻與正向行駛的白車撞翻,寶馬車再在右側倒行,但在主人公的視角下仍正向行駛。這是把兩個逆向的時間流剪輯在一起。盡管臺詞和旁白是“你必須用全新方式審視世界”、“別試圖去理解它,只管感受它”,觀眾仍不清楚它究竟要表現什么主題思想。
誠然電影作為場面藝術勢必需要景觀或奇觀,《信條》砸重金營造出一系列別出心裁的奇觀,但這么多視覺呈現其實都是為了鋪墊。因為電影亦是敘事藝術,更重要的是講故事。那么《信條》的故事核心是什么呢?無疑是諾蘭幕后書里提及的“量子冷戰”,亦即未來可能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抖乜虪柨恕分v了二戰,諾蘭緊接著就講三戰了。為了講好它,諾蘭引入了時間倒流、量子世界等現代物理學一些尚未最終確認的假設理論,又設計了大量眼花繚亂的震撼場面,故弄玄虛得讓觀眾找不著北。但如此燒腦最終是導向對冷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