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創作的經典小說《游園驚夢》,被收錄在小說集《臺北人》中,作者以悲天憫人的情懷、融合傳統和現代藝術技巧描寫刻畫了以藍田玉為代表的舊貴族女性的典型形象,借以抒發對故土的眷戀以及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落寞感。本文旨在分析白先勇在敘述中運用的全知與限知視角、意識流的創作手法以及所暗示的舊貴族結局等方面,來展現那個時代退居臺灣的“大陸人”唱響的一曲哀歌。
關鍵詞:白先勇;《游園驚夢》;全知視角;限知視角;意識流
作者簡介:孫浩文(2000-),男,漢族,山東臨沂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6-0-02
《游園驚夢》是作家白先勇寫于1966年的名篇,白先勇先生的作品都帶有歷史的滄桑感,其跌宕的人生經歷給筆下的人物注入了獨特的人生感悟。本文將以小說中的主人公藍田玉入手,通過對她敘述視角的轉換、她的意識流動與內心感受,以及上層貴族生活的描寫來分析白先勇小說世界里的“游園”與“驚夢”。
一、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轉換下的今非昔比
“錢夫人到達臺北近郊天母豪宅竇公館的時候,門前兩旁的汽車已經排滿了,大部分是官家的黑色小轎車,錢夫人坐的出租車開到門口她便命令司機停了下來。” 開場便是全知視角下錢夫人應邀到竇公館參加晚會,錢夫人乘坐出租車來赴宴的特寫,作者在開頭寫道,晚會結束后也有提及,劉副官回答道:“報告夫人,錢將軍夫人是坐計程車來的”一前一后是作者有意表明錢夫人現在的生活和境遇,為下面的敘述鋪筆。隨后小說便聚焦在錢夫人身上,隨著錢夫人與劉副官交談并進入竇公館,敘事切換到錢夫人的主觀限知視角“竇公館的花園里影影綽綽,十分深闊”,借錢夫人的目光來寫竇公館的闊綽與豪華。從錢夫人下車起,她的內心就升起了一種落差感。今日的竇公館仿佛是在南京時的梅園新村,而今日的錢夫人卻沒有了往日般的華貴。“錢夫人進靠近鏡子,看身上那件墨綠的旗袍,她也覺得顏色有點不對勁。她印象里這種絲綢在燈光下照起來綠得像翡翠似的,可能是這廳不夠亮,鏡子里看起來有點發烏。難道真的是料子舊了?”在竇公館富麗堂皇的燈光映襯下,錢夫人的旗袍黯淡了。錢夫人依然眷戀著大陸的生活和事物,從大陸到臺灣不僅是地點的轉移,更有身份和生活品質的變化,這絲綢還是當時在南京的時候買的,來臺這么多年都沒舍得裁,為了今天的晚宴錢夫人才從拿出來裁成旗袍的,不去鴻翔綢緞莊買新的原因是她總覺得臺灣的衣料不如大陸的絲綢細致、柔熟。錢夫人的限知視角下盡展現出她的那份失落感、落寞感,這種細致的心里描繪,是全知視角達不到的,但是卻離不開先前全知視角的刻畫與鋪墊。
接下來依舊是全知視角來引出多年未見的姐妹竇夫人桂枝香,又通過竇夫人介紹到了賴夫人、余參軍長等赴宴的高官貴族。隨后出場的天辣椒蔣碧月,算是小說中的一個關鍵性人物,人如其名風騷、潑辣、野蠻、霸道用來形容她再好不過。全知視角展現的是客觀景物,是作者描寫出來讓讀者去體味的,同時也是作者為了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的有意為之。文中的全知視角給我們展現了一幕幕上層貴族聚會時的歌舞場景,通過對竇公館擺設、布局、人員等等的描寫,真切展現了上世紀退居臺灣后達官貴族的腐敗生活,這一點上來講,更像是在敘述歷史。在錢夫人的限知視角敘述中,大量出現的是她對過去的回憶,這些回憶與當下形成對比,目的就是在往事今生中形成強烈的反差。回憶中曾經的錢公館也是這么影影綽綽、熙熙攘攘,庭院也是這么幽深雅致、暗香浮動,擺設也是這么富麗堂皇、奇珍異寶;回憶中,來往招攬客人,左右逢源,嬉笑自如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眼前的桂枝香。藍田玉,這位當年夫子廟唱功最好的戲子,一句昆腔滿堂彩,一曲游園唱罷,一個梨園戲子霎時就成為了將軍夫人。人生如戲,退居臺灣后不久錢將軍就去世,藍田玉獨自一人過著“門前冷落鞍馬稀”的生活。
二、時空錯亂中往事如夢般的意識流動
“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 藍田玉只活過那一次,那一次和鄭參謀的邂逅。“榮華富貴——藍田玉,可惜你長錯了一根骨頭。冤孽呵。”像瞎子師娘說的那樣,藍田玉想著自己擁有了榮華富貴,但是真正活過的只是那一次——和鄭彥青的邂逅。那時的鄭參謀就像竇公館的程副官一樣,溫柔體貼細膩洞察人心,在長官不在的時候,能夠充當長官招待客人。而今鄭彥青來向錢夫人敬酒卻咧著一口白牙說道:“夫人,我也來敬夫人一杯。”鄭彥青向藍田玉敬酒時喊出的“夫人”,正是這“夫人”二字,讓藍田玉傷透了心,幾杯酒飲下,竟啞嗓子,往日的冤孽便化作鄭彥青一句“夫人”,“一輩子就活過那一回”——自己和鄭參謀愛而不得的往事。
一眼臺前游園戲,一晃多年梅園情。瞎子師娘的話、竇公館的游園、眼前的鄭參謀、自己的親妹妹,這些都在藍田玉的腦海里交織著、錯亂著、混雜著,竇公館的程副官真似昔日的鄭參謀,而桂枝香的親妹子蔣碧月何嘗又不像自己的親妹子十七月月紅,眼下的竇公館恰似昔日的梅園新村,程副官和蔣碧月的曖昧猶如老十七和鄭彥青的情愫,真是應了那句話“是自己的親妹妹才專把的姊姊往自己腳下踹呢!”往事與現實織,而往事與現實又是多么的相似,眼下竇公館的桂枝香就像十幾年前梅園新村的自己,自己也曾操辦過大大小小的宴會,十有八九的主座也是她來坐。人還是那些人,場景也是那么的相似,往日和現實重疊,錯亂之中讓人仿佛進入了夢境。
藍田玉有點醉了,她真的醉了嗎?今日的游園她看見了竇公館的花花草草,這一刻她似乎覺得這是錢公館,這還是在大陸的梅園新村。眼前的鄭參謀還是那個騎著白馬的鄭參謀,眼下大宴會還是錢夫人一手操辦的宴會,她真的醉了。“游園”唱罷,該“驚夢”上場了,這一刻藍田玉“驚夢”了,她的嗓子啞了,因為這酒。那一杯鄭副官敬的酒,讓錢夫人傷透了心,啞了嗓子。眼前的一幕幕,在藍田玉的腦海里如電流般刺向內心。作者此時借藍田玉酒后的意識流動,來展現藍田玉的壓抑、苦悶、傷心、失落、絕望。藍田玉其實沒有醉,她多么想讓自己醉一場,多么想回到過去——雖然自己是被錢將軍娶回家唱曲的,可是生活條件上錢將軍一直沒有虧待自己,還經常讓自己出頭露臉參與各種宴會。這些已經讓戲子出身的藍田玉滿足了。可正如瞎子師娘說的那樣,自己錯長了一根骨頭,也真正活過那一次。一時驚醒夢中人,那一次便是今生的最后一次,來到臺灣后偏居在臺南潮濕陰冷的“小屋”里,自己雖然還是“錢夫人”卻不如往日的“藍田玉”。意識就這樣跳動再往昔與當下之間,思緒交織在二十年來的一景一物,往事如夢,一曲驚醒夢中人。
三、西風殘照落日余暉下的鶯歌燕舞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當年在南京時錢夫人大擺宴席時的熱鬧場面,可是出盡了風頭,可轉眼兵敗如山倒后退居臺灣。如今臺灣的上層貴族也開始了歌舞升平的生活,今日臺北竇夫人的宴席達官貴婦云集。“桂枝香著一身銀灰灑朱砂的薄紗旗袍,腳上穿了一雙銀灰高跟鞋,一只蓮子大的鉆戒戴在右手無名指上。”在大陸時桂枝香可沒有這么春風得意,她的三十歲生日酒還是在梅園新村藍田玉給主持操辦的。來到臺北后竇瑞生升了官,桂枝香也熬成了正房,一舉成了軍政上層貴族,大張旗鼓地辦起了晚宴,邀請了諸多達官顯貴。作者著意刻畫竇公館的無限風光和大紅大紫,應邀前來的人都是世家大族,開著小轎車,帶著衛兵。門前燈籠排排掛起,站滿了警衛;花園深幽雅致,奇花異草;客廳里座無虛席,貴婦如云;仆人們前前后后忙個不停。
桂枝香正做著往日藍田玉的夢,往日的錢夫人和現在的竇夫人是何其相似。昔日達官顯貴在大陸時鶯歌燕舞,偏居臺灣后仍重操舊業、不思進取,這樣的政權儼然已成將頹之勢,這樣的好景也是落日余暉。也許不用多久,驚夢人就是現在的竇夫人。“游園驚夢”既是臺上唱的一曲昆腔,又是臺下的興衰更迭,這樣小說中人物命運的似乎形成了一個環形,今日藍田玉的境遇何嘗不是明日桂枝香的照影,后人步前人的塵。“錢將軍夫人”是這場宴會中眾人對藍田玉的稱謂,是呀,如果沒有錢將軍自己如何能成為“貴族”。眾人對自己的客套也是看在“錢將軍”的顏面,可日落西山,自己現在有錢夫人之名,無錢夫人之實了。
作者看慣了世事無常,他自己也是曾經的貴族,他的家族也是顯赫一時。這里,白先勇先生把自己人生的經歷和對世事的感悟注入到竇公館的每一個人身上。藍田玉的夢已經驚醒了,桂枝香等人還在溫室里做著相似的夢。他們的腐敗、不得民心已成頹勢,現在偏居一島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飲酒作樂、賞花弄月……這些作者看在眼里,藍田玉也看在眼里,作者怒,藍田玉哀。怒,怒眾人的歌舞升平、不思進取,怒藍田玉的“不爭”。藍田玉現在的處境是時代造就的,何嘗又不是自身造成的呢,當初錢公館里的錢夫人也是這般風花雪月,怎就沒想今日的疏影寥落。哀,哀自身命運跌宕起伏,自己本是戲子之身,貧賤生活已經習慣,可誰想成為了“錢夫人”一腳踏入殿堂。正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榮華富貴體驗過了,歌舞宴樂享受慣了,一朝沒落,卻難以接受。人生之哀,莫過于得到了、體會到了繁華,又失去。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也讓我們體味到了人生的世事如煙——人生如夢,往事已成空。作者將藍田玉、桂枝香等人物命運與昆曲“游園驚夢”相聯,一曲昆腔,譜寫了感人而又悲郁的沒落貴族挽歌,小說中巧妙運用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轉換來展現了舊貴族內部發分化與角色轉換,揭示了舊貴族終將沒落的歷史必然,以意識流的手法來描寫主人公的內心活動,錯亂紛雜的鏡像讓讀者感同身受——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參考文獻:
[1]白先勇.游園驚夢[A].臺北人[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白先勇.白先勇自選集[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9.
[3]劉芳.從《游園驚夢》看白先勇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J].山東社會科學,2015,05.
[4]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宋美英.白先勇小說中的意識流[J].文史博覽,2008,(7).
[6]劉俊.情與美一白先勇傳[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9.
[7]姚瑤.論白先勇《游園驚夢》的敘述藝術[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8]胡星燦.靈魂經驗、身體歷史、個人想象——評白先勇的地方書寫[J].華文文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