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要】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礎上,村莊規劃工作作為不可缺少的部分,做好村莊規劃工作,一方面能夠保證國土空間開發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另一方面更能夠有序推動鄉村建設項目良好建設。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村莊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明顯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戰略要求,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鄉村戰略發建設效果,做好村莊規劃工作極為關鍵。在當前我國現有的村莊政策體系當中,都已經將村莊規劃工作定為法定的規劃體系,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當中明確存在,是有序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基礎保障。文章站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詳細闡述了村莊規劃工作的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依據。
1、村莊規劃存在的問題
對當前村莊規劃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在之前國土資源部門編制的村莊土地規劃方案當中,傾向于村莊土地的利用方面,沒有對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參考意見,進而影響了村莊建設的發展步伐。同時,因為之前土地利用規劃總體方案下,對當前村莊規劃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以至于現有的村莊規劃工作有著較大的審核困難,在對該項工作進行監督時明顯表現出較大的監管難度;第二,從住建部門開展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來講,一直沿用的是過去城市規劃的形式,將重心放在了建筑形態的設計方面,并沒有站在地區村莊發展現狀下,違背地區農民生活要求的基礎上,自然不利于村莊規劃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最終不僅降低了村莊規劃效果的水平,而且更是阻礙了數據統一管理的效果。
2、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村莊規劃編制探索
2.1編制原則
2.1.1以空間規劃為引導
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在進行村莊規劃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全面凸顯出生態化的原則,加強對整個規劃過程中的監管力度,在之前國土空間規劃中沒有落實的指標,此時就應該將其全面落地。出于地區土地節約利用水平提高的目標,工作人員可以整合用途管控以及生態修復等的綜合化管理措施,致力于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居民宜居的生活氛圍,盡快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2.1.2以產業發展為動力
在村莊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凸顯出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做好地區的產業發展建設工作,一方面符合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農民生活水平以及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在實際進行產業規劃環節當中,工作人員必須從自身村莊發展現狀下出發,全程秉持統籌兼顧的理念,保證地區特色得以有效發揮,提高地區各項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平衡好村莊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地區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保證大多數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2.1.3以用途管控為保障
以土地作為出發點,在地區開展村莊規劃工作當中,結合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要求,嚴禁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根據顯示產業發展建設標準下,統籌產業發展、公共和基礎設施、居民點建設、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等用地安排,有效的連接國土空間規劃以及其他環節的發展工作,對項目的建設規模加以有效把控,尤其是確定村莊建設用地指標環節當中,工作人員更應該圍繞村莊的類型已經發展潛力等,保證村莊土地利用率顯著提升,推動其他項目規劃工作的高效完成。
2.2編制要點
2.2.1底數清晰,底圖統一
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結論為核心,可以將其當作村莊規劃工作的底圖,借助2000國家大地平面坐標系,控制好其比例,最好應該維持在1:2000,融合農村地籍調查數據等作為村莊規劃工作的各項補充[1]。
2.2.2全面規劃,科學管控
根據當前完善的鄉村振興村莊規劃政策文件,處理好當前村莊規劃當中的不足,加強對農村住房布局以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視程度,做好對農村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等,這些都是村莊規劃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例如,在某地區開展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當中,就是對本地區村莊內部居民的現實布局結構以及基礎設施等部分進行了詳細的調查,保證村莊地區的文化或者是生態等方面都能夠符合住建部門給出了建設意見,村莊外圍村域內發展目標、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產業發展、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整治應與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銜接,劃定村莊“三條紅線”,落實村莊土地用途、產業發展和鄉村土地管理。從村莊規劃用途分區方面進行分析,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的相關體系內容,合理的劃分為生態、農業以及建設三方面的空間結構,有序開展每一個環節的規劃建設工作[2]。
2.2.3增強彈性,探索“留白”
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在進行村莊規劃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秉持彈性的理念,對“留白”區域進行全面的觀察以及分析。所謂的彈性化村莊規劃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在實際村莊進行規劃編制環節當中,將本地區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控制在5%范圍之中,像一些居民居住地、公共建設用地或者是新興產業建設用地可以重點進行全面的應用。站在農村地區發展現狀下,構建切實可行的“留白”發展制度,其中針對短時間內不能進行的建設用地部分,此時必須先對其用途進行調查與確定,像規劃用地性質可暫時不用確定。在項目進行建設或者是規劃過程中,對其落地機動指標進行嚴格的確定,將用地性質加以合理的劃分,得到上級部門通過項目審批以后,第一時間對數據庫系統實施更新處理。其中對于機動指標來講,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或者是生態保護紅線的行為。保證地區相關工作人員能夠秉持綜合性的規劃建設理念,對全區域村莊實施合理的整治,充分發揮建設用地增減等各項政策條例,切實凸顯出工況廢棄地復墾利用等的戰略原則,綜合融合投資以及交通等多方面建議下,建立“多規合一”的政策統籌機制平臺,保證社會各方面資金都能夠很好的作用于農村項目建設當中,盡快完成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3]。
結論:
簡而言之,基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村莊規劃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為了能夠做好各個地區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就必須依靠地區現實的農田結構以及內部建設用地等方面,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村莊的規劃工作。文章針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內容,詳細提出了幾點村莊規劃的建議,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王瑩.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村莊規劃的編制——以原平市班政鋪村為例[J].建筑·建材·裝飾,2019(24):121-122.
[2]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R].2019,6.
[3]李蕾.基于國土空間體系下的村莊規劃思考——以金華市金東區為例[J].浙江國土資源,2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