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向好,一次次的建設熱潮,工程地質勘察的重要性愈發得到重視,同時工程地質勘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跟更加嚴峻的考驗。但是,新時代,我國互聯網發展如火如荼,“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緊密融合,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但是巖土工程勘察卻進展緩慢。本篇文章追蹤溯源,介紹我國巖土工程勘察的發展歷程,總結現階段問題所在,并提出了未來解決問題的建議及思考。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發展歷程;信息化
1、我國巖土工程勘察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建立初期,由于經濟建設需求,在電力、鐵道、城市建設、水利工程及地質工程等部門,依照當時蘇聯模式,分別成立勘察院、設計院兩種獨立機構,進行大規模工程地質勘察的研究工作,為建國后一大批重要工程規劃、工程設計及工程施工提供大量的巖土工程地質資料,使得一大批重大工程得了順利開展。但是,蘇聯模式,有著明顯的弊端和缺陷:①側重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評價;②側重宏觀研究,結合工程差;③勘察與設計施工脫節。
八九十年代,勘察單位引進為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巖土工程體制,較好的優越性讓其得以快速推廣。同時礦業市場萎縮,不少地質勘查隊相繼轉行,較為相似的專業使其較快轉行為工程勘察。因此當時全國形成一支龐大的工程勘察隊伍,依托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在城市里從事工業、民用建筑及市政工程設施的勘察。由于高層建筑的涌現,對天然地基基礎的穩定性計算評價、樁基計算評價、基坑開挖支護、邊坡加固等方面均提出新的研究課題,需要對勘探、取樣及現場原位測試等的機器設備、機器操作技術不斷創新。由于工程勘察與建筑設計、工程施工緊密配合,工程勘察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為工程質量安全和提升經濟效益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涌現,引發一百年來前所未有的新科技革命,科技更迭速度明顯加快。同時工程建設迎來大建設,大量新出現、復雜的勘察、巖土工程問題亟需研究攻克,巖土工程重要性得到提升。同時參照國外經驗,實行巖土工程注冊制,旨在維護公共利益和建筑市場秩序,加強相關技術人員的管理,提高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升工程勘察與設計的質量與水平,規范執業管理。
2、我國巖土工程勘察的現狀
2.1規范不健全不統一,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目前行業相關規范較多,受歷史原因行業分類較多,各行各業各自為政,規范不統一,給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勘察從業門檻較低,素質高低參差不齊,在巖土工程勘察中遵循的規范及要求不一致,經常會造成勘察方案布置不合理,從而會造成得到的勘察數據不科學等現象。同時導致無法在特殊情況下及時、有效處理各種巖土工程問題等情況。
2.2勘察工具更新迭代慢,無法滿足新時代巖土工程勘察的要求
新階段野外使用的鉆機及靜探機器與上個世紀幾乎沒什么變化,儀器緊密度低,產品落后且更新速度慢。生產工具的落后造成無法得到精準的第一手資料,導致得到的勘察數據真實性難以保證,質量缺乏一定保障。
2.3信息化程度低
勘察具有較強的差異性及區域性,勘察進場前需做好資料收集工作,這是勘察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現實卻極易被勘察工作者忽視,一方面是勘察人員忽視該工作的重要性,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勘察信息化程度低,難以收集場地周邊巖土工程資料。
3、幾點關于巖土工程勘察未來的發展及思考
3.1政府主導,打破行業壁壘
新時代,各行各業均已走向了國際化、市場化,但是勘察行業實際操作中卻存在不少地方保護及行業壁壘,尤其是在招標文件中設置不合理要求,無法形成有效競爭。同時應該由政府主導形成一整套成體系的規范文件,避免各規范“打架”,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3.2加快推進巖土工程勘察數字化發展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以及行政體制深度融合,將成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巖土工程勘察未來的趨勢將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將通過計算機、CAD、網絡、數據庫、信息處理軟件等,將實現勘察野外實時參數數據可視化,保證原始數據采集真實有效,同時實現即時傳輸;勘察軟件自行采集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周邊地層數據信息,合理給出分層建議,巖土工程師負責成果復核及檢查,大大減少非必要的工作量;最后勘察成果采用BIM三維輸出地層資料及土層性質等。
3.3推行巖土工程一體化發展理念
巖土工程一體化是指將工程勘察、設計、施工、檢測、監測等各個階段全部或部分集成的一種商業模式,市場上最常見的是設計施工(DB)一體化模式。巖土工程一體化對巖土從業企業而言,提高了競爭的復雜性和難度,但對客戶而言,則是簡化了交易結構和管理難度。在巖土工程一體化模式下,業主將過去自己內部協調管理全部移交給巖土總包單位,從而實現管理責任和風險的轉移。巖土工程一體化將加快勘察行業轉型升級,要求各單位做優做強,淘汰技術實力差、靠拼價格的中小企業,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巖土工程勘察作為工程建設中重要的一環,其質量好壞與建筑物安全有直接相關。因此為做好勘察工作,一方面要求從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扎實業務水平、高度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行業高屋建瓴,統領大局,加快行業改革升級,加快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志剛.巖土工程的發展趨勢與開發利用[M].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
[2]韋華思.百色巖土工程勘察行業的發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7.
作者簡介:
許建,生日:1989年12月12日,籍貫:安徽合肥 ,畢業學校:西南交通大學,單位: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職位:項目經理,研究方向:巖土工程勘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