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設計創新成了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對當前建筑設計進行分析,從理論與實際的角度,探討可拓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可拓思維的應用要點,希望對建筑設計創新提供依據。
【關鍵詞】建筑設計;可拓思維;創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建筑設計的要求不斷提升。建筑設計已經從單一的功能化轉變到功能與美學共存的時代,因此要求設計師能夠不斷創新設計模式,適應新時代建筑設計發展的需求。可拓思維是指利用學科交叉以及開拓創新的方法看待問題,提出有別于傳統的解決方式,可應用于各個學科領域[1]。將可拓思維應用于建筑設計中,利用可拓思維中的逆向思維模式、適當變換思維模式等應用于建筑設計中,能夠創新當前的設計理念,構想出合理而又創新的解決方法。
1、建筑設計創新概述
1.1 建筑設計創新理念
建筑設計創新是指在當前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解決問題方法,應用新的建筑材料以及新的設計理念,從而創造出實用性與美學共存的建筑產品。建筑設計要求設計師不僅需要考慮到建筑產品的功能性,還需要考慮到建筑產品的安全性以及美學價值,為后續的建筑施工提供依據[2]。建筑設計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工程開展實踐中,設計師必須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建筑設計創新是在已有的建筑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采用新思維、新材料以及新工藝的四位模式,對于建筑設計工作的拓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1.2 建筑設計創新模式
當前建筑設計關注建筑產品的安全性、適應性與舒適性,設計師設計的產品應該滿足用戶各方面的需求,除了保障用戶與家人安全之外,還需要確保用戶舒適,為用戶創造更多的空間,滿足當下建筑市場需求。建筑設計創新模式表現如下:(1)建筑材料的創新,建筑材料是建筑的重要內容,應用新的建筑材料不僅可以實現智能化、節能化,還能夠創新設計模式,智能材料、石墨烯材料等材料能夠實現傳統建筑材料無法實現的功能,讓建筑更輕巧、建筑空間更大,讓設計師打造不同于以往的建筑設計。(2)可持續發展模式,綠色環保是當今社會的主流趨勢,可持續發展融合于建筑設計中,在建筑功能化的基礎上,降低建筑能耗,節約能源,并且與周圍的環境相適應,打造更為宜居的建筑形式。以新加坡樟宜機場為例,該機場設計與周圍環境相適應,利用綠植、瀑布等點綴室內空間,令該機場成為一個旅游景點。(3)新技術應用模式,大數據與智能化時代,利用各種方式掌握時代發展,獲取可挖掘的信息,并且利用智能化方式設計建筑模型,利用立體虛擬技術制造虛擬設計空間模型,能夠讓設計師更為直觀的展現設計形式,也能夠在滿足建筑功能的基礎上,創造更加富有想象力的建筑設計。
1.3 建筑設計常見問題
雖然建筑設計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但是當前建筑設計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設計尺寸、小面積建筑空間以及錯層式建筑等問題。當前建筑設計常見問題如下:(1)設計尺寸問題,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由于列軸位置、軸之間的墻壁、建筑層數等可能會陳賢尺寸不一致的問題,引發設計問題。(2)小面積建筑的空間設計,小面積空間常采用躍層設計,能夠增加小面積空間的可用空間,但是躍層設計需要設計上下樓的樓梯,增加了樓梯豎向角度,反而影響了使用空間,躍層設計不適合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3)錯層式設計,錯層式設計是現代建筑常見的設計模式之一,能夠有效的增強布局感,提升室內空間感,但是在戶型面積較小的房間使用錯層式設計反而會影響使用空間,尤其是處于地震區域的住宅區域應該避免使用錯層式設計。
2、可拓思維模式
可拓思維貫穿于事物創新的全過程,在各個領域的創新過程中,可拓思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可拓思維包括菱形思維、共軛思維、傳導思維、逆向思維等多種思維模式,具體如下:(1)菱形思維,可拓思維中的菱形思維是通過將思維分散,然后用可拓方式再聚合的理論,包括將思維發散、收斂和再發散、再收斂,形成如同菱形一樣的思維圖像,菱形思維的難點在于尋找思維點,先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確定合適的思維點之后,再開始發散收斂與再發散再收斂的過程,對思維進行反復推理,最終獲得最佳處理方式。(2)共軛思維,共軛本意為兩頭牛通過共軛而同步行走,化學學科中利用共軛效應傳遞電子形成共軛體系,可拓思維的共軛思維是將事物的四種特征,包括潛伏、正負、虛實、軟硬等進行分析,找出不同事物之間的共同特性,最終形成轉換點,將不同事物聯系起來,綜合形成新的解決方法。在可拓思維中,事物的特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傳導思維,傳導是屬于物理學的概念,表明能量在不同事物之間進行傳遞和交換。可拓思維中,傳導思維是利用合適的連接點,將不同事物聯系起來,從而在不同事物之間傳遞和傳喚。傳到思維的核心是傳遞效應,就算是不同類型的項目也可以進行傳導,廣泛應用于工程領域。(4)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對已經司空見慣的觀念進行反向思考,從而尋求新的解決方式。逆向思維示意結果為導向的思維,通過反向思考,能夠明確思考方向,尋找最適合目標的條件。可拓思維中的逆向思維是創新的重要思維模式,采用非常規的思考方式,能夠讓思考者從多面看待問題,從而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3、可拓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的應用
3.1 創新設計模式
可拓思維模式可應用于工程、數學等多種領域,建筑設計創新中,可拓思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菱形思維,菱形思維的關鍵在于找到思維點并且發散與收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針對建筑設計結構進行發展,對建筑設計結構設計進行拓展,了解建筑設計的思維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收斂,能夠獲得新的設計思路。建筑設計創新的關鍵在于解決現存的建筑設計的問題,而采用菱形思維能夠分析不同在建筑設計需求的基礎上,分析對比不同的設計方案,分析其中的優劣點,選取其中優勢元素,最終完成建筑設計的重構,創新建筑設計。(2)共軛思維,共軛思維是分析不同目標之間的特性并且尋找其中的相關點,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當遇到傳統建筑設計思維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應該對建筑項目進行分析,了解不同項目之間的相關性,最終形成一個整體,創新當前的建筑設計。(3)傳導思維,傳導思維的關鍵在于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連接點并且整合為一個整體,建筑設計過程中,分析已有的設計思路,尋找不同設計思路之間的連接點,能夠形成更為完整的思路,并且設計中每一項設計思路通過連接點形成整體,能夠創新當前的建筑設計理念。為了尋找最合適的設計方案,設計人員應該尋找設計點,并且在不同項目方案中尋找平衡點,最終獲得最滿意的設計方案。(4)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采用反向思考的方式思考問題,在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采用逆向思維分析建筑存在的問題,并且尋找其中的獨特之處,能夠發現此前遺漏的點。逆向思維廣泛應用于當前的建筑設計中,可拓思維中的逆向思維是采用分解與構建的方式分析整個建筑設計項目,需要涉及人員全面了解建筑設計工程,明晰其中的設計重點,并且發現其中的細節問題加以完善。
3.2 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文化創意園項目的設計以及創新,分析可拓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的應用。該項目位于高新技術園區,守衛交通便利,包括新媒體、影視制作、文化金融、會議空間等多項業務。項目的設計中需要滿足文化傳媒的需求,除了滿足他們對空間的需求之外,還需要實現設計創新,對文化產業從業者產生吸引力。在空間設置方面,為了滿足文化演出與培訓的需求,首先設計相應數量的演播廳、媒體廣場與會議中心,并且設置道具車間。在演播廳空間的基礎上,利用媒體廣場為中心,沿著活力軸的方向,設置慶典廣場等區域,然后設置綠色中庭,確保空間充滿美感。在已經形成的空間結構基礎上,利用可拓思維模式,對空間內的山石、水體進行合理設置,形成依山傍水的格局,確保空間令人舒適。整體而言,該文化創意園項目設計以一個活力軸和三個廣場的形式展開,為了實現設計創新,合理利用建筑空間,采用可拓思維對該創意園內部的樓層空間已經綠化進行優化設計,有效的改善了該創意園的景觀效果。
3.3 應用要點
采用可拓思維能夠促進建筑項目的設計創新,通過更新當前的設計思維,尋找更加理性的設計思路。但是在建筑項目設計創新的可拓思維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要錢:(1)了解項目全貌與細節,設計人員必須了解設計項目的全貌以及其中的細節,避免在利用可拓思維時,因為不了解全貌而忽視某些細節,導致設計不符合需求。(2)適當應用變換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針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適當轉變思路,采用可拓思維解決問題,但是不可完全拋棄傳統設計理念,一味的尋求可拓思維解決問題。(3)合理利用逆向思維,逆向思維能夠解決部分建筑設計的問題,但是必須在設計人員對整體建筑空間非常熟悉之下使用,否則將會丟失設計細節,引發設計紕漏。
結語:
建筑設計重點解決的是設計過程中的邏輯性,通過合理的方式組合多種建筑項目,形成統一的設計方案。采用可拓思維,能夠對當前的建筑設計模式進行創新,令設計人員跳出原有的思維框架,利用可拓思維方法,尋求建筑設計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王忠.建筑設計創新中可拓思維模式的運用解析[J].居業,2017(12):50-52.
[2]汪汗.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方法在房屋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居,2017,(33):67
[3]張愛軍.淺談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7):34-35
[4]柏春.淺議逆向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的作用[J].居舍,2020(16):99-100.
作者簡介:
禹玉強(1973.09-) ,男,湖南長沙,本科,漢族,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