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煒
【摘要】隨著城市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城市用地緊張,高層大空間建筑愈發成為城市中的主流建筑,這也對建筑的消防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大空間建筑防火設計已成為建筑設計中新的重點,關乎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能,為設計行業帶來新的挑戰。本文旨在對大空間建筑的防火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以達到對知識的總結和利用的目的。
【關鍵詞】大空間建筑;建筑防火;建筑設計
1、大空間建筑的防火設計的必要性
近年來城市化建設促進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欣賞城市中林立的高層建筑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和安全方面仍存在很多的問題,尤其是關于大空間建筑的消防隱患,如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就無法在火災發生時及時控制火勢、疏散人流,從而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本文主要對大空間建筑的防火設計的必要性以及大空間建筑的防火設計的具體措施進行闡述,從而分析現存的消防隱患并提出解決方法。
首先,應在設計中遵守消防規范,尤其要嚴格地限制防排煙標準、防火分區的面積要求。對于有些功能特殊,火災危險性突出的建筑物,尤其是因為空間較大而產生的疏散問題,應在設計中劃分建筑內部空間的同時兼顧消防設計,同時完善建筑空間的靈活性與安全性。
其次,對于建筑物內疏散通道應充分地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并與使用功能相結合,特別是大型的建筑必須滿足疏散距離及其他消防規范的要求。
此外,由于一些新的消防措施和技術尚未納入到規范中,導致很多新材料和新技術在使用中沒有相關的依據和標準,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建筑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影響,不僅限制了建筑的結構形式,也限制了建筑設計中使用功能的劃分和建筑形式的多樣化。
本質上,建筑物的性能和防火設計是基于消防安全工程的方法與原理,設計者根據建筑物的功能、結構及材料等具體情況,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各種防火的措施,從而來達到消防安全的目的。這就需要設計師根據工作經驗,對建筑物的火災危險性以及危害性實行定量的預測與評價,從而創建出最佳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建筑提供更合理地防火保護。
2、大空間建筑的防火設計的具體措施
2.1防火分區的分隔形式
防火分區的分隔形式包括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墻、防火水幕等,尤其是在空間較大的建筑中,若是選擇防火墻作為主要的形式,就可能影響到空間的使用功能。防火門則通常用于樓梯間、機房等有防火要求的位置起連通作用。因此,現階段在大空間建筑中,防火卷簾是最常用的方式,防火水幕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源供應,然而在實際發生火災時,常常發生許多地方同時起火的現象,所以就需要不斷地提高用水量,但這種方式只能避免火勢進一步的蔓延,而無法有效地進行滅火,會產生嚴重的浪費現象。而普通卷簾和特級卷簾之間的最大區別是防火隔熱功能以及耐火性。在經過處理之后,特級卷簾能夠達到3小時以上耐火極限,基本可以滿足大空間建筑對消防安全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可以在建筑內部增加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從而更好的解決火災發生時的疏散與救援問題。
2.2關于滅火系統的設計形式
在以上基礎上,對于高大凈空場所可安裝水滴雨淋滅火系統。國內常用的水滴雨淋滅火系統大多數是開式水滴雨淋滅火系統。如果發生火災,首先要通過火災自動報警器直接打開隔膜雨淋滅火系統閥上的電磁閥門,合理地排放壓力腔內的水,其主要特征為一瞬間噴出很多的水流,以此形成水覆蓋把整個保護區域分離出來。這種方式可有效防止火災的蔓延。
此外,還可以在大空間建筑內安裝遠程消防炮系統。此種系統主要是采用類似電視監控技術的可自動地控制的新型消防炮滅火的系統,此系統具備有水流量較大、射程距離較遠(在70m以上),具有遠程手動、有線、無線控制等優勢,由電控消防水炮(泡沫)、電控器、電閥集中控制裝置、比例混合機、炮塔、無線電遙控器等組成,更適合易爆易燃的場所,如機場、石油化工企業、石油運輸碼頭、石油倉庫等建筑。
2.3關于超高層空間安全構造的設計措施
在建筑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耐火性能比較強,因此墻、柱、梁、板等構件本身即能夠滿足建筑耐火時限的基本要求,但諸如鋼結構等的耐火性能就比較差,需要在設計中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例如,鋼結構在表面采用防火涂料或耐火材料進行涂抹包裹,使其全面地覆蓋結構構件表面,對空心鋼結構注入防腐、防凍液等保護措施,以此來提高鋼結構的耐火性能。此外,在超高建筑物的設計的過程中,為了考慮建筑物在應用中的靈活性、美觀性、安全性,可采取高水平或者垂直的防火卷簾和防火玻璃等多種保護措施。例如,高層建筑中應設置避難層,疏散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圖1),在防火分區之間可使用夾絲玻璃、鋼化玻璃等固定擋煙板或活動的擋煙垂壁。
結語:
綜上所述,大空間建筑防火設計系統中關鍵性的要素是在設計中以消防為核心,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措施來應對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以此保證火災發生時,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將損失降到最低。并通過對大空間防火系統的選擇與設計,統籌規劃各區間使用功能的劃分,從而在實現建筑消防安全目標的前提下,完成對建筑功能的賦予,以達到使用功能為消防服務,消防不影響功能使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洋,哈進.淺談大空間建筑防火設計[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8,000(006):199.
[2]高芳,孫妍.淺談大空間建筑防火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00(00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