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地鐵工程建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隨著各個城市都開始了地鐵工程建設,在施工建設時的技術日益進步與多樣,在很多地鐵施工段內,由于施工現場條件的特殊性,常常會選用盾構施工方式,盾構法在應用時,存在機械設備等的較大投入,為實現盾構段內工程成本的科學控制,就需要做好盾構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鐵盾構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策略,對控制工程造價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關鍵詞】地鐵盾構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控制
隨著各個城市的快速發展,為完善城市的交通網絡,提升交通服務質量,地鐵工程建設極為重要,此類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以后,能夠提升交通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盾構法是地鐵施工時最為常用的一種技術,在施工時的資金、材料投入非常大,為達到地鐵盾構工程良好的經濟效益,工程企業在施工階段必須要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開展精細化的造價管理,將各個環節的工程造價加以科學控制,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1、地鐵盾構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地鐵工程建設時,其線路建設較長,在整個的線路建設過程中常常會存在惡劣施工環境的影響,一些工程條件下采用盾構法施工更為有效。與其他的地鐵施工方式相比,盾構工程的施工量龐大、技術繁雜、施工周期較長、投資規模大,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設計與施工具有同步性,這就使得在施工階段常常會面臨較大的工程變更,極易出現造價失控的情況[1]。因此,加強盾構工程中施工階段的造價管控,最為關鍵的就是要進行工程設計變更的控制,減少變更所造成的造價增加,將各個工程資源與要素得以科學分配,保障施工作業的高效進行,提高地鐵工程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2、地鐵盾構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采購單價的不合理
在地鐵工程的招投標階段,施工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很多工程企業會在投標時采用無利或者微利報價的方式,這種投標策略不僅降低了項目抵抗風險的能力,還會造成因單價較低造成的材料質量不合格。在地鐵盾構施工中,通常以掘進長度作為計量標準,導致分部分項工程造價相對固定,因此,能否控制好量與價的平衡是控制施工成本的最有效途徑。分項工程中材料的單價和質量往往與使用量成反比,但是在投標中往往選取質量較差的材料單價作為依據,由此導致材料耗量增加、成本增加[2]。因此,單價設置的不合理是施工階段造價管理中最為常見的問題。
2.2注漿成本管控意識不到位
注漿是地鐵盾構工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起控制地表沉降、提高隧道抗滲及穩定成型隧道的作用,施工單位往往只注重了注漿質量控制而把成本控制束之高閣,造成項目盈利困難。因此在控制好注漿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成本管控是實現盈利增效的有效途徑。首先,注漿材料及配合比應具備適合地質、水文等條件的基本性能,還應滿足成本控制要求,具備原料來源應豐富、無公害,施工管理方便等經濟特性。此外,注漿工藝的相關技術參數也是影響注漿質量和成本的關鍵因素,要想控制好注漿量造成的成本偏差就需要選擇合適的注漿量以及注漿壓力,避免由于過量注漿造成的材料浪費和注漿不足造成的滲漏水等質量缺陷,增加后期堵漏費用和隧道交驗不及時發生的時間成本。
3、地鐵盾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的策略
3.1加強材料采購費用管理
地鐵盾構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材料采購占施工造價的很大比重,因此,要實現施工階段造價的合理控制,就需要對采購費用加以科學管理。首先,工程企業需結合盾構施工的具體要求與施工方案,選擇最佳的材料與設備供應方式,比如,在設備的選擇上,可以選用設備租賃,根據設備使用天數來進行租賃成本的控制。其次,工程單位要提前規劃、合理布局,在地鐵盾構施工中,工程企業要做好材料控制剖析工作,在施工場地允許的情況下,對易儲存、易消耗、易控制的材料提前集中采購,不僅可以降低采購價格,還可以減少材料運費。在采購方式上要解放思想,通過市場招標、網購等多形式的途徑降低材料單價,降低材料成本[3]。最后,在材料與設備的使用方面,同樣需加強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費,用材料領用制度來保障材料的合理應用,對設備使用時間做好規劃。
3.2加強施工方案成本控制
地鐵盾構施工是高風險作業,掘進過程中受地質、水文、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情況等諸多條件影響,施工方案的選擇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安全性,還會影響到工程造價,因此,在施工方案和技術工藝的選擇上,必須要結合工程的經濟要求。在地鐵盾構施工中,根據風險評價辦法,將風險源分為若干等級,在施工方案和風險控制中采用相應的防范措施。合理的方案選擇不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還會規避安全風險事故帶來的隱形成本。工程企業在實際的施工方案確定過程中,需要加強各個部門的協調,綜合各個部門的意見,不斷進行施工方案的優化與設計,使得施工方案具有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的要求,開展更為規范化的施工作業。總之,工程企業需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結合工程現場的諸多因素,來對設計方案中的各個設計要素進行合理的安排,從多個的施工方案中選擇最為合理的施工方案。
3.3加強施工全過程管理
地鐵盾構施工過程中,要實現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還需要在保障工程質量、進度的基礎上來進行精細化的造價管控,用最小的成本來獲得最大的效益。在盾構施工過程中,通過合理控制出土量既減少了注漿成本,又能維持壓力平衡,避免地面沉降發生。通過精細化、全過程的造價管理與控制,能夠使得所有的工程要素得以合理分配,避免單純考慮工程造價對工程質量等造成的不利影響。工程企業還需要在工程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建立完善的造價管理制度,用制度來規范工程企業各個部門、人員的造價管理行為。一些工程企業可以結合盾構施工經驗,以項目造價經驗值作為基礎,將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材料、設備等各項費用進行相應的調整,并將各個環節的工程造價加以細分,實現全面的造價協調與控制。
結語:
地鐵盾構施工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進行工程造價的合理控制,工程企業需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各個工程要素的造價加以科學控制。只有做好了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才有助于地鐵盾構施工經濟效益的實現,發揮地鐵工程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國棟.地鐵盾構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與控制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00(003):1798.
[2]金鑫.地鐵盾構工程造價管理相關問題探討[J].房地產導刊,2016(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