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新

【摘 要】目的: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40例冠心病心絞痛老年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的20例(對照組),針對性護理的20例(研究組),對比兩種護理模式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WHOQOL)整體評分結果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
【關鍵詞】冠心病;心絞痛;針對性護理;生活質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after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were selected, 20 of whom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control group) and 20 of whom received targeted nursing care (study group).Result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WHOQOL)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Targeted care;The quality of life
冠狀動脈粥樣化病變能夠導致血管腔狹窄,影響正常的血流動力,造成血管痙攣或者心肌輸血異常等情況。由該疾病引起的心絞痛多呈壓榨樣疼痛,有誘發心源性休克的可能性。在該疾病治療的過程中結合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積極提高治療效果。本文結合我院4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展開研究,以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評估針對性護理效果,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40例冠心病心絞痛老年患者,護理性質隨機分組,常規護理20例(對照組),組中男女比例(11:9),均齡(76.3±3.5)歲;針對性護理20例(研究組),組中男女比例(12:8),均齡(76.5±4.8)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分別從飲食、病情、環境、心理等四個方面完成干預。
(1)針對性飲食護理:區別于常規飲食護理干預,在確保營養元素攝入平衡的基礎上,符合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飲食喜好。結合既往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三餐時間和作息規律制定具有個性化,符合患者病情和習慣的飲食方案。飲食搭配:食用鹽≤6g/d,食用油≤20g/d。將三餐的熱量按照1:2:2的標準進行配置,要求主食以面和米為主,每次食用稍有飽腹感即可,切勿飲食過量。輔食以適量魚肉、動物肝臟、甘藍、胡蘿卜、白菜、黃瓜等為主。日常可選擇性溫,易消化的水果作為零食,以此來補充每日必須的維生素[1]。
(2)針對性病情護理:對心絞痛的發作次數以及發作時的疼痛反應,疼痛持續時間等做出及時評估,疼痛嚴重時遵醫囑給予藥物干預。加強生命體征監護,及時明確病情變化并作出積極的應對。
(3)針對性心理護理:拒絕采取統一性心理干預方案,護理前結合患者的病情、治療狀況、家庭因素、社會角色、性格特征完成心理評估,及時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的誘發機制。隨后采取情緒引導或者注意力轉移法,結合患者感興趣的事物建立話題,使患者暫時性的忘記促成焦慮的事情。不良情緒嚴重的患者應配合專業的臨床心理咨詢師結合催眠療法、松弛反應訓練法、矛盾意向療法等方式完成心理干預。
(4)針對性環境護理:環境護理的基礎是確保病房入住的舒適性,如基礎條件(溫度、濕度、光線、噪音、生物環境、空氣質量)的適宜性。針對性護理的介入,需要針對患者的性格愛好在床頭以及窗臺擺放患者認為能夠愉悅身心的物品。此外要根據患者的生活方式調整輸液架和床頭柜、水壺擺放位置等。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QOL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完成評估,納入(生理、心理、軀體、情感、社會等)五項指標,每項20分,總分100分,單項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越顯著。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采取SPSS26.0進行統計,其中計量資料表示為“”,差異用“t”表示,“n[%]”代表計數資料,用“χ2”表示差異,P<0.05。
2 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從生理、心理、情感、社會、軀體等五個方面的生活質量均有所提升,評分結果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3 討論
冠心病心絞痛在心血管科較為高發,是一種危險系數較大的疾病類型。由于冠狀動脈發生粥樣化病變影響血流動力,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發前心區壓榨性疼痛[2]。該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深遠。患病期間患者出于擔心疾病,同時受到家庭、社會因素以及疾病造成的生理自理能力變差等多重影響,導致情緒失落,情感無處訴求,內心出現孤獨感。在選擇護理方案時,需要具備針對性,盡量配合基礎護理滿足患者的生理舒適性,同時加強對情感的控制和糾正。此外會過程中結合積極的病情干預,針對性糾正患病過程中的疼痛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有較大的幫助。本文結合我院40例高齡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展開護理干預,結果發現:研究組護理后從生理、心理、情感、社會、軀體等五個方面的生活質量均有所提升,評分結果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相比于常規護理,針對性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綜合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楊艷春.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心理月刊,2019,14(22):74.
]張仲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探討[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