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 戴秋芝 李慧
【摘 要】公共衛生問題屬于一種極其重要的社會問題,與人群整體的健康水平、生活質量具有緊密關聯,從而使我國黨與政府工作職能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如果突然發生公共衛生事件,極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經濟發展與社會的安定,進而公共衛生逐漸成為社會越來越重視的熱點問題。所以本文主要通過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策略進行探討,確保始終對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堅持,對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控制對策進行制定,從而為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方面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控制
雖然我國社會越來越重視公共衛生問題,使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沒有較高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仍然會導致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常常發生,從而會對人群的整體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因此,為確保開展更加高效的公共衛生工作,必須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進行強化,確保通過使用有效的預防與控制策略,不斷減少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才能夠確保大力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
一、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定義與特征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主要是指突然發生,極有可能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可能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而且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具有以下五種特征。
第一,突發性與意外性。公共衛生突然事件屬于突然發生的,沒有辦法對其進行預測,有的甚至不可能進行預測。第二,群體性與社區危害性。一般情況如果發生公共突發事件,會影響大量的人們群眾,甚至整個工作與生活的群體。第三,對社會存在嚴重的危害性。主要是因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發生的十分突然,會涉及到大量的人們群眾,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所以會導致社會存在驚恐不安的情況。第四,處理的系統性與綜合性。由于突然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現場搶救、控制與轉運救治等方面需要多個系統部門,需要較強的政策性,從而必須在政府領導下進行綜合的協調處理。第五,違法行為、違章操作與責任心不強等屬于主要因素[1]。因此,必須始終對原則進行堅持,做到依法辦事,對操作規程與規章制度進行遵守,以及保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才能夠確保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進行減少。
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策略
(一)預防為主,促進健康教育工作
為確保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必須始終對“預防為主”的原則進行堅持,不斷強化可免疫性疾病、突發疫情的防范,確保通過采取計劃免疫工作,使免疫接種率得到提高,對空白點進行消滅,達到良好消滅可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才能夠確保開展更加高效的可免疫性強化普種與高危預測的流行前強化的普種工作,從而對高危性疾病的爆發流行進行有效預防。而且因為在預防與控制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方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公眾越來越了解公共衛生突發事,不斷對公眾的危機意識與防范意識進行強化,從而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生進行減少。所以我國可以通過使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多種形式,開展衛生宣傳教育工作,對疾病預防知識進行普及,不斷對公眾的健康觀念進行更新,從而使公眾可以對主動預防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進行養成。同時在人類公共衛生的發展史上,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控制很多的重大事件,例如艾滋病、結核病的防治等[2]。因此,在面對21事件公共衛生領域所存在的挑戰時,必須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進行強化,才能夠確保大力推動我國衛生的改革與發展。
(二)對網絡與預警預報系統建設進行強化
疾病爆發早期預警系統也被稱為生物監測系統、前驅癥狀監測、癥狀監測等,主要是指通過系統的對特定疾病臨床癥候群發生頻率的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確保對疾病在時間與空間分布上的異常聚集進行及時發現,在沒有確診疾病之前就可以探查到疾病爆發的早期,從而做出最快的預警與反應。預警預報系統的建設主要目的就是為對相應疾病的發病率與病死率進行減少,表現為預測發現疾病爆發之后的規模,為疾病爆發的措施提供保證,不斷對疾病監測的水平與監視疾病的動態進行強化。同時我國在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責任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十分明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與各類衛生醫療機構所需要承擔的任務,確保在此基礎上對各負其責的體系進行構建,可以從自下而上對第一責任人制度進行建立,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因此,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必須對信息發布系統進行完善,才能夠更加快速、準確的發布疫情信息,使公眾可以及時了解疫情,不斷穩定民心,從而使公眾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
(三)對群策群防群控的原則進行堅持
因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發送不分國別、民族等界限,特別是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為確保在短時間內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進行控制,僅僅通過衛生部門的應急處理顯然是不夠的,必須依靠人們群眾的力量,不斷對各地方、各部門、各界群眾進行動員,確保進行協同作戰。而且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不僅具有社會性、探索性,也具有群眾性與地方性,所以群策群防群控就是根據經濟情況的需求,由各級政府組織衛生、醫藥、公安等各個部門等廣大干部群眾,通過使用有效的措施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進行預防與控制[3]。并且為確保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必須積極對責任網、信息報告網與緊急救助網的三網進行建設,不斷大幅提升處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對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進行保護。
結束語:
總而言之,明確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仍然屬于重點工作,我國的各級政府與有關部門必須履行職責,使公共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能夠進行協調的發展,從而對人們群眾的預防保健需求進行充分滿足。因此,我國衛生部門不僅需要以預防為主,促進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對網絡與預警預報系統建設進行強化,還需要對群策群防群控的原則進行堅持,從而實現我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與控制的目標。
參考文獻
陶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赫桂英.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控制[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0):157+159.
常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探索[J].黨政論壇,2016(0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