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非常時期閱讀療法的實用性為主線,通過分析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常見問題和圖書館對于閱讀療法推廣具備優勢,提出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借助閱讀療法解決居家期間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加強院系部門之間的合作,在推廣閱讀的同時,能夠與閱讀療法相結合,做好緊急情況的閱讀推廣預案,完善推廣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閱讀療法;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部分高校教育的重點。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有很多,閱讀療法作為大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由來已久,推廣方法和效果也漸入佳境。最早的閱讀療法要追溯到1916年,美國人塞繆爾·麥克喬德·克羅色爾斯在《大西洋月刊》上發表的文章首創出一個詞語:bibliotherapy,即書目療法。閱讀療法又稱圖書療法,通過閱讀文獻來改善人的精神或是情緒一種輔助療法,集心理學、圖書館學和醫學于一身。如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屢見不鮮,閱讀療法對生理或是心理問題的預警、應對或是改善修復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優勢。本文著重就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情況下高校圖書館特別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對于閱讀療法應用在緩解非常時期居家或是隔離期間心理焦慮情緒進行初步的探索。
1.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1.1? 適應新環境的問題
如今大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缺乏足夠的適應能力和抗挫能力。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家,獨自去面對新的環境。一方面,很多高考失利的學生不得已選擇了高職院校,會出現一些認同方面的問題,產生排斥的心理,造成難以適應高職院校的學校和生活環境,容易出現消極的學習態度等問題;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高職學生由于從小以養成的養尊處優的習慣,對于人際關系交流會出現一些不適應、不合群的現象。
1.2? 學業競爭壓力的問題
職業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愈加收到重視,“1+X”模式帶來職業教育強有力的發展勢頭。很多學生已經適應了以前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到了高職院校教育方式有所改變,老師不再是“手把手”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的專業學習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很有可能會出現跟不上的教學進度的情況,而且需要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種類增加,無論是提高專業技能,還是實操水平,都增加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業壓力。
1.3? 就業壓力不容忽視
就業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常見于畢業班的學生,在大學的最后一學年,實習、專升本考試、就業是高職學生們要面臨的三個主要選擇,專升本考試錄取比例不是很高,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壓力也很大;實習、就業面臨的是心理狀態的調整,步入社會的心理準備等等。
2.非常時期閱讀療法的幾種應用
2.1? 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有助于對抗疫情
閱讀療法介于醫學和心理學之間,通過文獻資源的閱讀能夠達到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的目的。高校圖書館具備其他機構不具備的豐富的圖書資源,學生通過閱讀能夠進行自我心理疏導和調整,在突發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下,學生讀者在家里進行在線學習,一方面會對新知識理解上可能會有障礙,需要老師的及時指導;另一方面,由于突發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心理容易產生焦慮和緊張。這時候可以通過閱讀療法,嘗試閱讀老師推薦的書單,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除了閱讀書目,療法體系還應包括制定居家鍛煉、充足的睡眠等輔助手段。突發衛生公共事件也是有一段人生經歷,這段時間如果能夠理性面對,會提升自我認同感,增強自信心,對于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好的幫助。
2.2? 深度挖掘閱讀推廣與閱讀療法的綜合效應
閱讀推廣是高職院校圖書館比較重視的一項工作,在居家期間,閱讀推廣仍是圖書館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與閱讀療法放在一起進行,是相輔相成的。比如,閱讀推廣可以促進閱讀習慣的培養,有比較廣泛的受眾群體,在特殊時期可以采用有針對心理健康治愈效果的推廣書目,這樣的情況下,閱讀療法能夠與閱讀推廣產生綜合效應,一是使心理治療普遍化、碎片化,區別于常規的閱讀療法;二是效果預期加倍,閱讀療法與閱讀推廣在某種程度上講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通過閱讀文獻來改善心態或是情緒的一種方法。前者注重的是過程,后者注重的是效果。非常時期,二者相結合可以發揮超出預期的綜合效應,既可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讀者從中受益,又可以通過閱讀來治療非常時期緊張焦慮的心理健康問題。
2.3? 依托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非常時期,高校圖書館員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了解讀者的心理狀況,做好閱讀推廣和閱讀療法的應用。圖書館有豐富的文獻資源,但是在如何推廣和精確服務方面存在很多的上升空間。閱讀療法的交流形式不僅僅局限于面對面,溝通的媒介也不再拘泥于紙媒,可以使用有聲讀物、可視讀物等形式,還有移動服務等,通過讀者的感官起到促進聯想,增強記憶、激發意志,達到療愈的目的。
3.非常時期如何完善“閱讀療法”的應用
3.1? 圖書館員應充分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提供進準服務
圖書館對于閱讀療法的開展具有天然優勢,文獻儲備量多,專業館員可以根據學生需求提供精準的文獻推薦服務。圖書館承擔閱讀療法的推進者具有一定的優勢:一是充分了解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將資源分類,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專業館員進行培訓,了解心理學的知識,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浮躁、消極等情況進行閱讀療法的初步推廣治療,閱讀療法是比較常見而且比較有效的心理治療方式。在非常時期,焦慮、緊張等情緒比較普遍,比較明顯,一些簡單的書單的閱讀可能就會有所幫助,緩解讀者的情緒。
3.2? 構建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詢應急體系,建設“第二課堂”
在高職院校推廣閱讀療法能夠發展讀者人格、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同時能夠培養讀者正確的閱讀習慣。圖書館作為高校文獻中心,除了做好資源保障工作以外,還應該培養自己的“心理建設團隊”以應對緊急狀態下大學生讀者心理調節的問題。在非常時期尤其是持續的危急狀況下可以調動團隊的力量,為遠在全國各地的學生讀者進行遠程的閱讀推薦。
3.3? 挖掘閱讀療法形式多元化,多部門聯動應對非常時期的要求
圖書館對于閱讀療法在非常時期的應用可以挖掘形式多元化,例如利用超星“學習通”發布閱讀打卡任務,預先估計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做好一個計劃,將潛在的讀者進行分類,根據不同類別制定不同的讀書(治療)書單計劃,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癥狀選擇不同的書單療法。也可以利用“真人圖書館”模式,錄制好名著閱讀,主題閱讀等欄目,使讀者有更強烈的觀看感受,緩解焦慮;開通微信交流平臺,及時互動,強化治療效果;另外,可以采用多部門聯動機制應對非常時期開展閱讀療法效果的保障。首先,圖書館可以與各個學院的負責學生工作的部門老師進行合作,尤其是學生輔導員,他們是經常與學生接觸的“前線”部隊,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閱讀療法團隊可以將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便于制定有效的閱讀書單,效果會更加理想。
3.4? 加強調查研究,制定不同的應對方案
大學生意識形態領域建設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作為高職院校發展職業教育過程中,思政教育也是重中之重。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讀者獲得內心的強大,面對挫折面對困難,能夠用平和的、坦然的心態去處理去克服。非常時期進行閱讀療法的使用,要做好前期的調查研究準備工作,不同的讀者對于不同的書目會有不同的感受,效果也不是完全統一的。
對于心思多慮憂郁的讀者,可以推薦一些比較積極向上的、暖心的書目,對于比較亢奮興奮的讀者,則可以多推一些沉思平靜的書單,對于比較焦慮、緊張的讀者,可以采用一些成功案例、醫療常識相關的書目與讀者進行直接的溝通,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心理問題。
高職院校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重視,但是在人員配備和硬件設施上有待完善,尤其需要有應急情況的預案,針對特殊情況能夠及時給與讀者幫助。圖書館具備一定的資源優勢,在人員培訓上還存在一定的空白。大學生處于對社會認識不成熟階段,這個時期閱讀療法是比較實用的也比較有效的,而且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比較低成本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自助治療的一種手段。
4.結語
做好高職院校閱讀療法的應用對圖書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工作的延伸,針對非常時期讀者容易出現的情緒的波動。
參考文獻:
[1]高雅佳.“互聯網+背景下醫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分析——以‘閱讀療法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年第20期.
[2]孫霞.“心理健康需求視域下高職大學生新力量健康教育的透視與反思”[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年第22期.
[3]陳莉.“基于閱讀療法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務創新研究”[J].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作者簡介:張曉虹(1983.3-),女,漢族, 山西汾陽,天津職業大學圖書館流通部,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