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草原生態環境、鼠蟲害防控要求、整治現狀,提出了對應的治理及整改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關鍵詞:草原鼠蟲害;治理;整改措施;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
中圖分類號:S443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08-0045-02
草原鼠蟲害治理關系著草原生態安全、畜牧業發展、牧工增收。近幾年,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在該方面給予了高度重視,工作上狠抓落實,重視防控協調機構、確定成員單位職責、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保證整改全面落實和有效開展,全面負責草原管理和草原鼠蟲害的防治工作。切實做到早動員、早部署、早防治,確保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將危害損失降到最低。
1 ?草原生態環境
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地處唐古拉山北麓,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 200 m以上。年均0.2 ℃,年降水量為523.3 mm。雜多縣位于青海省南部、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南,東和東南與玉樹、囊謙兩縣毗鄰,西靠唐古拉山地區,南和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昌都、那曲兩個專區的丁青、巴青、聶榮、索縣、安多等五縣接壤,北靠治多縣。草山資源面積大,全縣草場總面積為236.62萬hm2,可利用草場235.3萬hm2,占雜多縣土地總面積的78.45%。境內礦藏資源豐富,已初步探明的礦藏有金、銅、鐵、水晶、玉石、煤等50余種。目前,該地區草原放牧數量完全超出草原承載能力,加重草場壓力。鼠蟲害肆虐,年年有災害,生態受到嚴重影響。
2 ?草原鼠蟲害防控要求
十二五以來,各級農牧部門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要求,創新整治機制、完善防控方法,生物防治比重快速升高,減少損失,為推動草原畜牧業發展創造條件。十三五是新時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加強草原植保對草原保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地區草原陸續進入返青季節,鼠蟲害進入出蟄高發期,草原鼠蟲害防控不容樂觀。因此,要求各地區相關部門保持高度緊迫感,早動員、早部署、早防控。加強高發期重點區域鼠蟲害監控,提前制定和完善防控方案,做好物資調度。此外,加快生物制劑推廣、植物源農藥、天敵調控、物理防控等綠色防控方案[1]。整治創新,促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宣傳主動權,總結宣傳經驗,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
3 ?草原鼠蟲害整治現狀
3.1 ?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從目前草原鼠蟲害防控效果來看,工作人員專業水平、文化差異大,對預測預警系統的應用缺少了解。在實際工作中無法精準掌控鼠蟲害發生以及預防控制。該項工作技術要求嚴格,要求工作人員掌握預估、整治辦法,定期進行生態數據分析從而掌握災害的發生。目前,工作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存在數據分析不及時、數據偏差等現象,進一步影響鼠蟲害防控。
3.2 ?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鼠蟲害整治僅是集中放置鼠夾、捕鼠網等,再將數據錄入計算機即可,無需資金與創建預測系統。其實因草原類型不同,地表牧草種類豐富度不同,鼠蟲害類型不同,單一的器械整治是不夠的。
4 ?治理及整改措施
為加強草原鼠蟲害治理與整改,必須結合鼠蟲害發生特征與趨勢,推進防控機制創新,制定防控措施、細化防控方法。提前做好物資儲備,擴大防控隊伍,在鼠蟲害發展高峰期采取聯防聯控,提高整改效果。此外,加強綠色防控,提高生物防控比重,修復受損草原。
4.1 ?擴大宣傳,提高群眾環保認知
為徹底整治鼠蟲害必須要加大整治力度。首先,學校生態教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從學生入手,學校定期組織生態專題教育或設置專門課程,培養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其次,民眾生態指導。過度放牧是導致草原鼠蟲害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強牧民環保意識教育也有重要作用,適度放牧、避免隨意開采。為此,發放宣傳手冊或通過媒體進行宣傳,鼓勵群眾自主保護生態環境。最后,深化決策領導的生態保護意識。草原監理站必須要發揮作用,管理層必須要深刻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在各項工作決策時要優先考慮生態環境問題,從而達到生態環境保護[2]。
4.2 ?制定生態補償制度,依法保護環境
為保護生態環境,我國出臺了各項法律制度,制定了較為完整的草原生態保護制度。此外,補償立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出臺補償立法集中于兩點,即生態環境的補償與人補償。其中,生態環境補償集中于退耕還草、休牧,以輪休形式恢復生產力。每年在牧草發芽期就要有計劃的規劃放牧、開采。人補償則是針對自覺退耕的給予金錢補償,創建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目前,該縣主要以退多少補多少為主,能主動恢復草原生態的給予飼草、糧食、現金補貼。
4.3 ?發揮職能作用,完善管理制度
監理站主要負責草原環境保護,以法律為依據開展草原保護活動、監督管理,對發現違法現象嚴肅處理。目前,針對鼠蟲害問題必須要發揮職能作用,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監督透明化,確保生態環境整治有效性。首先,增加管理人員,提升管理人員專業水平、綜合素養,打造一批高素養的管理隊伍。其次,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監理站的現代化與科學化水平。最后,協調好與其他部門的關系,主動交流溝通。鼠蟲害的種類、辨別方法、鼠蟲害數量調查方法、鼠蟲害的防治方法及滅鼠蟲藥物的使用方法、用量、注意事項、害鼠害蟲的生物學特征及防治方法等進行詳細講解。同時發放《草原害鼠害蟲識別手冊》《蘇尼特左旗草地植物》《沙蔥螢葉甲的特性與防治》等資料。
4.4 ?鼠蟲害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過程要重視自然防治因子,有需要再實施人工防治,如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區防治,可采取生物毒素或化學農藥+人工捕捉+招鷹控鼠+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圍欄封育等方法;對地下鼠主要危害區可采用人工捕捉+補播+圍欄封育+禁牧休牧等方法;地面鼠單一危害區域可采用生物毒素或化學農藥+招鷹控鼠+禁牧休牧等方法。
4.5 ?招鷹控鼠
該方法為人工建立鷹架,為其提供良好的覓食、棲息環境,讓鷹捕鼠達到控鼠的目的。草原中鼠的天敵資源較多,如赤狐、蒼鷹、金雕等。據統計,一只鳶每日能夠捕捉鼠10只以上,一年計算下來可達到4 000只。所以該整治辦法是非常可觀和理想的。
5 ?成果
隨著當地牧區人口的增加、牧畜增長,青海省90%以上的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勢在必行。自20世紀末期,青海草原總站開展了各種資源調查,發揮技術優勢,實施示范基地建設規范化技術試驗項目,恢復天然草地與保護項目。C型、D型肉毒殺鼠素等生物毒素整治技術,微孢子蟲滅蝗復合劑以及多角體病毒滅毛劑、細菌滅蝗劑滅蟲技術。目前,青海省是全國惟一的草地鼠害生防比例達100%,蟲害生物防治比例達90%以上的省份。草原總站多項研究成果已在全省乃至全國草原保護工作中推廣應用,為全省草地生態保護、減災防災、農牧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開創了青藏高原直升飛機防控草原蟲害的先河,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幾十年來高原草原蟲害防治滯后的瓶頸問題,其高效、方便、靈活的作業技術是高原有害生物防控技術的一大創新,此項目研究技術已在三江源區推廣應用。采取統一防治時間、統一組織調配勞力、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供應藥品、統一驗收考評的“五統一”工作方式,大大提升工作質量。
6 ?小結
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方式,增加財政補助,優先支持綠色防控措施,將推進草原鼠蟲害防控為主要工作內容。制定管理制度,根據綠色防控要求鼓勵合理使用藥劑、器械管理、引進先進技術,保證生產與生態安全。隨著鼠蟲害防治力度的增加,草原生態環境將逐步恢復。
參考文獻:
[1] 趙超君,侯永沛,李云霞.玉樹州雜多縣強降水天氣成因分析——以2016年7月5日為例[J].農業與技術,2019(8):151-152.
[2] 白海濤,徐成體.利用昆蟲病原線蟲防治青海草原毛蟲的研究[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8(2):60-63.
收稿日期:2020-05-10
作者簡介:才仁多杰(1983-),男(藏族),青海雜多人,助理草原師,主要從事草原生態監測、草原鼠蟲害治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