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培智學生身心發展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或障礙,在青春期更容易出現一些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性別教育”校本課程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總目標”之下,設“自我認識”“青春期生理變化”“青春期心理變化”“自我保護”四個學習領域,采取個別化教學方式,通過評估、選定教學目標、設計主題活動、開展教學、檢核五個程序開展教學,為學生健康發展、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特殊學校;培智學生;性別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B-0060-04
培智學生缺乏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當進入人生中生理發育的第二次高峰時,隨著由發展帶來的難題越來越多,苦惱也與日俱增。比如一些培智學生在青春期會不顧場合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與之不相適應的是性知識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失。
鑒于此,南京市高淳區特殊教育學校自主研發了校本課程一一“性別教育”。該課程是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的基礎上,參照普通教育的心理健康、科學、思想品德等學科內容,立足本校實際,開發的以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一門校本化課程。課程通過性別意識、性別知識的系列教育,幫助培智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使他們投入到積極健康的人際交往中,體驗積極的情感,發展高尚的情操。
一、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內容
1.課程設計思路
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總目標”之下,設“自我認識”“青春期生理變化”“青春期心理變化”“自我保護”四個學習領域,體現培智教育“性別教育”課程的整體性和循序漸進性。各個領域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2.總目標
“性別教育”課程總目標是:認同自己的性別,了解和接納自己,尊重他人;了解不同年齡階段男孩、女孩生理、心理上的差異和變化,體會成長的快樂;懂得自己是身體的主人,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允許他人侵犯,學會基本的身體保護方法和技能,以應對實際生活中的突發事件。
3.分目標與內容
在課程目標與內容的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需求設計了選擇性目標,以體現課程的彈性要求。目標分為四個等級,一級為領域目標(4個領域),二級為內容目標(14條),三級為長期目標(37條),四級為短期目標(77條)。
比如:在“自我認識”領域,共有二級目標5條,三級目標11條,四級目標22條(見表1)。教學中結合不同的年段要求,圍繞目標選擇或編制教學內容。
二、課程實施形式
課程的實施采取個別化教學的方式,通過評估、選定教學目標、設計主題活動、開展活動、檢核五個程序開展教學,真正做到“一人一案”。
程序一:評估
每學期開學前,任課教師使用校本化《性別教育課程評估表》對學生開展現有能力評估,了解每名學生的教學起點。
比如:表2是低年段“自我認識”領域中“了解自己身體特征”的項目評估。未形成相關意識和概念評估分為“0”,認識程度較淺評估分為“1”,認識程度一般評估分為“2”,認識程度較深評估分為“3”。評估出來的“2”分項即學生教學起點目標。
程序二:選定教學目標
根據評估結果,為學生量身制定一學期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提供支持系統,成為課程執行階段的依據。
比如:七年級許××一學期個別化目標為:
(1)能有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的意識;(2)學習培養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的方法;(3)認識自己的成長變化;(4)知道尊重自己與別人身體的重要性;(5)學會尊重自己與別人身體的方法;(6)知道青春發育期恰當著裝的重要性;(7)學會青春發育期恰當著裝的方法;(8)能形成青春期常見疾病的防治意識。
程序三:設計主題活動
任課教師梳理整合班級內學生個別化教學目標,選擇半數及以上同學共有的目標設計主題活動,在共同的主題活動中對個性目標進行增減。
譬如:表3為八年級學生一學期主題活動設計。
程序四:開展活動
在教學實踐中,根據設計好的主題活動,從月活動安排開始規劃,直到周活動安排、一日活動安排,最后落實到每一節主題課活動中,將紙上的設計變為行動。
程序五:檢核
采取過程性和學期末兩種形式開展個別化檢核,結合檢核情況分析各生個別化教育目標達成度,以此來修正、制定下學期的個別化教學目標。
三、課程成果
1.“性別教育”課程的開發、實施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
“性別教育”課程的開發實施對培智教育國家課程進行了合理補充,彌補了國家課程中性教育內容的缺失。該課程在2018年南京市德育課程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
2.培養了培智學生適應生理、心理、倫理發展需求的能力
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使本校的學生都能獲得適應生理、心理、倫理發展需求的能力;著眼于學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存需要,使學生公開坦然地接受生理、心理和倫理等方面系統科學的教育。
3.尊重了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個別化教育
以“性別教育”課程目標和內容為藍本研制出的《性別教育課程評估表》,適合于不同性別認知能力學生的評估,教師只需根據評估目標的表述給予不同的分值。每個分值都有明確的要求,即使是未參與評估表研制的教師拿到表格也會使用,從評估結果的2分項中優先選擇學生個別化教育的目標,對應的三級目標可選為學生的長期目標,對應的四級目標可選為學生的短期目標。
自2016年該課程進入課堂以來,任課教師分別在省市范圍內上示范課6次,在全國特教骨干教師培訓班上做講座2次,在全省骨干教師培訓班做講座4次,分別與廣東、浙江、四川、江蘇、湖南等省份特教骨干教師分享課程實施的經驗與階段成果,對區域內特校開展校本化課程實踐起了借鑒和啟示作用。
特殊學生的障礙類型復雜,障礙程度各不相同。特殊教育工作者要以促進每個學生發展為目標,關注學生的特殊學習需求,為學生健康發展、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丁偉紅
收稿日期:2020-05-08
作者簡介:李琴,南京市高淳區特殊教育學校(江蘇南京,211300)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