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青 邊超
內容摘要 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性問題,不可再生能源稀缺,傳統能源帶來的環境污染嚴重,以及肆意發展工業等,都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在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還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因此,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就需要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另外,環評報告編制是環評審批的前提,且是環評審批的關鍵技術支撐文件,直接關系到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以及環境預防的正式開展。文章從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出發,探析了當下環境影響評價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保護 重要性 問題 措施
1 環境影響評價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環建設項目順利開展有著重大意義,部分工程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提升經濟效益,追趕施工進度,并減少投入成本,就會采用直接建設的形式開展工程建設,這種方式會給周圍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給附近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因此,只要建設單位嚴格落實環評報告所要求的環保措施,就能很好地避免這一問題。環境影響評價能夠對施工區域周圍環境予以保護,讓施工企業明確當地環境情況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況,進而更好地開展后續的環境保護工作。所以,環境影響評價對后續施工、建設項目的正常運行有著重大意義。建設單位要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個人意識,注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平衡。
2 環境工程中環境影響評價存在的問題
2.1 部分環評編制質量還有待提升
一些環境評價機構的環評文件質量無法滿足相關的規范和要求,最終對環評文件的技術評估、審批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極大地阻礙了建設項目前期工作的進行。而環境評價報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把握不夠清晰;對于工程環境的影響特征分析和評價的重點確定不到位;對于工程分析尚不透徹;對于一些實地環境考察不翔實,監測不夠規范合理;環境影響預測的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不具備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環境保護措施要求具有針對性,但是這方面不明顯,且可操作性也不強;環境評價內容過于泛泛而談,涉及面廣泛,卻沒有突出關鍵重點;環境評價的結論模糊不清[1]。
2.2 環境評價的業務量較大,環評相關工作的從事人員較少
隨著當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與環境評價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執行力度不斷提升,環境評價方面所需要的工作人員不斷增加,再加上每一位環境影響評價的編制人員工作量巨大,往往同時承接著多個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環境評價的進度,最終造成工程延期。另外,一些環境評價公司為了追求利益及良好的業績,同時承接數個環境評價項目,和建設單位簽訂合同之后,或者拿到首筆經費之后,如果來不及進行評價,就直接將其擱置一旁,放著不做,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環評單位的自身問題[2]。
2.3 環境評價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個科學的管理體制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證環境評價報告編寫工作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只有完善環評公司的管理體系,才能保證環評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然而,當前許多環評企業的管理體制是不夠完善的,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為了減少人力資源上的成本裁減環評人員,原本就稀缺的環評人員更加缺失,而這就使環評工作不能及時完成,最終使合同違約,造成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浪費。
2.4環評報告可行性論證不夠充分
在大部分可研報告中,對項目的建設場地、線路的比較選擇一般都是根據項目的條件、建設經費、經營運輸費用及安全條件等方面進行全面比較選擇。然而,實際情況卻是環境影響的比較分析深度不足,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分析選擇,以及是否符合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土地使用規劃,沒有考慮到項目建設地址是否存在類似于生命敏感脆弱地帶、特殊環境保護地帶及文化古跡保護地帶的影響因素,導致項目的選址不夠科學合理。到了項目的環境評價階段,這些問題才逐漸呈現出來。在環境評價報告的編制階段、環評報告的評估階段及環評審批階段,都需要開展大量的現場實地調研及進行相應的協調分析工作,這部分工作耗費時間較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評價報告的編制進度。而有些項目剛剛進入環境評價階段,由于項目選址不合理,不得不終止項目建設,耗費了大量時間的同時,還造成了財力、人力的損失。
3 環境保護中提升環評報告質量的策略
3.1 壯大環境評價隊伍,加大對環評隊伍的管理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更好地進行環境工程的環評工作,需要提升環評人員的素質,按照工作效率高、服務質量高、自身素質高的三高需求,打造一支優秀環評隊伍。環評管理人員首先要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科學理念,這點對于環評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環評管理階層在承接環評工作時要對其中的環評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這些人員的環評意識、環評理念和專業素質過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環評理念,優質先進的理念能夠為環評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輔助。其次就是需要加大對環評人員的培訓力度,讓其充分了解和掌握國家制定的關于環境質量的制度,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對于環評管理人員而言,管理人員應該學習先進的、具有創新力的管理方法,以此提高管理力度,要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提升對環評人員的管理的力度和精準度。管理者要將公司的實際情況與這些管理制度結合起來,設計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管理模式[3]。
3.2 環評工程師要嚴格按照環境導則及標準編寫環評文件,保證環評報告的質量
不同行業有其獨特的環境特點,為了提升環評報告的質量,環評人員在環評文件的編制過程中要注意不同環境的重點特征。
(1)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方針政策、相應的標準和技術導則,并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先進工業,管理層人員要加強監督,搞好環評服務,環境部門需要更新和升級相應環境保護技術,落實環境污染預防工作。
(2)環境的實際情況、環境保護目標、環境污染源及相應資料收集要全面。對于項目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產污環節要清晰明確,對于水平衡和污染物平衡的認識要正確。
(3)污染物的排放區要達到相關污染控制標準的要求,且符合區域污染物總量的控制要求,不能破壞環境原本的生態平衡和狀態,標準使用要正確。對于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區域的總體劃分和規劃要有一個系統的掌控,分析要全面。要采用最新的技術資料進行環評報告的編制。最后就是要按照相關技術導則進行編制,環境影響預測深度及環評等級都要符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和當地的環境特征。
(4)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一定要可行可靠,對于相關工程的依托關系要十分明確,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影響要清晰和明了。對于環評文件編制的內容和格式也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不能因為費時費力就避重就輕,最終出現因為質量問題發生反復修改的情況。
4 結語
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的難題,現代工業的發展及人類的肆意破壞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環境污染。正因如此,環境影響評價的影響力及適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只有用長遠的目標來實現環評的管理及環評報告的編制,才能全面提升環評質量,讓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成為一個規范性依據,實現對建設項目科學合理的指引。
【參考文獻】
[1]郝建亮.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工程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51):172-173.
[2]李鍵佳.淺談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工程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7):222-223.
[3]陳間清.試析我國環境工程影響評價中公眾的參與研究的體現[J].建材與裝飾,2016(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