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玉華


一、問題分析
部編教材小學語文從二年級開始編排了寫話的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中提出二年級的寫話重點是“激發學生書面表達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寫話能力。”為了保護孩子的表達積極性,教科書設計的話題非常接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與學生的經驗世界緊密聯系,比如上冊寫話的話題中寫玩具,下冊的寫話話題寫自己的好朋友。孩子們都非常樂意甚至爭著搶著想說自己的喜歡的話題。但是在教學的課堂上,老師會關注到學生雖然愛說卻不知道如何有順序有條理地表達,例如對人物的觀察,學生會覺得每個同學都不同,但是說的時候又覺得大部分同學相貌都差不多,表達不出好朋友的外貌特點。描述時他們會習慣地用有……這樣的表述,比如她有一個腦袋,有一雙大眼睛等等簡單回答式的表述語。孩子讀了沒有想象力的語言自然也點燃不了他們繼續寫話的欲望。如何能讓學生們表達更有序而生動,覺得有話可說,激起他們的表達信心呢? 另一方面,低年級學生的寫話是要經歷充分地說話再到自由地寫話的過程,一節課的課堂指導和寫話訓練,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嗎?
二、解決思路
寫作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斷和學生重復你必須要去觀察,該怎么去表達,就會寫得好,是沒有意義的,對于形象思維為主導的低年級孩子來說,需要切實展現這件事的快樂和輕松。 為了解決這個小問題,我想嘗試一下借助學生們最喜歡的繪本故事巧妙地與寫話課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們讀得開心,聊得熱烈,寫得積極。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有大膽的想象,足以貼切學生的想象力。它的圖畫富有視覺美感,能恰當的運用色彩特指使學生們熟悉的事物形象變得更鮮明,激發學生的觀察和閱讀的欲望。另外,繪本主題非常豐富,對于人、事、物各方面的描述表現的繪本都應有盡有。只要能挑選合適的繪本結合教學就可以使寫話課堂充滿快樂的味道。這也是符合部編教材對二年級寫話的要求“營造無壓力的寫話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放開膽量,把想說的話都表達出來”。但是,一節寫話課的時間只有四十分鐘,而學生們平時集體看一本繪本故事書就會用上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說話,寫話的指導和練習如何保證在一節課中有效地進行呢?在常規教學中教學效率也是很現實的問題。于是,我想是否可以用繪本為材料制作成繪本微課,結合在寫話課的教學中呢?一節微課的時間是八分鐘以內,講讀一本繪本故事一般也就是五分鐘左右。實踐證明,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是可以實現教學的高效性的。
那么如何利用繪本微課進行寫話課指導?
解決思路
三、教學實施與改進過程
(一)第一次實施
教學過程
1. 教師播放繪本故事微課——《咚咚咚是誰呀!》
(學生們瞪大眼睛,全神貫注地期待著收看故事)
2. 教師引導學生們觀察畫面上的人物有什么特征
(微課圖像制作時呈現了人物的特征的特寫畫面。更好地使學生們圖文結合地關注人物樣子的特點)
3.總結人物特征是可以從人物的相貌、身材、衣著等方面進行觀察和描述
(微課顯示思維導圖,清晰 、簡潔、直觀地梳理了人物樣子的初步描寫方法,增強學生們對主題的學習興趣。)
4.結合教材要求,嘗試運用人物樣子的描述方法,練習描述“我的一位好朋友”。
(自然地描述遷移,為學生打開觀察想象的空間,學生們躍躍欲試,暢所欲言,能依照方法, 有條理地描述。)
5.學生進行寫話,教師巡堂給予書寫的坐姿的提醒,以及行文過程中適當的個別指導。
(充分有效的個別指導,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更能實時給予后進生良好的課堂輔導,以達成寫話基本在課堂完成的高效率。)
采用“5W2H分析法”進行分析如表1。
效果評價
根據孩子們的表達反饋,可以看出,繪本微課故事的情景帶入方式,打開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首先帶給學生們愉悅的表達空間,其次,從學生們喜歡的怪物人物的形象特征描述入手,運用思維的導圖,總結出人物外貌特點描寫方法,也順理成章地得到學生的認同,并且極易得到自我表達時的遷移運用,使學生對說話寫話的觀察與創作更有信心。但是在第一次實施過程中,發現繪本故事中的人物是夸張的怪物外貌描述,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外貌描述是有不同的,比如對人物的外形,五官的描述,不可能說某人的鼻子會噴火,身高有九層樓等。有些學生會在描述真實人物的表達上缺乏相應的合適的表述語句。通過“5W2H”的分析法,發現在“HOW”這個環節可以添加一個環節。加入“練一練”的環節,加入對繪本中的爸爸外貌的觀察,設計一個填空寫話內容,做為寫話的梯度練習。這樣同學們是否會在人物描述上更真實更順暢呢?于是我進行了第二次的教學實施。
(一)第一次實施
教學過程
6.教師播放繪本故事微課——《咚咚咚是誰呀!》
(學生們瞪大眼睛,全神貫注地期待著收看故事)
7.教師引導學生們觀察畫面上的人物有什么特征
(微課圖像制作時呈現了人物的特征的特寫畫面。更好地使學生們圖文結合地關注人物樣子的特點)
8.總結人物特征是可以從人物的相貌、身材、衣著等方面進行觀察和描述。
(微課顯示思維導圖,清晰 、簡潔、直觀地梳理了人物樣子的初步描寫方法,增強學生們對主題的學習興趣。)
9.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指導觀察繪本故事中心人物——爸爸的外貌特點,用填空的方式練習有條理地用一段話描述爸爸的樣子。
(梯度練習,結合繪本中的人物進行統一的觀察指導,練習對人物外貌細致的觀察以及想象描述指導。)
10.結合教材要求,嘗試運用人物樣子的描述方法,練習描述“我的一位好朋友”。
(自然地描述遷移,為學生打開觀察想象的空間,學生們躍躍欲試,暢所欲言,能依照方法, 有條理地描述。)
11.學生進行寫話,教師巡堂給予書寫的坐姿的提醒,以及行文過程中適當的個別指導。
(充分有效的個別指導,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更能實時給予后進生良好的課堂輔導,以達成寫話基本在課堂完成的高效率。)
第二次的實施,讓我們發現發言的學生多了,學生對人物的觀察更細致,能夠運用恰當的語句描述自己的好朋友,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笑聲不斷。說話的流暢帶來了寫話的思如泉涌。充分的主題式觀察描寫使大多數學生在課內完成寫話任務,本次寫話課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反思與改進
利用繪本微課參與小學二年級的寫話的訓練是一次新嘗試,在這次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是值得高興的事。新版部編教材雖然已經在教材編寫內容和版面安排上增添了許多有趣的主題吸引學生 讀寫的興趣。但是如何活用教材使學生學得有意思還是得靠教師充分利用、開發相關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更活躍有效,讓學生樂學愛學,提高寫話的能力。繪本微課在寫話教學中的運用確實是高效又吸引學生興趣的一個新的教學手段。微課也適合學生們課后回家復習和對于后進生進行重復練習和自學提高是很有用的。如本課教學后,老師也將微課上傳到班級網上,供課堂上未完成寫話的同學繼續在家寫話,優秀的學生還可以對照自行修改再創作,提升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不過實施繪本微課教學,對于教師課前挑選合適的繪本以及制作微課的技術是頗有挑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