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愛紅

經過多年小學Scratch趣味編程社團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可知,翻轉課堂的教學分為課內翻轉、課外翻轉。由于小學生所處年齡段大約在6-13歲,心理發展水平處于低級認知階段,自控能力較差,課外翻轉對于他們來說較難控制。課內翻轉教學是小學階段翻轉課堂實施的主要陣地。在線學習(E-Learning 2.0)是翻轉課堂應用最多的自主學習形式。
線上學習是混合學習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傳統的在線學習是指通過計算機互聯網,或是通過手機無線網絡,在一個網絡虛擬教室與教室進行網絡授課、學習的方式。目前,網上有完善的專題學習網站如編程貓學(https://edu.codemao.cn/)、MLab魔法編程實驗室(http://kids.xthinking.net/web/index),這樣的學習平臺可以智能地將一個云題庫與平臺對接,根據你的學習需要去完成你的學習目標。例如,學生可以在線學習與自己學習同步的課程體系,然后同步作答題目,作答完成后由系統智能呈現解題過程,輔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線上學習本身是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而產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習可根據學生自身需要靈活、自由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可控性恰恰和自由、靈活是相反的概念,體現了對學習行為的一種人為、強制性的干涉。在強調線上學習的同時又強調適度可控,并不矛盾。
翻轉課堂在線學習(E-Learning 2.0)的可控性不同于企業生產流程的可控性,指的是對學生在線學習內容、時間、工具等的有效監督和監管。可控性的內涵有學習工具可控、學習時間可控、學習內容可控。學生線上學習可以通過這三方面的有效管理達到學習預期。
學習工具可控是指可以通過發動學生家長捐贈舊的智能手機,要求:手機不分品牌,必須是智能手機、可以聯網,有一定的存儲空間能夠下載學習APP并安裝正常運行。學校設手機保管箱,集中管理、集中充電的方式,解決翻轉課堂實施中學校硬件(工具)配套不齊全,學生學習工具(手機、平板電腦)使用不規范的問題。
學習時間可控是指教師提前設計Scratch趣味編程本周期的學習計劃,嚴格按學習計劃發布每個時間段的學習章節。有效跟家長溝通爭取家長配合確保跟教師發布的學習時間同步,學校學習時間之外學生能夠把家庭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在家主動有效學習。
學習內容可控是指教師按學習計劃在在線學習平臺www.umu.cn發布不同主題的學習內容,制作學習短視頻,教師通過平臺分發作業、批改作業。學生在平臺上在線完成作業、發布作業,提交作業,教師批改。
一、通過QQ群簽到功能監管
建立Scratch趣味編程社團QQ群,學員每天在線學習時先在社團群里簽到。簽到要求上傳學習圖片,設置學習地點。以確保每個學員能每天維持一定的線上學習時間和有相對固定的學習地點。
二、應用微信APP實現翻轉課堂的監管
由于手機移動設備的普及,為微信APP翻轉課堂教學法的落實提供了基礎,學生通過微信APP獲取在線學習資源,在針對性學習中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并能及時跟教師、同學互動。教師組織豐富的課堂活動,能實現在線課堂資源應用優勢最大化,在課堂活動形式選擇上,應主要考慮項目挑選和問題設計等,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合理利用在線視頻資源,有利于提升學生能力并加深其知識理解。可以采取接龍的形式落實學習內容的發布、閱讀情況。
三、利用“曉黑板”家校互動平臺加強監管
教師下載曉黑板APP,創建自己的班級;家長下載安裝曉黑板APP,用手機號登錄后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所屬的班級。為了杜絕學習內容失控,教師利用曉黑板向家長發送即時學習內容消息,借助專題學習網站,對照學習內容提煉學習目標、設計課程學習任務。系統會自動反饋每位家長是否收到信息;開通討論和調查功能,考慮到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要即時與之溝通,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想法;教師要善于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學習方案,教師以較強的主導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保駕護航。
四、編制可控性量表,量化評估
借鑒企業培訓可控性量表編制方法,編制在線學習可控性量表(見表1)。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量化評估。將數據輸入到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學習行為是學習者在在線課堂學習過程中所做的動作,是學習自主性的直接體現,是完成知識建構的必然過程。學習行為的主體是學習者,客體是課程活動,主要有兩個特征。其一,多樣性;學習者行為有視頻學習、社會交互參與、單元測試、學習總結、完成作業等多種類型。其二,主動性;根據學習行為的頻率不同,可將學習行為分為主動參與、一般參與、極少參與、旁觀四個維度。學習效果與學習行為直接相關,在剔除智力的影響因素外,學習的頻率、參與度與學習者學習效果呈顯著正相關。學習行為是學習自主性的直接表現,編制可控性量表,對學習者量化研究,可以幫助學習者發現學習行為中的偏差及時糾正,提高學習者自主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五、班級規模最優化
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個性、自主學習是其顯著特點,教師指導要求有針對性,能夠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特點,一對一高效引導,班級實體的規模不易過大,一般15-20人,5人一組,全班3-4個小組最宜。線上班級以線下班級為基礎,互為補充。借助編程貓在線學院打造以興趣牽引為驅動的網絡社團,傳統的學校教育中,主要依據班級授課完成教學目標,達到育人目的,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將班級授課向在線學習平臺遷移,有效實現線上線下聯通,在課內、課外翻轉之后,對個別未達到學習目標的學生開展個別化輔導。在E-Learning混合式學習中,學生使用在線和面對面學習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個性化學習,實現規定的目標,并與現實或虛擬的輔導員經常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