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恒秀

【摘 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心腦血管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80例的心腦血管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分成各為4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予以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并發癥發生率7.50%低于對照組的27.50%(P<0.05)。結論:予以心腦血管病變患者優質護理服務,可在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予以防范,推廣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優質護理;心腦血管病變;滿意度;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47-01 ?心腦血管病變是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病情危急,發展快,致死致殘率比較高,疾病發展過程中可同時伴隨多種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工作者對心腦血管病變患者多采用對癥治療措施,針對性不足,患者配合度有限。為此需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以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癥。優質護理服務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形成的綜合性護理方式,它以患者為中心,在提高護理水平與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院以部分心腦血管病變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優質護理服務法價值進行如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對象為80例心腦血管病變患者,研究時間在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將這80例患者按照抽簽法分成各為4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42-85歲,平均(61.32±2.54)歲,病程6-25個月,平均(14.72±1.68)個月;觀察組男女各20例,年齡和病程為40-82歲和5-27個月,均值(61.27±2.58)歲和(14.66±1.72)個月。組間基線數據無差異(P>0.05),可予以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由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疾病類型采取對應的護理服務,及時處理解決異常情況,做好各項常規檢查。予以觀察組患者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為:
1.2.1 知識講解 心腦血管病變類型不同,具體癥狀表現也存在明顯差別,需要護理人員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疾病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幫助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疾病,在護理治療工作中高度配合,充分發揮護理服務的臨床應用價值。
1.2.2 心理疏導 心腦血管病變患者遭受疾病本身折磨的同時,同樣會產生心理層面的壓力。因此護理人員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在護患雙方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疏導干預,以緩解或消除負面情緒,堅定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念。
1.2.3 飲食調整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科學規范的飲食方案,確保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適當增加膳食纖維在一日三餐中的比例,嚴格控制脂肪、糖分和鹽分的攝入量。
1.3 觀察指標
1.3.1 兩組滿意度比較情況 采用院內自制問卷進行兩組患者滿意度判定,分值在0-100分之間,不滿意、基本滿意和非常滿意得分范圍依次為0-59分、60-90分和91-100分,滿意度=1-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越滿意。
1.3.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比較兩組腦出血、心力衰竭和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在軟件SPSS 22.0中錄入心血管病變患者研究數據,經百分數(%)和x2表示檢驗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P值在0.05以內提示數據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和觀察組滿意度間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結果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見下表2。
3 討論
心腦血管病變是對心血管病變和腦血管病變的總稱,多由血液粘稠、動脈粥樣氧化、高脂血癥和高血壓所致,對現代人尤其是50歲以上中老年群體健康狀況有著嚴重影響,即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也無法完全自理[2]。近些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明顯提升,對傳統的醫療服務和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逐漸取代了“以疾病為中心”的機械性護理模式,在促進護理工作良性運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優質護理服務強調以患者為工作中心,在加強各項基礎護理的前提下,確保各項護理責任落實到位,進一步體現護理工作的專業性,促進護理服務水平與質量的提升[3]。具體來講,就是要圍繞患者實際需求展開護理服務,努力滿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為患者護理治療期間的安全提供保障,使得患者生理、心理都處于舒適狀態,在此基礎上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本文從知識講解、心理疏導和飲食干預三個方面展開優質護理服務,使得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更加全面,也減少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促進率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上述研究表明,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風險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質護理服務臨床應用價值明顯。
總之,將優質護理服務運用至心腦血管內科,可有效防范并發癥,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京軍, 張艷煒, 張晶, 等. 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與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態性的關系[J].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7, 34(12):2236-2239.
[2] 韓穎穎, 糜躍萍, 蔡波, 等. 2005-2016年南通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趨勢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9, 46(11);2062-2065.
[3] 邵娜. 優質護理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服務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 醫學信息, 2018, 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