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新



【摘 要】 為避免遠洋船員因心理健康原因導致生產事故,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對船員基本情況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對問卷所獲取資料分析結果是:問卷樣本與我國船員情況基本相符,取樣結果較為理想;船員心理出現軀體化癥狀的比例為54.25%,呈現人際關系敏感癥狀的比例為28.76%,呈現抑郁癥狀的比例為38.56%,呈現偏執癥狀的為20.92%;隨著工齡的增長,船員心理健康狀況會改善。根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船員心理變化特點提出短期應對方法和長期預防措施。
【關鍵詞】 遠洋船員;心理健康;航行安全
0 引 言
人為因素是導致海上事故的主要原因,船員不健康的心理對船舶航行安全帶來嚴重影響,船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業內高度關注。[1] 由于船員心理健康狀況是隨著工作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船員工作環境變得更加惡劣,船員也面臨更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船員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進而引起船舶事故或船上極端事件的發生。在此期間,尋找相應對策以疏解船員心理問題,保證船舶航行安全顯得尤為必要。
1 研究方法和數據分析
1.1 研究方法
船員心理狀況調查采用問卷方式,問卷表分國際通用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船員基本信息兩部分。SCL-90部分共90個問題,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個因子;船員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年齡、工齡、職務等。
問卷調查于2019年6月開展,以上海地區航運企業遠洋船員為問卷調查對象,以現場發放問卷與問卷星二維碼推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回收問卷306份。
1.2 數據分析
遞交調查問卷的306位船員皆為男性,是500總噸以上無限航區船舶甲板部高級船員或實習生,船員的基本信息見表1。
由表1得出參與問卷調查的船員特點如下:(1)年齡方面,人數最多的是30~40歲船員;(2)工齡方面,各工齡段的船員人數基本均衡;(3)職務方面,船長人數最多,大副、二副、三副人數基本均衡;(4)學歷方面,專科學歷人數最多,本科學歷人數次之。在接受問卷調查的船長中,有近半數是已上岸在公司從事管理工作的船長;本科學歷船員中,有1/3的船員是通過夜大或函授等教育形式獲取的本科學歷。這些統計樣本與我國船員情況基本相符,取樣結果較為理想。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2.1 船員總體心理健康現狀
經SCL-90測試,計算其測試結果,經t檢驗,船員樣本與國內常模數值相比,總分、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偏執等5個因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船員群體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常人差,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偏執癥狀較常人高。樣本總體心理健康狀況見表2(計量數據采用均數北曜疾畋硎荊?
從船員樣本各指標高于國內常模的比例(圖1)看,在船員樣本指標中,呈現軀體化癥狀的比例為54.25%,呈現人際關系敏感的比例為28.76%,呈現抑郁癥狀的比例為38.56%,呈現偏執癥狀的比例為20.92%。
2.2 不同工齡船員的心理健康狀況
將船員樣本按工齡5年以下、6~15年和15年以上分為3組,分析不同工齡船員心理問題(表3)發現:工齡5年以下船員軀體化和偏執癥狀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工齡5年以下船員心理健康主要問題為軀體化和偏執;工齡6~15年的船員則出現了較多問題,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和精神病性是心理問題的主要特征;而工齡15年以上的船員主要問題為軀體化和人際關系敏感。這說明隨著工齡的增長,船員心理健康狀況首先趨向變差,但工齡越長,心理健康狀況將隨之有所改善,呈現中間高、兩邊低的狀態。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工齡為6~15年的船員身上,主要表現為抑郁和焦慮。
3 疫情期間心理問題的應對方法及預防措施
3.1 船員心理健康問題短期應對方法
(1)提供便利的通信網絡。船上生活環境相對封閉,信息的不對稱是造成船員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船員會因不了解各國陸上疫情發展情況而出現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狀態。因此,提供便利的通信網絡,可使船員通過視頻、語音和文字等方式與公司、家人和朋友取得聯系,獲取相關信息,緩解焦慮情緒。
(2)及時提供病毒防控知識和物資。船員教育和培訓知識體系中并未包括病毒及其防控的相關知識,因此公司應盡可能快地借助行業的力量向船員提供病毒防護的知識和方法,提供充分的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物資。當船員認識到病毒可防控、掌握防控方法且生活物資無憂時,則心理會恢復平衡。
(3)主動進行心理干預。對船上出現心理問題的船員,公司應迅速獲取專業力量的支持,及時主動與船舶連線進行心理干預。可先由公司管理人員傾聽船員的煩惱和需求,進行初步的診斷和勸解,然后由船員家人與之溝通,待其平復情緒后,可由心理咨詢師介入進行疏導。
(4)采取船員激勵措施。激勵措施可在短時間內增強船員的意志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司可采取提高船員工資或給予疫情期間工作獎金等方式鼓勵船員,也可采用非經濟方式的激勵措施,在合規的前提下給船員提供高一級的船上崗位。
3.2 船員心理健康的長期預防措施
(1)提供常態化船員心理培訓。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船員進行心理知識培訓,培訓主要分兩個方面:①管理級船員獲得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在船工作期間及時發現心理出現問題的船員,在早期采取各種方式進行心理疏導;②教會船員一些自我調整和心理放松的方法,以避免心理問題長時間積累而導致心理問題爆發。
(2)建立船員心理干預機制。職業的高風險性使得船員常有恐懼和擔憂之心。當發生突發事件或出現重大變故時,船員會產生恐懼和擔心、茫然無助、悲傷等極端情緒,無法將精力和心思用到工作中,極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公司應聘請專職或兼職心理咨詢師,通過提供心理咨詢的方式進行心理干預,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
(3)構建良好的企業安全心理文化。將安全心理培養融入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著力打造良好的工作軟環境,創造和諧的氛圍,培養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內聚力和組織認同感。建立船員培訓、團隊訓練、心理訓練和修養一體化的制度。船員公休期間,組織船員進行綜合性的集體活動是減輕船員壓力和疲勞、放松身心、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增強自信心的重要方式。
4 結 語
遠洋船員常年在海上工作,即使在船舶靠泊期間也要忙于裝卸貨工作,往往身心俱疲,極易出現心理問題。作為船長,除自身應主動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外,在船上工作期間也要積極觀察,發現船員有心理問題應盡可能地進行一定的疏導,如無法解決,可及時尋求公司的幫助。作為公司的船員管理人員,應重視船員心理健康管理,將船員心理健康管理納入公司管理體系,建設船員心理健康文化,當船員出現心理問題時,應提高重視程度,第一時間為船員提供幫助,實現船員心理健康和船舶營運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超,霍中艷,艾萬政.船員心理素質對船舶駕駛的影響[J].水運管理,2016(11):1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