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娟
種養區是班級自然角和戶外種植區組合而成的一個活動區,它的創設較大程度地滿足了孩子們親近自然、探究自然的需求。在這里孩子們能獲得豐富的游戲經驗,例如合作、互助、分享等等。在創設這個活動區前教師和孩子也做過調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創設適合本班孩子并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游戲環境。
自然角的創設非常重要。首先,地點選擇??紤]到植物的生長需求,教師選擇了在教室外創設自然角,陽光充足,適宜植物生長。其次,內容選擇。教師和孩子進行了一次自由談話討論活動,在活動中大家商量討論,一起決定想要種什么或養什么。有孩子說:“我們家奶奶種了小白菜,現在都長了小苗苗了,我也想種?!庇泻⒆诱f:“我想要養小兔子,小兔子很可愛?!边€有孩子說:“小兔子太大了,自然角放不下,小蝌蚪小一點。”教師通過與孩子們的對話,決定選擇他們熟悉的動植物,貼近生活。最后,分工合作。教師準備自然角的架子和工具,孩子們負責收集種子,尋找小蝌蚪、小蝸牛等小動物。當這些材料準備齊全后就開始實踐操作。
在這個創設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由的,自由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是自主的,自主選擇想要種養的內容。在這種自由、自主的環境中,孩子們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觀察和比較自然環境中物體的奧秘,并能大膽探索,自主學習能力顯著提高。
為了更好地培養幼兒對種養區的興趣,提高它的吸引力,教師應當重視活動區創設的開放性。那創設環境時要如何體現開放性呢?筆者覺得孩子們活動的空間要開放,材料要開放,師幼之間的人際關系也要平等、開放。
例如種植園的創設,由于種植園在戶外,和自然角相比地域面積相對寬敞,因此創設的活動環境也會更加復雜。創設前教師針對如何創設這個區提出了一些開放的問題。例如,種植園哪塊地種蔬菜好,種植園的工具要哪些等。針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都有自己想法,有孩子說:“種植園離我們教室遠,要種一些時間長的菜?!庇泻⒆诱f:“種植園要做牌子,不然要忘記哪一塊地是我們的。”還有的說:“種植園大,我們要找些大工具來照顧?!贬槍⒆觽兊南敕ń處熖峁┝?~3種蔬菜品種,還新添了一些中型的種植整理工具,讓孩子們自主選擇種什么。例如孩子們選擇了兩塊地,分別在這兩塊地種相同的東西,比較哪一塊收獲果實多。種植工具也都放在孩子們能夠拿到的地方,讓他們給植物澆水、除草,了解更多關于該植物的生長特征。
例如自然角的創設。在平日里教師會和孩子們進行談話活動,例如自然角的動植物要怎么照顧,需要為它們做什么?通過一些交流討論了解孩子們對于自然角動植物的生活經驗,以及對于自然角的興趣是否因為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在一次談話活動中有個孩子談到家里在養蠶寶寶,其他孩子聽了很感興趣,也很想去了解蠶寶寶。為此教師和幼兒在自然角鄰近的科探區開辟一個飼養角,專門飼養孩子們帶來的小動物。孩子們在這里和蠶寶寶親密接觸,有的會摸摸它,和它說悄悄話,有的會將蠶寶寶放在手心,觀察它的蠕動。隨著蠶寶寶一天天長大,蠶寶寶有了許多變化,它變胖了、變色了。孩子們很好奇這一現象,提出了許多的問題。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孩子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孩子們觀察思考的能力顯著提高。
陳鶴琴先生說過,“用兒童的雙手和思想布置的環境,會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環境中的事物,也會使他們更加愛護環境?!倍F在的活動區環境,孩子自己參與布置得比較少。教師的創意想法,更多是大人在說、在做、在辛苦。雖然成人的創作很美,但它是成人的審美,在孩子們的眼里未必是漂亮的,因此環境設計與布置應該要孩子來參與。
例如種植園的創設。在創設前教師和孩子一起去戶外參觀、討論,最后決定種什么,大家就分配到個人或者小組,讓孩子們有一定的責任意識。例如,前段時間種植蘿卜,孩子們選擇兩種蘿卜種子,分別是紅蘿卜和白蘿卜。接著大家一起選擇種的地,在選地環節孩子們產生了分歧和思考。有的說:“這塊地比較大,蘿卜會長很大的。”有的說:“這塊地太陽照得好?!边€有的說:“這塊地離水近,方便澆水?!庇谑墙處熀秃⒆舆M行了分組,紅蘿卜一組,白蘿卜一組,最后進行撒種種植。
在蘿卜的種植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討論、比較、分析蘿卜該怎么種,該種哪里等問題,一系列的思考是孩子們自己參與的,教師只是輔助者,為孩子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在這個種植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能力顯著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