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婷娥

口語交際訓練生活化,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訓練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語文教師要把這一任務和平時的教學結合起來,構建口語交際訓練的課堂模式。
要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讓學生多說話。每天上課時,我都利用上課前三分鐘時間,讓學生口述自己的見聞,目的是訓練學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選擇最有意義的部分加以梳理,然后講給同學們聽。這個活動主要訓練的是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等多種能力,是各種能力的綜合訓練。這個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到發(fā)言的時候沒有素材可講,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為了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我沒有固定每天發(fā)言的學生,而是隨機點名,這樣學生不知道該由誰發(fā)言,大家都得準備,這就達到了全體訓練、共同提高的目的。
學生要想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就得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學生的生活尤其是小學生的生活幾乎就是在學校和家庭的兩點一線進行。為了更好地讓他們積累素材,我在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時候,每天會要布置一道生活日記,要求學生所寫的內容就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如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幫媽媽做飯、洗衣服,幫爸爸干一些體力活等等。當自己把在家所做的事經(jīng)過整理寫出來以后,就是很好的演講素材了。學生要注意不能把所做的事寫成流水賬,要學會捕捉和篩選信息,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寫出來是大不一樣的,原因就是每個人處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是有差別的。教師要教會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抓重點,怎樣突出中心,哪些事需要略寫,哪些事需要詳寫,對于事物,一般要抓住幾個方面去寫。學生學會了寫人敘事的方法后,再加強平時的觀察,捕捉有用的信息,就能寫出生動有趣的文章。經(jīng)過自己仔細觀察、篩選、提煉、整合而寫成的文章,作為課前演講的素材,一定會得到全班學生的認可。
語文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方面,就要改變以前只學習知識、不重視能力的狀況。教師每節(jié)課的設計要在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時使用多種方法提升學生能力,尤其是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如編課本劇,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提升學生能力的方法。在上五年級《小小推銷員》這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分小組扮演角色表演,然后各個小組展示,最后評出等次。學生對這種教學活動特別感興趣,他們積極參與,設置小小推銷員的生活環(huán)境,面對每一位不同的顧客,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和語氣去做推銷,對自己的商品如何解說,所有這些設計過程,一直到具體推銷的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每一位學生好好把控。結果在全班展示的時候,還真的像模像樣。每個小組推薦上去的人選都模仿街上那些推銷員的樣子,腔調非常逼真。“降價了,降價了,以前十塊的現(xiàn)在只賣三塊錢。”“由于店面裝修,存貨大甩賣,十元一件,任你挑任你選。”學生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都積極投入進去了。學生推銷時候說的那些話,是學生經(jīng)過深思熟慮、反復思考的,這樣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閱讀能積累說話素材,教師要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除課堂閱讀外,每一位教師都要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上下功夫,要通過激發(fā)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推薦閱讀書目等一系列有利于閱讀的方法,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積累他們說話的素材,最終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可以每周騰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匯報自己的閱讀心得。匯報閱讀心得就是一次很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這項活動一方面能督促學生多讀書,積累知識,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另一方面使學生在口語交際時候“有米下鍋”。這樣的活動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很有幫助,這樣,學生就會把多余的時間用在課外閱讀上,使他們的口語交際生活化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