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韜
他站在那個布滿設備的瞭望站,大屏幕上是一派美麗的景象——藍天碧草之下,孩子們放著風箏,玩耍著,溪水從草地上流過,似乎還有幾條小魚。但他馬上又關掉了畫面,把“視界”轉向了另外一個星球——冰山綿延萬里,凍土遍布表面。他輕輕地嘆了口氣,思緒翻滾……
五年前
“我在這里宣布,解凍地球計劃正式啟動。”臺上,聯合國秘書長發表了自己的講話。
臺下的科學家帶著一絲憤怒與輕蔑:“這個計劃定然行不通,整個計劃中,我們不單要受到技術制約,還有道德的限制……”
聯合國秘書長沒有理會臺下科學家的目光,繼續發表演說:“地球是我們的家,也是唯一的家。隨著近年來宇宙工業的飛速發展,環境也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說到此處,秘書長輕咳了一聲,眼神掃過臺下科學家的目光,接著說:“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引發的氣候極端變化是我們主要的敵人,相信在頂尖科學家的帶領下,人類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解凍計劃”第三年
火星基地才剛剛建成,他就要求把人類最新研究的科技成果擺在這里,為了能讓這些技術更好地運用于研究大型能量收集器與“視界”超高精密度射電望遠鏡。
人類動用全部力量潛心研究了3年,理論難關已被攻破,難的是技術與實踐啊。想要有足夠解凍地球的能量,必須要從多方面來吸收能量,而解凍地球至少需要20次方焦耳的能量,就算大型能量收集器建成,也得不間斷地收集10萬年才行。他苦笑了一聲,10萬年,也許地球能經歷漫漫嚴寒而再度煥發生機,但人類能等到那一天嗎?頓時,他好像失去了希望,癱坐在椅子上……
“解凍計劃”第五年
“轟轟轟”三聲巨響吵醒了他,他第一反應就是,火星基地出事了!這是最高級別的警報,除非基地毀滅或者嚴重事故才會觸發,他連想都沒想就立即沖進了中心。“視界”接收到了超強的外太空輻射,唯一的可能是外太空有超新星的爆發,難道地球有救了嗎?他緊盯著全息投影的屏幕。
其他人也迅速趕來。“現在必須啟動能量收集器!”他命令道,“光受到各行星引力影響,會沿著曲線傳播,但受到影響很小,粗略計算一下,我們只有60秒的時間。”
“但……但這是能量收集器的第一次運行,要是失敗了……”有人擔憂地說。
“人類沒有機會再等了。”他目光堅定地回答道。
幾乎是同一時間,能量收集器啟動了,他感應到了強烈的震動從四面八方涌來,這是成功的信號。但還沒等人們為之慶祝,警報又響起來了,還是那樣緊湊的三聲。隨后,火星基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這一切都在轉瞬之間,人腦都還沒來得及處理。他嘆了一口氣,踏著沉重的腳步再次走進了瞭望站,地球的最后一片凈土也被冰山侵占了。背后的太陽正在慢慢沉下去,多希望明天還有太陽啊!多希望當初不破壞環境啊!
明天,只要還有明天……
(指導教師? 繆巧娜)
【評點】
這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科幻作文,所創設的情境大有劉慈欣在《流浪地球》中所營造的意味。習作講述了由于人類宇宙工業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受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極端氣候的影響,地球被冰封,亟待解凍拯救。文章以小標題的形式行文,以時間為線索,將“解凍計劃”的來龍去脈敘述得簡潔明了。結尾采用留白手法,引發讀者揣想地球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