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

改善董事會的多樣性,將給董事會帶來生機與活力,進而有助于推動長期價值創造。騰訊是一個鮮活的案例。為了更好地了解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邏輯,以及如何攜手上市企業優化可持續發展動能,《董事會》雜志對本文第一作者、英國著名養老基金管理人FEDERATED HERMES的董事周尚頤(Christine Chow)博士進行了“云訪談”。周尚頤博士也是Hermes EOS的領導人,她對全球大型公司涉及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可持續發展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與前瞻洞察。
《董事會》:就您的觀察與理解,對中國大型上市公司而言,改善董事會的多樣性,為何有助于推動長期價值創造?
周尚頤:我們為什么要關注多樣性?十有八九,機構投資者的第一個問題是,它是否會對業績產生影響。許多研究者試圖研究多樣性與績效之間的關系。例如,麥肯錫(McKinsey)24頁的《多元化問題研究》(2015年)涵蓋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的366家上市公司。根據息稅前利潤(EBIT)的測算結果,種族和種族多樣性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公司的財務回報率高于各自國家行業中值的可能性高出35%,而性別多樣性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公司的財務回報率更高達15%。

婦女在公司董事會和董事會中的代表性
研究顯示,在英國,性別差異每增加10%,息稅前利潤就上升3.5%。以上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利用來自34個歐洲國家440萬家公司的數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高級職位的性別差異與公司績效:來自歐洲的證據》(2016)報告顯示,女性擔任高級職位的公司擁有更高的資產回報率(ROA)。這意味著,在高級管理層或董事會中,用一名女性取代一名男性,其資產回報率(ROA)高出8至13個基點。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在其270頁的論文《董事會多樣性對公司績效很重要》(Is Board Diversity for company Performance)和董事會獨立性(Board Independence)(2012年)中發現,性別和種族與托賓(Tobin)Q1定義的公司價值更高呈正相關。
麥肯錫(McKinsey)的一項進一步研究顯示,盡管中國女性在執行委員會中的比例較高,但其董事會代表性較低。因此,我們在與中國公司合作時的重點一直是提高董事會整體多元化,特別是性別多元化。
《董事會》:公司領導層的多樣性、包容性,有助于更好地凝聚力量、科學決策,進而推動組織獲得可持續的高績效。
周尚頤:是的。董事會應確保其成員具有強大而多樣的技能、經驗、觀點和心理屬性,及具有知識的獨立性和性格的力量,以挑戰、建議和支持高管管理團隊。董事的技能必須反映出公司的戰略重點,董事個人負責不斷學習和發展。
真正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提高了董事會辯論與決策的質量,因此董事會應尋求最廣泛意義上的多樣性。我們鼓勵董事會監測關鍵指標,以評估公司文化如何具有包容性,并與其戰略和宗旨保持一致。
《董事會》:如何有效評估、權衡董事多樣性,使之能夠匹配董事會、經理層的實際需求??
周尚頤:我們對董事會的多樣性進行評估,以確保領導團隊擁有合適的人才組合。那么我們如何評價董事會的能力?首先,我們通過將董事會的技能分為“硬件”和“軟件”來評估其質量。
其中,“硬件”包括董事會的規模、董事會會議的頻率以及設立的委員會。不僅如此,特定角色的存在,例如高級獨立董事和董事會秘書,以及根據可衡量特征的董事會多樣性,也構成了董事會的“硬件”。
“軟件”方面則可以捕捉諸如董事會動態和文化、董事會董事如何與首席執行官和更廣泛的員工互動,以及董事會思想的多樣性等方面。行為和心理方面是“軟件”的關鍵組成部分。獨立性,雖然通常通過任期和以前的關系來評估,但它是一種主觀判斷,換句話說,就獨立董事履行其職責的能力而言,屬于“軟件”范疇。
對董事會的科學評價必須基于其“硬件”與“軟件”的基礎之上。測試評估其功能的方法,與電子設備進行定期測試和改進的方式相同。
人格類型和心理特征的多樣性仍然是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問題。董事會多元化評估方面,涉及投資者和董事會董事本人。當我們與公司接觸時,通常通過與高管以及非高管董事的會議相結合的方式,我們會評估他們在特定議題上的互動方式,這些議題能讓我們對董事會動態和董事會文化有深刻的見解。
《董事會》:騰訊公司女性董事近一年來的履職,對改善董事會多樣性、進而為公司文化注入新動力等方面,效果如何??
周尚頤: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需要更長一些的時間觀察與評估。現在顯然還太早。正如我們發布的《有效董事會指導原則》白皮書所強調的那樣,我們支持香港30%俱樂部行動,到2020年將公司董事會中女性董事的比例提高到20%;同時努力實現30%的長期目標。除了董事會中的性別多樣性外,我們還希望企業能夠闡明其如何發展女性人才的高管隊伍,披露相關關鍵業績指標(KPI),并設定支持兩性平等的有時限的目標。
《董事會》:從前期約見、致函,到股東大會前建設性溝通,表決后分享等,有哪些實踐原則有助于機構參與治理的行動有效?
周尚頤:投資者應為所有公司會議做好充分準備,以使參與具有建設性和成功性。這包括:
1.對投資者的期望保持開放和誠實。因此,我們發布了許多投資者預期文件,如全球塑料挑戰和人工智能和數據治理;
2.了解公司面臨的關鍵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挑戰;
3.了解其股東構成、主要市場動態和增長機會;
4.如有積極變革的建議,應提供支持性證據、研究資料及相關良好實踐范例,供公司參考。
(本刊編輯徐慧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