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澤

8月11日晚,小米董事長雷軍發表公開演講,講述創業故事,包括新款產品發布,歷時175分鐘,接近3個小時。其演講的主題是:一往無前,致敬過去、現在、未來每一位不懼考驗,選擇“向前”的人。十年一劍,比上不足的小米其實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道阻且長,面向未來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8月9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小米集團排名第422位;這是2019年首次上榜后,這家位列全球智能手機五大制造商之一的企業再次上榜,較去年468位大幅提升了46位。
2019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總收入突破2000億,達到人民幣2058億元,同比增長17.7%;經調整后凈利潤人民幣115億元,同比增長34.8%。境外市場收入突破百億美元,達到人民幣912億元,進入全球90多個國家和市場,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總收入人民幣565億元,同比增長27.1%,是小米集團2019年營收最高的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人民幣23億元,同比增長26.5%。
回顧過往10年,小米與志同道合的創業者一起,改變了不少行業,同時成就了不少創業者。小米生態模式帶動了100多個行業的變革,成就了一大批創業者。從普通打工仔到身價77億,80后小伙子昌敬,從一家大公司跳槽出來,得益于小米生態鏈,只用了5年時間,他創辦的石頭科技就成為了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領導者,今年2月成功在科創板上市。
當然,小米也有乏困、雷軍也有頭腦膨脹的時候,最讓他難以釋懷的是與董明珠打賭。
在2013中國年度經濟人物揭曉盛典上,節目組導演特意安排了一幕即興“游戲”,同為獲獎者,雷軍PK董明珠,一個是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一個是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是互聯網科技企業掌門人,一個是傳統工業企業領導者。兩人當眾設下“賭局”,雷軍表示5年內如果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愿董明珠賠自己1元,董明珠則表示,如果被擊敗,愿意賠10億。直到最近,雷軍才想明白:那個時候我們,信心爆棚,的確膨脹了。很快,小米就遭遇了非常多成長的煩惱。
2015年底,小米前期超高速成長,掩蓋了非常多的成長中問題,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2016年,小米手機銷售跌入低谷。
但是,與蘋果雖有差距,十歲的少年依舊取得互聯網制造業不錯的成績。
如果從“后視鏡”回看來時之路,小米主要做對了哪幾件事?
敢冒風險,抓住一次次機遇。2011年,小米為了搞定屏幕供應商,幾經周折,與世界屏幕巨頭夏普聯系上,并定于當年3月26日在夏普總部見面溝通,可是就在約定日期快要臨近的前半個月,即3月11日,日本地震,核電廠泄漏,全世界風聲鶴唳。去,還是不去?上了飛機,雷軍一行才發現整個機艙都只有他們三個人。到了夏普,整個大樓空空蕩蕩的,只有他們這一批訪客。就這樣,小米的誠意打動了夏普,夏普成為小米屏幕的頂級供應商。
堅持創新,占據行業制高點。無論是“互聯網+軟件+硬件”的“鐵人三項”,還是“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七字訣,抑或追求最高性價比,都充分體現小米的創新精神。
恪守質量,米粉越來越多,從而推動小米在手機市場競爭中越走越遠。為了堅持質量,當年海爾公司的張瑞敏砸了幾臺不合質量規格的冰箱,引起輿情沸騰。而雷軍是為了實現“紅米計劃”,優選國內產業鏈,做國民手機,當時的國內產業鏈還不成熟,小米做的第一代產品,雷軍非常不滿意,決定推倒重來,就這樣,一下子4000萬的研發費用成了打水漂。后來正式發布的第一代紅米,熱度遠超過想象,賣了4460萬臺。
互聯網是21世紀世界經濟新技術浪潮的先鋒,“互聯網+”已成排山倒海之勢,銳不可當,大到市場巨頭,小到商業作坊,眼下沒有哪個傳統行業不對其敬畏有加,以互聯網思維反思行業構建,其中以互聯網為主要依托的智能制造將是未來實體經濟的新生和出路。
小米成功地把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嫁接起來,以互聯網的方法論,堅持用互聯網賦能制造業。面對外部機遇與挑戰,在繼續和代工廠真誠合作的基礎上,小米會深度參與制造業。據悉,公司已經自研大量高端裝備,并已設計完成了全自動化的高端手機生產線。其產業基金已投資了超過70家半導體和智能制造的公司。
面向下一個十年,小米路在何方?雷軍稱,策略共有三條,一是拿出重新創業的熱情;二是瞄準“互聯網+制造”戰略;三是穩打穩扎,不要冒進。
十歲少年有靈氣志向、有過人成績,也曾頑皮莽撞,外界對其領軍人物雷軍的看法也是見仁見智、褒貶不一。不過這不代表未來,最終還憑企業家實績、憑對社會的貢獻而論。
賽道既定,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