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拓進取,一方面通過加強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以制度優勢讓新時代的發展更有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彰顯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中國社會偉大革命,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并通過科學統籌“兩個大局”,堅決打贏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在每個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和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這場疫情防控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最根本政治保證,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集中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越是危難關頭、關鍵時刻,越能凸顯領導核心作用。正是因為確立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我們黨才有了總攬全局、引航定向的核心,我們黨才能更好凝心聚力匯聚民智,成功應對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因此,要把“兩個維護”作為“國之大者”之首要,作為根本原則和首要任務,從而更好地集全黨全民之力之智,發揮好我們的獨特制度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核心價值理念,并逐步發展成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黨的十九大確立為治黨治國治軍的基本方略。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我們才能緊緊依靠人民不斷創造歷史偉業。新時代我們黨積極順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更穩定工作、更滿意收入、更可靠社會保障、更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居住條件、更優美環境、更豐富精神生活的期盼訴求,不斷完善和創新制度機制,適時調整政策力度導向,廣泛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促進實現共同富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戰貧脫貧奔小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黨。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加強了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數據顯示,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幫助這么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機制,精準發力,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一公里”,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抗疫脫貧“雙戰雙贏”,以此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飛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使七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于很多西方政黨來說,這樣的成就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管是戰疫戰貧決勝小康,還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無不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卓越的執政能力和高超的領導水平,黨的領導制度優勢得以生動體現,黨的治理能力得到充分彰顯,贏得世界的尊重和贊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全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針對中國的應對方案評價道:“中方的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中國已向世界證明,我們的成功經驗為解決一些世界性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是中國的優勢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