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菊,史 超,李蕾蕾,訾 海,包宇光,王彥莉
(1. 中國兵器工業(yè)第五二研究所,山東 煙臺 264003;2. 內(nèi)蒙古北方重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34;3.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
六方氮化硼(h-BN)具有低介電常數(shù)、低介電損耗、低密度、高熔點、高導熱、優(yōu)良的可加工性、優(yōu)良的耐腐蝕和抗氧化性能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1-5]。由于h-BN 陶瓷的優(yōu)異性能,目前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冶金、耐火材料、化工等領域[6-9]。其中,當h-BN 陶瓷作為一種透波材料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時,它經(jīng)常會遭受各種苛刻的工況條件,如振動、循環(huán)載荷、熱沖擊、氧化、腐蝕、磨損和沖擊等[10]。因此,評價h-BN 陶瓷的力學性能[11],特別是在動態(tài)載荷作用下的力學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研究學者針對h-BN 陶瓷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大多數(shù)的研究是關于該陶瓷的制備過程和靜態(tài)力學性能[12-15]。動態(tài)加載是許多結(jié)構(gòu)應用中常見的工況,但其動態(tài)力學的影響因素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評價h-BN 陶瓷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更全面地認識h-BN 陶瓷,本研究將重點研究單軸壓縮下h-BN 陶瓷的動態(tài)行為和破壞機理,為h-BN 陶瓷材料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測試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選用h-BN 粉和無定形硼粉(平均粒徑<3 μm,純度>95%)為原料,反應氣體為高純氮氣。試樣的制備工藝如圖1 所示。在這個過程中,原料h-BN粉與硼粉按85︰15 的質(zhì)量配比稱取,同時添加10 wt.%的Al2O3和Y2O3(Al2O3和Y2O3的質(zhì)量比為2︰3)。復合燒結(jié)助劑放于混料罐中,并同時加入無水乙醇及瑪瑙球,濕法混合24 h 之后在65 °C 下干燥、過篩及造粒,然后模壓成型,并將試樣放入到石墨坩鍋中,在氮氣保護下慢慢升溫至1850 °C后,保溫2 h,反應過程中氮氣為0.5 atm,流量為20 mL/min。當降溫至800 °C 時,關掉爐子,隨爐冷卻至室溫,取出試樣,研磨拋光,待用。

圖1 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制備工藝流程圖Fig.1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reactive sintering h-BN ceramics
采用x 射線衍射(XRD、CuKα)分析h-BN 陶瓷材料的物相組成。采用掃描電鏡(SEM, S-4800)觀察h-BN 陶瓷材料的微觀結(jié)構(gòu)。采用電液伺服萬能試驗機(Instron1251 型)對h-BN 陶瓷樣品進行準靜態(tài)壓縮試驗,其中試樣的尺寸規(guī)格為3 mm×4 mm×40 mm,壓頭的加載速率為0.5 mm/min,跨距為15 mm。采用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桿實驗裝置對h-BN 陶瓷樣品進行動態(tài)(應變率102-104s-1)實驗研究,其中準靜態(tài)、動態(tài)試驗的加載方向與厚度方向平行,樣品尺寸均為Ф8 mm×8 mm。根據(jù)貼在壓桿上電阻應變片所測得的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以及一維應力波理論可得到材料的動態(tài)應力應變曲線[16]。
圖2 是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的X 射線衍射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燒結(jié)體中只有h-BN 相,表明B 粉和N2氣體之間發(fā)生了充分的化學反應。具體的反應方程式如(1)和(2):


圖2 h-BN 陶瓷的XRD 圖譜Fig.2 XRD patterns of h-BN ceramic
圖3 為反應燒結(jié)后樣品的微觀掃描電鏡圖像。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驗制得了直徑為1 μm 的卡片房室結(jié)構(gòu)顆粒。反應燒結(jié)得到的細顆粒能夠起到顆粒增強的作用,以提高氮化硼陶瓷強度。此外,隨著反應的細顆粒增加,氮化硼陶瓷的密度顯著提高,這也會導致強度的提高。同時,本實驗制備的h-BN 的相對密度約為70%。

圖3 h-BN 陶瓷的SEM 圖Fig.3 SEM of h-BN ceramic
圖4 是反應燒結(jié)制備的h-BN 陶瓷在準靜態(tài)載荷下的應力-位移曲線。該應力-位移曲線在整個變形范圍內(nèi)都近似為直線,其中破壞強度為180.86 MPa,破壞位移為0.376 mm。所制備的樣品在準靜態(tài)下呈現(xiàn)脆性斷裂行為,無明顯的屈服現(xiàn)象。

圖4 h-BN 陶瓷在準靜態(tài)載荷下的應力-位移曲線Fig.4 Stress-displacement curves of h-BN ceramic under a quasi-static load
圖5 為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材料在準靜態(tài)壓縮載荷作用下試樣被沖擊破壞后的斷口形貌,其中,圖(a)為宏觀形貌,圖(b)為微觀形貌。從圖中可以看出,復合材料試樣主要發(fā)生了剪切斷裂或縱向劈裂,破壞后呈現(xiàn)出四塊體積較大的碎塊,如圖5(a)所示,包括由剪切破壞后產(chǎn)生的斷裂錐體以及縱向劈裂破壞后形成的薄片。從圖5(b)的微觀斷口形貌可以進一步觀察可知,該陶瓷試樣主要是層片狀與臺階式的解理斷裂破壞,這是由于在緩慢加載過程中,材料的內(nèi)部多處存在不同層面上的裂紋擴展與交匯,從而呈現(xiàn)出如圖所示的形貌。特別是由于陶瓷材料裂紋尖端的鈍化現(xiàn)象,導致其裂紋擴展路徑的不斷變化,而且裂紋在擴展路徑上會出現(xiàn)界面偏轉(zhuǎn),進而通過增加陶瓷材料受力過程中的能量的機制而增韌。

圖5 h-BN 陶瓷的準靜態(tài)壓縮斷裂形貌(a) 宏觀形貌;(b) 微觀形貌Fig.5 Quasi static compression fracture morphology of h-BN ceramic (a) macro morphology (b) micro morphology
圖6 給出了所制備的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在800 s-1的應變率下入射波、反射波及透射波的原始信號。當沖擊桿沖擊入射桿的一端時,會產(chǎn)生一個壓縮應力脈沖,沿入射桿傳向接觸試樣的另一端。在桿和制備好的試件界面之間,入射波的一部分會被反射,同時另一部分會被傳輸?shù)絺鬏敆U上。在反射和透射應變脈沖的持續(xù)時間里,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會發(fā)生多個反射和傳輸,使得應力波被衰減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甚至為零。這也導致反射和透射的應變脈沖時間延遲Δt。

圖6 典型的h-BN 陶瓷在800 s-1 的應變率下的SHPB 測試信號Fig.6 Typical SHPB test signal of h-BN ceramics under the 800 s-1 strain rate
通過計算,可以將圖7 所示的記錄信號轉(zhuǎn)換成應力-應變曲線。圖7(a)為試樣在1000-1600 s-1應變率范圍內(nèi)的真實應力-應變曲線,在不同應變率下均可以看到一個倒“V”型的真應力-應變曲線,同時最大破壞應力隨應變率的不斷提高而上升。在動態(tài)壓縮應力作用時,陶瓷試樣開始顯示彈性變形,沒有發(fā)生明顯的屈服現(xiàn)象,這與準靜態(tài)壓縮實驗現(xiàn)象類似,但是當加載的應力達到試樣的屈服極限后就會開始迅速衰減。h-BN 陶瓷在損傷前表現(xiàn)出的非彈性變形是由于試樣在沖擊載荷下產(chǎn)生的微裂隙造成的,并不是塑性變形,且h-BN 陶瓷表現(xiàn)出與其它脆性材料相似的動態(tài)壓縮行為[17,18],因此,h-BN 陶瓷為彈脆性材料。

圖7 h-BN 陶瓷材料在不同應變率下的動態(tài)壓縮響應(a) 應力-應變曲線;(b) 應變率對破壞強度和應變的影響Fig.7 Dynamic comp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BN ceramics with various strain rates.(a) Stress-strain curves. (b) Effect of strain rate on strength and failure strain
圖7(b)為應變率和破壞強度/應變之間的變化圖。可以看出,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h-BN 陶瓷動態(tài)破壞強度和應變均有所提高。其中當應變率從800 s-1增加至1600 s-1時,破壞強度從163.8 MPa 提高至231.8 MPa;破壞應變從0.47%提高至0.84%。說明它們都是應變率敏感的。這種現(xiàn)象可以歸因于其在壓縮過程中的破壞模式。不同應變率下不同的斷裂模式可能會導致不同的壓縮破壞強度。
圖8 給出了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在不同的應變率下的宏觀沖擊破壞碎片的圖像。可以看出,h-BN陶瓷試樣在不同應變率下的失效模式不同。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陶瓷樣品的破壞程度不斷加劇,碎塊數(shù)量也明顯增加。在較低應變率(800 s-1)下,試樣破碎形成若干較大碎塊,斷裂面大部分是與加載軸向成一定角度的剪切破壞面,同時也有小部分縱向劈裂面;當應變率增加到1200 s-1時,破碎程度進一步加大,能夠獲得較小的碎塊;而當應變速率達到1600 s-1時,試樣發(fā)生粉碎性破壞,而且獲得更微小的碎屑。眾所周知,陶瓷的破壞是由于裂紋的形成和增殖所致。在較低應變率下,該陶瓷將會產(chǎn)生少量裂紋,同時這些裂紋會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繁殖,因此導致較低的破壞應力和較大的破壞碎片。而當該陶瓷在高應變率加載條件下,產(chǎn)生的裂縫將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收更多的能量,最終導致更高的破壞應力和更多的裂縫以及更嚴重的損壞。

圖8 h-BN 陶瓷試樣在不同的應變率下的宏觀沖擊破壞碎片的圖像 (a) ε˙=800 s-1;(b) ε˙=1200 s-1;(c) ε˙=1600 s-1Fig.8 Macroscopic images of impact fracture fragments at various strain rates(a) ε˙=800 s-1, (b) ε˙=1200 s-1, (c) ε˙=1600 s-1
為了進一步探討反應燒結(jié)h-BN 陶瓷在不同的加載速率下的斷裂機制,樣品的沖擊破壞斷口微觀掃描照片如圖9 所示。在一個較低的加載速率下,如圖9(a),試樣表現(xiàn)出主要是沿晶斷裂與少量穿晶斷裂。而在高加載速率下,如圖9(b),可以看到明顯的穿晶斷裂與一小部分的沿晶斷裂。通常,在材料的薄弱處極易發(fā)生裂紋的形成和生長,當加載率相對較低時,有充分的時間在較低強度的區(qū)域進行裂紋的形成和傳播。因此,這一現(xiàn)象使得試樣的微觀顯微結(jié)構(gòu)圖中出現(xiàn)晶間斷裂。在高應變率下,因為用于緩和應力集中的時間特別短暫,所以裂紋難以傳播和偏轉(zhuǎn),這導致試樣的顯微結(jié)構(gòu)圖中出現(xiàn)穿晶斷裂。

圖9 h-BN 陶瓷試樣在不同的應變率下的沖擊破壞斷口的微觀掃描圖 (a) =800 s-1;(b) =1200 s-1;(c) =1600 s-1Fig.9 SEM micrographs of impact fracture fragments at various strain rates(a) =800 s-1, (b) =1200 s-1, (c) ε˙=1600 s-1
采用反應燒結(jié)法制備了h-BN 陶瓷材料,并對其在不同應變速率下的動態(tài)壓縮行為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1) 準靜態(tài)加載下h-BN陶瓷的應力-位移曲線近似為線性關系;
(2) h-BN 陶瓷材料在不同應變速率下的動態(tài)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呈倒“V”型,最大應力隨應變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3) h-BN 陶瓷動態(tài)破壞碎片的宏觀沖擊破壞程度與加載速度密切相關。沖擊碎片的顯微照片也表明,h-BN 在低加載速度下主要表現(xiàn)為沿晶斷裂和少量穿晶斷裂,加載速度非常高時,可以觀察到明顯的穿晶斷裂和少量沿晶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