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CTD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附圖1),近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出現報復性反彈。
分析認為,在前期列舉的多項積極因素持續發酵以及部分新增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看漲情緒迅速升溫,并促使現貨煤價出現報復性反彈。
第一,北方四港的動力煤庫存持續減少。數據顯示(見附圖2),近期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的動力煤庫存保持在4月下旬之后持續減少的態勢,5月14日的庫存降至2160萬t,比5月7日的庫存減少了131萬t,比4月23日近期高點水平大幅減少了702 萬t,并且已經降至2019 年同期水平之下,此前高庫存對港口現貨煤價的負面影響已經消除,其持續、快速下降態勢以及部分優質動力煤資源偏緊的局面開始引發市場對后續港口動力煤可供資源狀況的擔憂。

第二,沿海地區六大發電企業電煤日耗同比增幅放大。數據顯示(見附圖3),近期沿海地區六大發電企業的電煤平均日耗繼續增加至65.3 萬t,比前一周提高了17.7%;不僅繼續高于2019 年同期水平,而且同比增幅達到了17.9%,比前一周提高了11.9 個百分點,呈現加速增長態勢,這一局面對沿海地區動力煤市場的積極影響的程度有所提高。

第三,煤炭船舶運價再度大幅攀升。勞動節過后,國內船舶煤炭運價再度出現快速上漲(見附圖4),中國沿海煤炭運價綜合指數從4 月30 日的528.4 點,一度升至5 月14 日的785.6 點,漲幅達到了48.7%,并創下2020年以來該指數的最高紀錄,隨后小幅回落;其中,秦皇島港至上海港4~5 萬t、至廣州港5~6萬t兩種主力船型的煤炭運價,分別由4月30日的18.4元/t和27.9元/t,上漲至5月14日的31.4 元/t 和41.8 元/t,漲幅分別達到了70.7%和46.2%。鑒于推動航運價格上漲的核心因素來自于對北方港口的動力煤采購需求,從而對近期現貨煤價產生推高作用。

第四,動力煤期貨價格大幅升水點燃現貨市場情緒。期貨市場上,勞動節假期之后動力煤主力合約出現一波強勢上漲行情(見附圖5),9 月份合約(ZC009)的收盤價格從5 月7 日的500.8 元/t 迅速上漲至5月14日的526.4元/t,期貨升水也從勞動節前的20 元/t 左右,快速擴大至40 元/t 左右,良好的動力煤價格預期引導現貨市場的看漲情緒快速升溫。

第五,市場情緒與價格指數相互促動。一方面,隨著現貨煤價觸底回升,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報詢盤的熱度持續增加,部分積極因素的影響力被夸大,貿易企業面對指數發布機構的報價也從“指數-”轉變為“指數+”,而且噸煤加價幅度任性加大,致使各個現貨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現跳漲,在現貨動力煤交易普遍參照指數定價的機制下,其再度作用于交易定價和市場情緒,促使現貨煤價出現報復性反彈;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情緒好轉,賣方捂盤惜售、減量供應、甚至毀約等非常規銷售方式再度出現,人為加劇了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資源的緊張狀況。
沿海煤市企穩好轉,隨著南方氣溫升高,居民及工業用電量顯著提升,下游基建、房地產等行業加快恢復,鋼材及水泥需求增加。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快速攀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市場氣氛明顯轉好。隨著民用電負荷提高,浙能、華能等主力電廠日耗提升,加之5 月下旬“兩會”將近,宏觀預期向好。而上游安全檢查日趨嚴格,鐵路檢修如火如荼,煤炭市場供應難有好轉,下游煤炭需求總體支撐較強。目前,南方接卸港口進口煤管控再有收緊,實行一船一議;且必須由下游終端發起份額,疊加之前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給國內煤炭市場帶來發展空間,也給煤炭價格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煤市利好占據上風,交易價格出現上漲。
1.港口煤價回歸上漲行情
回顧春節過后,港口煤價下跌過程如下:春節期間,“三西”地區國有大礦控制產量,按照2/3產能開展生產,而大部分民營和小礦進入放假模式。疫情發生后,“三西”地區紛紛出臺復工復產管控政策,煤礦出現大范圍停產,鐵路大秦線、唐呼線裝車和外運數量大幅減少;而與此對應的是下游復工之前進行拉運補庫,促使秦皇島、曹妃甸等港口調出數量高于調進數量,庫存走低,秦皇島港存煤一度降至390 萬t,市場煤價格隨之上漲;港口市場煤價格從1 月23 日的561 元/t 上漲至2 月12 日的576元/t。針對疫情期間嚴峻的煤炭市場供應形勢,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及時出手,連續下發通知,要求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和保障工作。
由于北方疫情并不嚴重,煤炭企業抓住機遇,響應上級號召,加快復產節奏,釋放優質產能,鐵路運量不斷推高;環渤海各大主力港口加快卸車,庫存很快達到高位,煤價企穩止漲。此次疫情對南方沿海地區的影響更大,第二產業和生活用電量不振;加之進口煤大量涌入,造成煤炭市場供需出現錯配,促使下游電廠庫存不斷增加,供大于求壓力加大。而為搶占市場份額,各大主力煤炭企業和貿易商爭相采取量價優惠政策措施,按照指數大幅度下浮報價,促使煤價持續下跌。在高庫存和不斷下跌的煤價面前,下游用戶“買漲不買落”,推遲裝船時間,等待煤價繼續下跌。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出現持續2 個月之久的大幅下跌,從576 元/t 跌至4月底的469 元/t,累計下跌了107 元/t,實際交易價格跌破綠色區間,再跌破黃色區間,順利進入紅色區間。
前期一系列穩價、調控、救市政策的出臺,給煤市帶來很大提振。主要發煤企業穩定煤炭價格,減少惡意競爭,而煤價倒掛之下,上游發運市場煤數量減少。下游方面,隨著工業企業復產復工的加快,基建和重點工程逐步復工,沿海地區工業開工趨向滿負荷,用電需求開始增加;疊加進口煤管控力度加大,電廠庫存較2019 年同期水平還低,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得到緩解。與此同時,大秦線春季集中修正在進行,秦皇島港存煤降至430 萬t,部分優質低硫煤出現緊缺,市場看漲情緒明顯升溫。
受南方高溫帶動,民用電負荷增加;加之西南地區降雨不足,水電受影響;而基建項目進一步復工,沿海地區工業用電繼續回暖。5月中旬,港口市場煤價格終于迎來2月中旬以來首次上漲。
2.上游發運企業捂貨惜售
受港口煤價上調和大同地區煤礦停產檢修消息帶動影響,產地情緒好轉;山西地區煤價小幅上調,內蒙古、陜西地區煤價企穩。臨近“兩會”,部分區域煤礦保安全停產檢修,后期供應或將收緊,資源調進成為焦點問題,用戶心態有所轉變,港口市場呈現穩中偏強走勢。
節后,環渤海港口庫存趨于高位緩慢下降態勢。受價格倒掛、鐵路檢修等因素影響,上游煤炭發運受到很大影響。環渤海港口調入煤炭數量偏低,庫存繼續下降;其中,秦皇島港存煤下降明顯,港口出現結構性煤種緊缺,部分低硫蒙煤和晉北煤詢貨者增多,市場好行情看好;盡管環渤海港口錨地下錨船及預到船舶數量較4 月底有所減少,實際成交不多,但看漲情緒出現。
秦皇島港、京唐港庫存持續下行,優質煤源更加緊張,在秦皇島港,部分低硫煤炭按指數上浮5~10元/t報價。神華煤物美價廉,采購拉運的客戶增多;加之朔黃線運輸正常,黃驊港到港拉煤船舶倍增,下錨船增至58 艘,較5 月初翻了1 倍,黃驊港煤炭運輸形勢看好,呈現供需兩旺態勢。下游電廠耗煤數量也在增加,市場看漲情緒漸濃;隨之而來的是供貨客戶存捂貨惜售心態,內蒙古地區部分低硫煤報價普漲。同時,疊加部分剛需采購增加,接貨價格水平提升,現貨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诳礉q預期,上下游報價均有一定上探,諸多因素推動煤價在本周持續保持上漲步伐。
同時還有以下因素支撐煤價上漲:第一,南方氣溫升高,華南地區民用電負荷攀升,水電不及預期,火電需求猛增。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升至68萬t,如果換成國電數據,預計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15萬t,下游煤炭需求看好。如果限制進口煤政策能夠嚴格實施的話,進口煤將會大幅減少,那么國內煤炭市場將徹底走出低谷。第二,南方經濟企穩回升,不但居民用電逐步回升,工業用電也出現回暖,房地產、基建項目全面提速,電廠日耗小幅攀升。第三,煤價止跌企穩之后,部分中小電廠抄底心理又起,詢貨增多;加上5月下旬召開“兩會”,帶動市場預期放量,市場貨盤涌現。第四,環渤海庫存持續下降。截至目前,環渤海十大港口合計存煤2356萬t,較4月底減少了325萬t;尤其有“價格風向標之稱”的秦皇島港存煤出現快速下降,促使部分優質煤出現緊張,港口缺貨局面未得到有效緩解;需求回暖之后,引發貿易商捂貨惜售,從而拉動煤價出現跳漲。第五,大同地區煤礦減產消息進一步助推行情看好。利多情緒支撐下,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將保持上漲勢頭。
3.港口市場繼續趨緊
隨著國內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用電量、電廠日耗等數據低谷中反彈,市場基本面逐步回歸正常水平;疊加穩增長政策的陸續出臺,帶動市場需求穩步回升。隨著后續預報船舶的增多,預計煤炭運輸的焦點將由需求不旺轉移至上游發運上,支撐市場繼續看好,煤炭價格上漲速度加快。5月上旬,利好和不利因素交織在一起,沿海煤炭市場處于僵持狀態;上游積極挺價,下游壓價還盤,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保持穩定。5月中旬,市場轉好,沿海煤市呈現反彈趨勢,煤價持續上揚。電廠日耗超預期增長,進口煤管控趨嚴,瀕臨用煤旺季,下游電廠補庫意愿增強。
目前,煤炭主產地銷售情況出現好轉,煤價止跌企穩。由于港口煤價穩中小漲,市場預期看好,晉蒙地區周邊站臺及煤廠采購拉運量增加,庫存快速下降,煤價保持穩定運行?!皟蓵迸R近,為保安全生產,安全檢查趨嚴,煤礦在此期間要按照核定產能生產,預計后期煤價將繼續小漲。隨著民用電和工業用電負荷提高,沿海六大電日耗維持中高位運行,同比大幅增加。與此同時,電廠庫存卻出現減少;目前,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降至1494萬t,其中,上電、大唐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分別降到9d 和10d,其余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均在20d以上的高位水平。
供應方面,大秦線春季集中修為期30d,每天上午停電檢修;而唐呼線運量增加非常有限,環渤海主力港口調入量偏低,尤其低硫現貨出現緊張。在煤價和海運費雙雙回歸上漲通道的情況下,貿易商看漲情緒較強,多數捂貨惜售。而下游“買漲不買落”,積極采購,促使交易價格出現上漲;5天時間里煤價上漲了22元/t。從5月12日至“兩會”結束,大同市20座煤礦進行全面停產檢修,涉及到產能7500萬t;此外,進口煤管控力度仍在,多數港口通關難度加大。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呼吁進一步優化調控進口煤;加之后續逐步進入“迎峰度夏”籌備期,經濟復蘇開始加快,南方耗煤、耗電繼續增加,補庫積極性釋放。5 月中下旬,產地煤炭市場供應繼續吃緊;隨著秦皇島、唐山港口庫存持續回落,各大運煤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將出現增加,現貨市場趨緊,煤價有望保持上漲態勢。
在大秦線檢修、進港資源減少及調出數量增加的雙重因素影響下,環渤海港口庫存下降明顯。煤炭價格從上周個別品種探漲發展到所有煤種全部上漲,其中,低硫優質煤按指數上浮5~10 元/t 交割。預計煤價上漲將延續至5月下旬。
(慧民)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5 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降。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940 元/t,與上期持平。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416.7 元/t,較上期下跌3.3 元/t,跌幅0.8%。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456.7元/t,較上期下跌7.1元/t,跌幅1.5%。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526.7元/t,較上期下跌3.3元/t,跌幅0.6%。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553.3元/t,較上期下跌6.7元/t,跌幅1.2%。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1350元/t,與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5月上旬全國無煙煤、焦煤價格走穩,動力煤價格持續下跌,跌幅較4月下旬有所擴大。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4月份,全國原煤產量32212萬t,同比增長6%,增速較3月份收窄3.6個百分點。
從環比來看,全國原煤產量較3 月份的33726萬t 減少1514 萬t、下降4.49%。
4 月份,全國原煤日均產量為1074 萬t,比3 月份減少14萬t。
2020 年1-4 月份,全國累計原煤產量為115244萬t,同比增長1.3%。
進入4月份,隨著全國疫情情況的持續好轉,各地煤礦生產狀態進一步好轉,原煤產量保持較快增長。
但在港口價格跌破綠色區間進一步深跌至紅色區間邊緣的情況下,疊加發運倒掛、下游需求低迷、終端和港口存煤量高企等各種因素,致使煤礦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原煤產量環比呈降勢。
在煤炭需求的減少成為必然的同時,煤炭產能釋放的速度遠超需求增長的速度,煤炭供應向寬松方向轉變的態勢也是必然。
在我國煤炭行業由“總量性去產能”全面轉入“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的新階段,在產地生產煤礦逐步趨于正常,而建設煤礦也將步入正軌的情況下,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核準步伐加快,屆時先進產能的釋放將進一步加快,煤炭行業進入產能擴張周期,全國原煤產量將持續增加。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4 月份,全國焦炭產量3855 萬t,同比下降1.3%,降幅較3 月份收窄1.1 個百分點;環比增加52 萬t、增長1.37%。
2020年1-4月份,全國焦炭產量14835萬t,同比下降2.9%,降幅較1-3月份收窄1.2個百分點。
進入4月份,雖然焦炭價格依舊處于下跌通道,但焦企開工負荷依舊處于高位,且繼續沖高,焦炭供應有保障。
Mysteel 統計全國230 家獨立焦企樣本數據顯示,截至4 月30 日產能利用率74.07%,剔除淘汰產能的利用率為79.76%,同比增長1.88%。
在煉焦煤價格持續走弱下,焦企利潤已有明顯提升,各地生產積極性較高,且環保政策依舊寬松,促使焦炭產量持續恢復。
但在下游鋼材市場需求低迷、鋼價低位運行、鋼廠場內焦炭庫存高位的情況下,焦炭產量較2019 年同期依舊呈降勢,即使在2019 年焦炭產量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目前的焦炭產量依舊處于高位。
通過前兩年的供給側改革,焦化行業的落后產能被集中淘汰后,后期焦炭產量將逐步趨向于平穩,我國全年焦炭產量或將維持在4.3 億t 左右的水平。
從整體產能的角度來看,2020年焦炭的產能或將呈現增加態勢。未來新增產能高達10051萬t左右,數量龐大,且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按照各地政策文件統計,2020 年或有3000 萬t 左右的產能退出或置換,而前期置換或新建的產能在2020年或將釋放4400 萬t 左右。綜合來看,通過壓減、整合以及新增產能投產計算,預計2020年焦炭產能或將增長2%左右。
2020 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焦化行業總體呈現量價齊跌,利潤下滑走勢。具體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焦炭產量小幅下降。2020年一季度,全國焦炭產量為1.1億t,同比下降4.1%。其中,鋼鐵聯合企業焦炭產量為0.3 億t,同比增長0.3%;其他焦化企業焦炭產量為0.8億t,同比下降5.5%。
二是焦炭價格明顯下跌。2020年一季度,粒度大于40mm 的焦炭平均價格為1838 元/t,同比下降10.4%。粒度25~40mm的焦炭平均價格為1761元/t,同比下降11.2%。
三是焦炭出口量價齊跌。2020年一季度,焦炭出口68.2 萬t,同比下降65.9%。焦炭出口平均價格為231.6美元/t,同比下降23.5%。
四是經濟效益大幅下滑。以焦炭主產區山西省為例,2020 年一季度,焦化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5.4億元,同比下降19.5%;實現利潤總額6.7億元,同比下降74.7%。
山東煤監局日前發布的最新調度數據顯示,4月份山東省煤礦生產原煤1022 萬t(調度數),比3月份的904.5 萬t 增加117.5 萬t、增長12.99%;比2019 年同期的1109 萬t 減少86.7 萬t、下降7.82%。
1-4月份,山東省煤礦生產原煤3673.9萬t(調度數),比2019年同期的3816.4萬t減少142.5萬t、下降3.73%。
國內上市煤炭企業一季報近日相繼披露,多數煤企交出凈利潤大幅下滑的業績單。隨著連續3年多來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在去產能的同時,煤炭優質產能也得到持續有序釋放,疊加近期為保障疫情期間煤炭供應,煤炭企業克服困難加大生產力度,產量增長明顯快于下游用戶需求增長速度,加重了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原煤產量8.3億t,同比下降0.5%;而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5698 億kWh,同比下降6.53%。
2020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4月份全國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等因素影響,國內工業品價格繼續走低。其中,4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由漲轉降,下降2.3%,同比下降5.4%,跌幅擴大1.8個百分點。
此外,進口煤大增也對國內煤價造成沖擊。據海關統計,4月份,全國進口煤及褐煤3094.8萬t,同比增長22.3%;1-4月份,累計進口煤及褐煤12672.6萬t,同比增長26.9%。業內呼吁,適當調整進口煤政策以減輕煤企壓力。
煤價大幅下跌造成恐慌情緒蔓延。然而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具有較大的韌性,回旋余地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工業產出規模接近2019 年同期水平,宏觀經濟企穩回升、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隨著天氣轉暖,電力需求逐步啟動,以及復產復工推進,水泥、玻璃等需求逐漸恢復。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五大發電集團沿海電廠7日平均日耗為46.5萬t,同比增加3.84萬t、增幅9%。
截至3 月底,煤炭企業虧損面已經達到43%,政策調節預期較為強烈。4 月20 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提出了關于維護市場供需平衡、提高行業發展質量的5點意見。意見提出,在煤炭市場出現嚴重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實施階段性減量化生產,維護市場供需平衡。在煤礦生產制度安排上,推行產銷協同戰略,堅持市場導向,按合同組織生產和銷售。大型煤炭企業要充分發揮穩定市場的帶頭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價格穩定在綠色區間,防止煤炭價格大起大落。
隨著下游需求改善、產銷協同戰略的實施,加之安全環保形勢預期趨嚴,煤炭價格有望止跌回升。
5月12~18日,秦皇島、唐山各港合計調進量微降,合計調出量回落,但調出量仍高于調進量,秦皇島港、唐山港存煤總量保持下降。
秦皇島港方面,盡管煤價近期出現反彈,但發運到港煤價仍然偏低,貿易商發運積極性不足,同時受大秦線和遷曹線檢修影響,港口調入量維持同期低位水平,本周秦皇島港日均調進40.2 萬t;調出方面,經過電廠前期階段性集中采購后,下游需求減少,調出量略有回落,本周期秦皇島港日均調出44.3 萬t,但鑒于電廠日耗回升明顯,庫存跌破1500 萬t,后續電廠補庫或將持續;調出量高于調進量,秦皇島港庫存繼續下降。截至5 月18 日,秦皇島港存煤409.5萬t,錨地船30艘。
周邊港方面,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32.9萬t;日均調出40.9 萬t;調出量高于調進量,庫存持續減少。截至5 月18 日,曹妃甸港區存煤837.6 萬t;京唐港區存煤612.2萬t。
下游方面,沿海主要電廠日耗逼近70萬t,明顯高于同期水平,庫存也較同期偏低,后續將逐步開啟迎峰度夏儲備,拉運或將持續;此外,進口煤呈現收緊趨勢,而上游企業因“兩會”召開,產量縮減,疊加外運鐵路檢修,短期內,煤炭市場或將呈現供弱需強的局面。
(張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