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皖北煤電麻地梁礦5G+無人駕駛技術正式進入項目研發階段。這對于貫徹“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生產理念,根本扭轉煤礦輔助運輸事故頻發被動局面,具有革命性意義。
該礦在已建成完善的副斜井智能交通安全管控系統基礎上,瞄準“本質安全”目標不動搖,依托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家智慧礦山示范試點單位“先天”優勢,聯合中國移動內蒙古分公司及華為等國內知名科技企業,克服不利條件,于2019年11月率先部署井下5G基站并組網應用,進而為5G+無人駕駛技術在該礦的研發落地提供了信號覆蓋技術支持。
5G+無人駕駛技術融合無軌膠輪車線控控制、定位、5G通訊、防碰撞、系統融合等技術,具有勞動強度低、運輸效率快、安全系數高等特點。由于取消了駕駛員操作,可有效避免人為誤操作、疲勞駕駛、違章作業等造成的運輸事故,并可實現運輸車輛、路線、時間的統一調度,促使井下運輸效率成倍提升。
無人駕駛技術系煤炭行業無人自動化發展趨勢,雖然當前在地面露天礦區發展迅猛,但在井工礦井膠輪車駕駛技術上仍很滯后,作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企業,麻地梁礦5G+無人技術研發成功后,將填補國內空白,并在同行業推廣應用。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煤制油首臺(套)國產化煤漿進料泵進油試運順利完成,相關參數達到工況要求,標志著進料泵試車一次成功。
高壓煤漿進料泵是煤直接液化工藝的核心設備之一,裝置設計初期考慮到工藝苛刻性,選用了6臺引自國外的烏拉卡5柱塞高壓往復泵。正常生產期間6臺進料泵全部運行,沒有備用泵,如果進料泵出現故障將直接影響裝置負荷,不利于裝置高負荷連續運行。此外,進料泵部分易損件采購周期長,設備維修成本極高,因此化工公司聯合國內具備資質的相關廠商共同進行國產化進料泵科研項目。
國產化煤漿進料泵科研項目于2017 年正式立項,2019年4月開始現場施工,經過項目組相關負責人的全力推進,克服了裝置生產、施工同步推進的困難,順利完成土建基礎施工、設備安裝、工藝配管、電儀施工及調試、單機試運等工作。具備條件后,項目組立即組織并高效完成三查四定、水壓試驗、聯鎖校驗、變頻器測試、試泵方案擬定及審批等工作,保障設備具備試車條件。試車過程中,相關人員嚴格按照既定方案進行操作,逐步調整各參數,詳細記錄并排除出現的問題,順利完成了試車工作。結果表明,國產化煤漿進料泵運行正常,各項性能參數符合設計要求,帶負荷試車工作圓滿完成。
該首臺(套)國產化煤漿進料泵試車順利完成,為驗證自主裝備可靠性奠定了基礎,為推進煤化工領域關鍵設備國產化、提高裝備自主化率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首臺艾柯夫采煤機電器件測試臺研制成功。
采煤機是礦井生產的重要裝備,由于其電氣系統集中度高,元器件種類多,發生故障不易排查。在生產過程中,艾柯夫采煤機電氣系統發生故障時,要想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電器件及部位,一直是困擾采煤機維修的難點。為解決這個問題,神東設備維修中心維修一廠成立技術攻關小組,歷時4個多月,成功研制出艾柯夫采煤機電器件測試臺。
該電氣測試臺可通過模擬電氣系統運行狀態,進行電氣元件的故障測試,并能實現所有電器模塊的空載測試、變頻器加載等功能,同時還可以滿足實訓需求。操作人員通過語音提示、控制功能還能進行人機互動。
該測試臺的應用,有效提高了采煤機控制電氣件的檢測效率和檢修質量,預計每年檢測電器件530 個,直接節約檢測費用15 余萬元,間接節約維修、培訓費用2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