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都

曾經的抗洪英雄,因一場車禍失去雙腿,不得不依靠兒童搖擺車“行走”。不甘心向命運低頭的他,決心重新站起來。經過5年不懈努力——
他因車禍失去雙腿。兒子問媽媽:“爸爸的腿能像壁虎的尾巴一樣重新長出來嗎?”兒子的話讓他決定重新“長”出雙腿
今年42歲的程保軍曾是一名軍人,因在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中表現出色,被湖北省政府授予“長江抗洪救災英雄”稱號。
當年,從部隊復員回到老家漯河市后,程保軍開車跑運輸,并和在漯河市源匯區環衛處工作的周娟結婚,婚后有了兒子哲哲。
2011年4月27日,程保軍跑運輸途中遭遇車禍,身受重傷,為了保命不得不做了雙腿截肢手術。
住院治療期間,看著妻子每天帶著年幼的兒子守在自己身邊,程保軍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別是當他得知,為了給他治病,妻子四處借錢,他更覺愧疚:自己堂堂男子漢,不但照顧不了妻兒,還拖累家庭,這樣活著有什么意思?
有了這個念頭,程保軍開始絕食。妻子猜出了他的心思,開導他:“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再說家里還有我呢,我一個人也能養起咱們家。”程保軍苦笑:“你一個月工資不到2000元,能養活你和兒子就不錯了。”見丈夫不聽勸,周娟指了指坐在旁邊的兒子說:“你遇到一點挫折就想不開,兒子以后懂事了會怎么想?他還會認為爸爸很了不起嗎?”程保軍沉默了。
這時,哲哲突然問道:“媽媽,爸爸的腿還能像壁虎的尾巴一樣重新長出來嗎?”周娟強顏歡笑道:“能,等哲哲再長大一些,爸爸的腿就長出來了。”哲哲聽罷高興地點了點頭:“我想讓爸爸快點長出新腿……”
程保軍聽了既感動又難過:我以前的勇氣都跑哪兒去了?他暗暗發誓,要想辦法重新站起來,不讓兒子失望。
妻子得知他要自己造假肢,難以置信:“你又沒學過這些,怎么做?”可經過5年努力,他成功了,興奮地告訴妻子:“今晚吃了飯,我陪你散步去。”
出院后,如何在沒有雙腿的情況下實現生活自理,是程保軍亟待解決的難題。一進家門,兒子的兒童搖擺車映入了程保軍眼簾。他讓妻子和朋友合力把他抬到搖擺車上,一扭一扭地自助“走”進了臥室。看著曾經人高馬大的丈夫如今“落魄”到要借助兒童搖擺車才能“行走”,周娟心里酸酸的。
因為沒有雙腳,程保軍無法像缺失單腿的肢殘人那樣依靠拐杖行走,有人建議周娟給他買輛輪椅,但程保軍堅決反對,一是他不想讓妻子再承受經濟壓力,二是他也不想終生坐在輪椅上,他要站起來。
2011年10月,大夫建議程保軍配副假肢。正好,交通事故的賠償金也到賬了,周娟借來輪椅推著程保軍去一家康復公司購買假肢。適合程保軍的假肢,一副需要8萬元,這個價格把程保軍嚇了一跳。而且,購買的假肢程保軍使用后感覺很不舒服,加之后期維護也是一筆大開支,他有些抵觸,突發奇想:反正沒腿了,以后在家的時間會非常多,我干脆自己造副假肢吧!得知他的想法,周娟難以置信:“你又沒學過這些,怎么做?”程保軍滿懷信心:“我在部隊學過機械知識,只要有材料,我就能做。”
周娟幫他買了各種材料和工具,程保軍便在夫妻倆的臥室忙活開了。那段時間,因為每天腦子里想的都是如何造一副好用的假肢,要忙著看妻子為他借的機械制造方面的書,還要上網搜索相關技術信息,程保軍也沒時間煩惱了。
由于最初總是考慮“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程保軍使用的材料是普通鋁材,但做出假肢后,他發現中看不中用,不但穩定性達不到,關節彈性及關節鎖定功能也不行,戴上后感覺就像站在立不穩的鋼柱上,隨時有摔倒的可能,而且不能自由地彎曲膝關節。經過測試他找到了原因:安裝的嚙合度不行,部件加工精度需要改進,特別是關節部位加工精度更需要提高……幾經考慮,他決定添置高端的車加工設備和專用鉆床,以改進加工工藝。
家里沒地方安置新添的加工設備,程保軍把陣地轉移到了老家一處閑置的平房里。畫圖設計和制作小件在家里完成,需要做大件的時候就讓妻子送他回老家。
轉眼兩年過去。一天,程保軍戴上他剛做好的機械假肢站在了周娟面前,想給她一個驚喜。沒想到,由于沒掌握好重心,他剛邁出兩步就重重地摔倒在地。周娟趕忙扶起他,又心疼又好笑:“下次我先扶著你再邁步。”
一次次失敗,讓程保軍感到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周娟動員他到她哥哥開的飯店幫忙收銀。但干了一段時間,程保軍戴著買來的假肢走路不舒服,想著日后更換假肢還要花一大筆錢,心里不由得著急。他跟妻子商量,想回家重操舊業,繼續造“假”。周娟同意了。
這一次,程保軍埋頭苦干,一干就是四年。其間,他從原材料入手,購進了硬度更強的航空鋁材、質量更好的關節潤滑油,并在總結前期多次失敗經驗的基礎上,找到了最佳的“液壓式”安裝方法,提升了假肢的穩定性、彈性,以及關節鎖定性和靈敏性。
2016年12月,年滿9歲的哲哲對爸爸“長”出新腿已不抱希望,奇跡卻出現了——
12月6日下午,周娟下班回到家,一進門被嚇了一跳:程保軍正在家里轉著圈兒走路,兒子在一旁又笑又跳地拍著手。見她回來了,程保軍興奮地上前拉住她的手說:“今晚吃了飯,我陪你散步去。”驚喜萬分的周娟愣了一會兒,笑了,笑著笑著淚流滿面。
度己之后度人,他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專利假肢近百副,成立“中國夢肢隊”,鼓勵病友樹立生活信心
2017年春節前夕,程保軍陪周娟去離家不遠的一個超市買菜,超市老板見到他一臉驚愕,結結巴巴道:“你……你是程……程……”把程保軍和周娟逗得笑彎了腰。
靠著自制假肢,程保軍不僅能買菜、做飯、散步,甚至能陪周娟打羽毛球,生活漸漸回歸以往的幸福。
2017年5月,程保軍為自己研制的仿生雙液壓膝關節假肢申請了專利。很快,他自制假肢成功重新站立、行走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多斷肢殘疾人慕名而來,請他幫忙做假肢。因為他做的假肢使用效果特別好,成本又低,找他幫忙的肢殘人越來越多。短短兩年多,他就為百余名殘疾人朋友“私人訂制”了假肢,讓他們能夠自己上樓、開車、騎行,甚至旅游、爬山。
為了鼓勵更多失腿殘疾人重樹生活信心,2018年5月8日,程保軍在漯河成立了“中國夢肢隊”,帶領一批陽光、自信的肢體殘疾人結伴旅游,到全國多地舉辦勵志演講,先后在北京、上海、無錫、南京、洛陽等城市留下足跡。他們打著“中國夢肢隊”的旗幟,勇敢地裸露著假肢走過故宮、鳥巢,登上長城。一路上,他們的微笑感染了很多人,幾乎所有迎面而來的人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對他們行注目禮。
2019年5月11日,程保軍帶領6名“中國夢肢隊”隊員勇敢挑戰敦煌戈壁無人區荒漠,7個人加起來總共才6條真腿,其余全是程保軍制作的假肢。就是這樣一群特別的殘障人,歷時4天3夜,征服了讓很多健全旅行者望而卻步的戈壁荒漠無人區。《7個人6條腿,穿越108公里戈壁無人區》的視頻在網上瘋轉,僅在快手央視新聞網的播放量就達500多萬次,引來25萬多網民點贊。
2020年5月16日,程保軍光榮當選“河南省自強模范”。那天,站在鎂光燈閃耀的頒獎臺上,他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