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周四下午,我正忙著,突然接到小易的電話:“李哥,我沒通過試用期……”
小易是我的一個前同事,之前負責我們公司的網絡,技術很牛。他在職的幾年,公司里的電腦和網絡幾乎沒有出過問題。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公司不得已宣布解散。
我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有人發布招聘網管的信息,便轉發給了小易。
小易很快給我回話,對方讓他第二天去面試。那家公司在深圳最好的寫字樓里,離他住的地方也很近,地鐵三站路就到了。他語氣里滿是興奮,說應聘成功了就請我吃大餐。
小易之前的辦公位置是服務器旁邊的小房間,比較隱蔽,不熟悉公司內部結構的人,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易總是穿著大褲衩和人字拖上班。偶爾有同事提醒他注意形象,他總是笑著說:“我坐在角落里,沒人看;再說,我做網管,靠的是技術,又不是顏值。”
聽他這樣說,同事們也只能相視一笑,后來就不再說他了。
鑒于此,我當時專門提醒他去面試之前要收拾一下自己,著裝也要正式一點。
我負責過公司幾年的招聘復試,太清楚一個人的衣著對面試的重要性。公司看一個人的工作經歷和各類證件,就會對他的專業能力有所了解,為什么還要面試?就是要看他的衣著打扮和言談舉止。
小易按我建議的那樣,穿著西褲襯衣去面試,順利通過了。我想著他技術過硬,既然通過了面試,那后面肯定也能通過試用期,就沒再跟他多聯系。誰知,不到兩個月,他竟告訴我他沒通過試用期。
原來,小易面試成功后,先是衣著整齊地上了幾天班,接著開始穿七分褲、大短褲。一連幾天如此,他見并沒有人提出異議,便又開始隨意起來。
后來有一天,小易剛進公司大門就遇上來公司考察的一行人。小易聽到其中有個穿豎條紋襯衣的人問前臺:“剛才那個穿著大褲衩進公司的人是誰?”
前臺愣了一下,說:“那是綠植租賃公司的工作人員,上門養護花草的。”
待一行人離開后,前臺專門來告訴小易:“今天一早,老板帶著最近合作的一個大項目團隊考察公司,別人都衣冠整齊的,就你穿著大褲衩就進來了。幸虧我機靈,說你是綠植公司派來養護花草的,要不你就要被炒魷魚了。你以后可長點心吧,注意一下著裝。”
小易這才知道,那個穿豎條紋襯衣的人就是老板,不過還是沒當回事:“不會吧?我入職幾天時間就把公司的網絡理順了,把大家的電腦全部維護好了……難道就因為我穿著大褲衩老板就要炒掉我?”
“我就是看你給大家的電腦都整得很得勁,才提醒你的。”前臺說完,轉身走了。
這之后,小易和往常一樣上班下班,衣著依然很隨意。
一個半月后,在公司中高層會議上,在小易的入職評介環節,人事經理打開他的照片,老板一眼就認出了他,直接說他的形象太不適合公司,讓他走。
就這樣,小易沒過試用期就被趕走了。這個以為自己憑實力吃飯的年輕人,經歷過這次“炒魷魚”之后,不知道會不會明白,個人形象其實也是軟實力——人在職場,不僅要能干,還要“好看”。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