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石生
創新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教育的一場深刻革命,作為教育改革的目標,是一個充滿艱辛的探索過程。創新教育又是一種實踐,它體現在我們教學的各個環節,孕育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因此教學創新并不神秘,只需我們從點滴做起。
一、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自由、寬松、民主、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可以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無顧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意和“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為創造性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在營造創新性教學氛圍時,我認為教師要做到:真誠地尊重、熱愛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并公開向學生表示,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性行為以及任何探索跡象都是好事情,要熱心地愛護、保護學生所有的潛藏的積極因素。當學生在對某一項學習活動感興趣時,要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要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要鼓勵學生動腦筋,敢于發現、勇于探索、努力創造,形成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趨向;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以上做法的核心是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激發探索求知的欲望,誘發創新意識,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二、從問題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蘋果熟了從樹上落下來,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牛頓卻從這種現象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蘋果為什么會落下來?正是由于這個問題的提出,才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問題源于發現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提出問題,是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礎。問題有的來自于教師或教科書,有的來自于學生生活經驗,最有價值的問題是來自于學生的問題。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勇于創新的良好品質。例如在教學含有“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六分之五”這樣條件的分數應用題時,為了讓學生正確理解這一條件,可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去發現如下問題:(1)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幾分之幾?(2)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幾分之幾?(3)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幾分之幾?(4)女生人數是男、女生總數的幾分之幾?(5)男生人數是男、女生總數的幾分之幾等。
三、重視對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研究和探索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對知識的接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接受現成的結論,一種是通過探索結論得出的過程,最終獲得結論。后者是探索性學習,它不僅能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能使思維得到訓練,能從中學會如何去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教學“乘法結合律”時,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去研究和探索“乘法結合律”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例:觀察下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樣的關系?
(15×4)×10○15×(4×10)
(125×8)×5○125×(8×5)
師:上面有兩組算式,每組又有兩道算式,同學們通過計算、觀察與同桌討論,看每組左右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等一下向老師匯報。
生:自學、討論(教師在黑板上帖出例3的內容)。
師:經過老師的巡視知道,有些同學已經有所發現,同學們都學完了嗎?(學完了)通過剛才的自學,你發現了什么?誰想第一個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A生:我發現每組的兩個算式結果相等,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結起來。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通過計算發現的。
師:這位同學在研究數學時善于動筆實踐,從而發現了每組算式的左右結果一樣,非常好。這是研究數學,發現規律的重要手段。
B生:我發現了每組兩個算式的數字是相同的,第一組兩個算式的數字是……;第二組兩個算式的數字是……
C生:我發現每組的兩個算式的數字排列順序相同,排列順序是………
D生:我發現每組的兩個算式都是連乘而且是相同的三個數連乘。
E生:我發現每組的兩個算式的計算順序不同,左邊是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三個數相乘,而右邊是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同第一個數相乘。
師:這個發現非常重要。
……
師:同學們真不錯!通過自學、討論,你們發現了很多很多知識,下面看誰能概括地說說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相同點是……;不同點是……;規律是……。
生:相同點是……;不同點是……;規律是……。
該個案的設計,顯然強調了讓學生對“乗法結合律”這一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研究和探索。我認為對過程的探索是更有價值的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
四、鼓勵實踐,拓展創新時空
新課標指出:“學生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痹谡n堂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實踐,通過實驗、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接觸貼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身邊接觸的問題息息相關,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問題,掌握觀察、操作、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與創新意識。例如,學校有一次組織學生們參觀生態文明村,在參觀之前老師請學生們預算本次活動本班經費開支情況。先告訴學生,學校撥付給班中多少經費,再要求學生調查活動所需物品的價格,調查后制成表格,并要求學生思考探研:根據本班學生人數,租車有多少種方案?購買所需物品有多少種方案?哪種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礎上又比較實惠?并規定: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方案,設計出最佳方案的小組每人獎一瓶礦泉水。這樣,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研。緊接著,老師組織學生們將各自設計的方案進行匯報,并引導學生們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最后選出最佳方案。這樣把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研,有效地將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延伸到課外生活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上教學創新的點滴做法,是根據創新教育的意義,結合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想和教學實踐所作的一些介紹和分析,旨在讓從事第一線教學的廣大教師明確:創新教學并不神秘,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