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棟 孫建龍
摘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在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交通運輸領域信息技術發展現狀與不足,闡述發展信息技術將對交通運輸領域的意義,并探討分析了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信息技術;交通運輸;應用分析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信息技術也為解決交通問題提供了思路與措施,是建設“智慧交通”、提高交通運輸效率的關鍵。
一、當前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理念的落后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交通運輸管理方式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對傳統的管理理念進行著沖擊。個別交通管理者滿足于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思想上的保守制約了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融合發展。因此,管理者必須正視信息技術對交通運輸行業產生的巨大影響,轉變傳統觀念和管理理念,立足長遠,加大科學技術的研發與投入,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管理方式逐步融合,促進交通運輸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二)人才儲備的不足
由于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重視不夠,尤其是既懂交通專業又懂信息技術的人才少,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頻率快,對人才的專業性和創新性提出更高要求,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當前運輸行業信息化人才儲備的不足。為此,必須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不斷擴大人才規模,提高人才質量,確保能夠將最先進的信息技術第一時間運用到交通運輸中,促進和保持交通運輸行業的先進性和創新性。
(三)配套設施的薄弱
隨著我國不斷加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交通運輸網正不斷完善,但也存在著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規劃不足,開發信息系統兼容性差,往往需要后期的改造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變相增加了建設的投入。此外,對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關系定位不夠清晰,導致在資金和資源配置上對信息技術的投入不足,造成信息技術與交通設施的配套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因此,必須從宏觀角度規劃信息技術與交通設施的配套建設,加大研發和投入力度,合理調控資源,讓信息技術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中發揮切實的作用。
(四)信息安全的隱患
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尤其對于核心技術來說,受制于人很容易在關鍵時候造成巨大損失。交通運輸信息系統中融合存儲了個人、車輛及道路信息,以及一些特殊情況使用的交通通信技術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不能保證安全將給個人和國家帶來一定隱患。因此,在將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核心關鍵技術的掌握,提高信息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信息技術對交通運輸發展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將促使運輸管理更加科學高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正變的愈加繁忙,不間斷地產生著海量數據與狀況,這對人員的管理能力和交通的優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區別于傳統的人工統計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對復雜的數據進行分類、鑒別,便于管理人員從海量數據中剝離出有效信息,從而對整個交通進行針對性管理,減輕工作負擔。此外,把現代信息技術運作到運輸管理活動中,可以將運輸作業、道路、出行整合管理,形成一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的運輸管理體系,改善傳統交通擁擠現象,減低交通堵塞事故發生頻率,易于構建智慧交通[1]。智慧交通的建設可以有效降低傳統管理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使管理工作基于科學的判斷,提高運輸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給交通運輸帶來更大效益
信息技術的應用不但可以產生經濟效益還會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道路、車輛狀態監控,不但可以及時做出預警、減少事故的發生,還能規范交通運行、制止不文明現象的出現。在特殊時期,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車輛和道路進行合理調度,保證國防交通運輸能力。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合理規劃運輸線路、運輸方式,實時掌控交通信息,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提升經濟效益。例如,信息技術在物流方面能夠實時根據車輛和不同貨物的數量進行跟蹤,有效地保證物流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
三、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展望
(一)在建設“智慧交通”中的應用
交通運輸部在頒布的《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了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核心與重要性。智慧交通的目的是將前沿的交通領域知識和多種領先技術交叉應用于道路運輸的整個過程,增進人類主體、運輸工具及道路三者的關聯,通過智能設施和工具進行主動的采集相關道路交通的基本數據,并對數據進行轉換集成以及分析,將分析得到的有效結果通過相關途徑呈現給道路的實時使用者[2]。智慧交通的建設與完善正使得道路擁擠、尾氣污染以及車輛運行狀況等相關處理手段得到不斷改善。
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中,通過智能交通系統(ITS)的建設,可以顯著減少擁堵和堵塞,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車燃料消耗,同時提高道路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指數。此外,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建設對智慧交通建設也至關重要,它是基于地理學和地圖學的綜合學科,通過對數據采集、存儲、分析與維護等方式對具有空間屬性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將其應用于交通運輸中可合理調配運輸資源,規劃交通運輸網絡,優化道路通行情況,提高交通決策能力與效率。通過將北斗導航定位技術與5G技術的融合,將促進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通過對道路邊界進行識別,使車輛能夠沿著指定的路徑行駛,提前規避風險,保證行車安全。
(二)在完善交通監管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與交通設施建設的不斷融合,信息技術對于完善交通監管起著重要作用。一是在監管道路擁堵以及交通違章方面。通過對交通信號燈系統進行聯網化管理,可根據不同路段的車流變化情況自主做出信號調整,減輕擁堵。在交通車流較為密集的路段、路口以及重要的線路設置道路監控,輔以人臉識別技術,可及時引導和疏散車流并為車輛違章查處提供有力的證據。二是交通事故處理方面。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利用攝像機檢測、成像、無人機勘測等技術從多個角度還原事故現場,有助于提高事故的處理能力,并可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對一些事故過程進行演示,查明原因,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三)在國防交通建設中的運用
國防交通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軍隊“能打勝仗”的雙重支撐,其發展建設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因此,在信息時代,國防交通的建設必須依靠信息技術手段,全面提高國防交通平戰保障能力。但目前我國國防交通信息資源標準化體系不統一、國防交通信息資源條塊分割的現狀,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信息系統網絡資源共享[3]。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國防交通的過程中,既要注重信息化設備的智能化、小型化和數字化,也要注重核心零部件和技術的研發,發展更為安全的交通運輸網絡通信加密技術,確保國防交通信息的安全。
四、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將克服許多人工管理的不足,在車輛運輸管理、交通監管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實現智慧交通、提高國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術在交通管理中對不同資源的優化配置,既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改善了交通條件,雖然當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把握住信息時代的機遇,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也必然會更多的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立乾.淺析信息技術對交通運輸管理的影響[J].智能城市,2016(12):119-119.
[2]楊鈞.智慧交通在我國國內城市的應用與發展[J].自動化與儀表儀器,2017(7):185-190.
[3]曾已瀧,唐力會,張楠.國防交通信息資源建設對策研究[J].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1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