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芳,田艷珍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ture, CHF)是由多種病因共同作用引起的心臟器質性病變[1-4],發病機制為血流動力學改變及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導致心室重塑,最終引起心排出量下降[5-8]。CHF預后不佳,1年病死率為30%,10年病死率高達90%[9]。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是CHF發生的高危人群,并且65歲以上人群CHF發病率達10%,是導致該類人群病死的主要疾病[10]。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CHF患者逐漸增多,因此,準確評估老年CHF患者病情及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腦利鈉肽(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分泌的一種心臟神經激素,當心室肌細胞受到牽拉刺激或室壁張力增大時,可分泌氨基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具有利尿、利鈉、擴張血管及舒張平滑肌等功能[11]。有研究顯示,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對維持心血管穩態具有重要作用,且與CHF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12]。有文獻顯示,嚴重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現“低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綜合征”,即T3及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13]。基于此,本研究觀察老年CHF患者NT-proBNP及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比較不同心功能及預后的老年CHF患者NT-proBNP及甲狀腺激素水平,分析老年CHF患者NT-proBNP與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以期為老年CHF患者的病情及預后評估尋找有效的監測指標。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的116例老年CHF作為觀察組,其中男71例,女45例;年齡63~71(69.3±3.6)歲;病程7~16(10.2±0.4)個月;紐約心臟病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級[14]為Ⅱ級42例,Ⅲ級50例,Ⅳ級24例;有吸煙史35例,有飲酒史45例;合并高血壓病36例,糖尿病27例,高脂血癥31例。選取同期來我院行健康體檢且身體健康的老年人92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齡64~72(68.7±3.4)歲;有吸煙史26例,有飲酒史34例。兩組性別、年齡、有吸煙史及飲酒史所占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或)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①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頒布的CHF相關診斷標準[15];②年齡>60歲,性別不限;③有不同程度的CHF癥狀和體征;④臨床資料完整。
1.2.2排除標準:①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腫瘤、創傷、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電解質紊亂、嚴重感染;③近期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④年齡<60歲;⑤近1個月內口服影響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藥物;⑥伴內分泌系統疾病;⑦臨床資料欠缺。
1.3治療方法與觀察指標 觀察組給予呋塞米利尿、洋地黃強心、復方氨茶堿解痙平喘、曲美他嗪抗心肌缺血等治療,同時囑其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限制水攝入,預防呼吸系統感染。
比較兩組NT-proBNP、甲狀腺激素[T3、甲狀腺素(T4)、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即觀察組于入院后次日、對照組于體檢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3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應用雅培ARCHITECT Ci8200生化免疫分析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NT-proBNP水平,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測定T3、T4、FT3、FT4、TSH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北京億森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據NYHA心功能分級[14],將觀察組分為Ⅱ級亞組、Ⅲ級亞組和Ⅳ級亞組,比較3組NT-proBNP、甲狀腺激素水平;通過電話、門診等方式隨訪1年,根據有無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惡化再住院情況,將觀察組分為預后良好亞組(未發生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惡化)和預后不良亞組(發生心源性猝死或心力衰竭惡化),比較兩組NT-pro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分析老年CHF患者NT-proBNP和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

2.1老年CHF患者和體檢健康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兩組T4、FT4、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NT-proBNP水平升高,T3、FT3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表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體檢健康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2.2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老年CHF患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的老年CHF患者T4、FT4、TSH水平總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的老年CHF患者NT-proBNP、T3、FT3水平總體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Ⅱ級亞組比較,Ⅲ級亞組、Ⅳ級亞組NT-proBNP水平升高,T3、FT3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Ⅲ級亞組:t=9.543、P<0.001,t=2.412、P=0.040,t=3.174、P=0.036;Ⅳ級亞組:t=12.672、P<0.001,t=3.561、P=0.031,t=4.309、P=0.022);與Ⅲ級亞組比較,Ⅳ級亞組NT-proBNP水平升高,T3、FT3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185、P<0.001,t=3.022、P=0.038,t=3.385、P=0.034)。見表2。

表2 不同紐約心臟病協會心功能分級的老年CHF患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2.3不同預后老年CHF患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不同預后的老年CHF患者T4、FT4、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預后不良亞組比較,預后良好亞組NT-proBNP水平下降,T3、FT3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3。
2.4老年CHF患者NT-proBNP與甲狀腺激素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NT-proBNP水平與T3、FT3水平呈負相關,與T4、FT4、TSH水平無相關性。見表4。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CHF發病率逐年升高,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疾病[16-19]。CHF為臨床常見心臟疾病,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發病后患者出現心臟泵功能障礙,心肌細胞呈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變,進而因慢性原發性心肌疾病和長期心室壓力和(或)容量負荷過重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使得心排出量異常[20]。老年CHF患者常預后不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準確評估老年CHF患者病情及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表3 不同預后的老年CHF患者NT-proBNP、甲狀腺激素比較

表4 老年CHF患者NT-proBNP與甲狀腺激素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
BNP是鈉尿肽家族的一員,由左心室心肌細胞分泌,具有利尿、擴血管、抑制交感神經及維護血壓、血容量和心功能的作用,當心功能惡化時,其水平顯著升高[21]。有學者認為BNP是心功能紊亂的敏感性、特異性標志物,有著較高的診斷效能,且與心功能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亦被認為是心功能紊亂預后不佳的預測因子之一[22]。NT-proBNP是BNP酶解后的產物,其含量與BNP變化一致。有研究顯示,NT-proBNP升高程度與患者心室擴張、壓力超負荷呈正比,即心功能惡化程度越高其水平也就越高,但NT-proBNP較BNP更加敏感,半衰期更長,穩定性更佳[23]。
有文獻報道,甲狀腺激素有增加Na+-K+-ATP酶活性及Ca2+-ATP酶活性、促進心肌細胞蛋白質合成、提高心肌收縮力等作用[24]。有學者指出老年CHF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較低,易導致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從而進一步加速疾病發展[25]。T3、T4、FT3、FT4、TSH是目前臨床常用的甲狀腺激素檢測指標。筆者復習相關文獻,總結導致老年CHF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的原因如下:①老年CHF患者處于應激狀態,使得兒茶酚胺及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抑制T4向T3轉化,從而降低T3、FT3水平;②老年CHF患者因組織供氧不足、胃腸道淤血、營養物質吸收障礙、碘攝入量減少及甲狀腺激素與球蛋白合成不足,導致甲狀腺激素代謝異常;③甲狀腺激素受體表達上調,且與T3親和力較強,導致T3水平降低;④老年CHF患者在缺氧、酸中毒及心肌損傷時可增加機體對T3的利用度,導致T3水平降低[2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T3、FT3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隨著NYHA心功能分級的加重,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逐漸升高,而T3、FT3水平逐漸降低,不同NYHA心功能分級亞組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老年CHF患者預后良好亞組NT-proBNP水平低于預后不良亞組,T3、FT3水平高于預后不良亞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與王翠艷與王麗輝[27]研究結果相符。本研究進一步分析老年CHF患者NT-proBNP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相關性,結果顯示,NT-proBNP水平與T3、FT3水平呈負相關,與T4、FT4、TSH水平無相關性。
綜上,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T3、FT3水平降低,且隨著患者NYHA心功能分級的加重,NT-proBNP水平越高,T3、FT3水平越低,且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與T3、FT3水平呈負相關,臨床可將NT-proBNP、T3、FT3作為評估老年CHF患者病情變化及預后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