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昕
(嶺南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廣東茂名 524000)
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1]。儺文化是來源于古代人類民間生活的地域性特色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歷經千年世代相傳得以保存下來的活態文化遺產[2]。廣東唯一現存且最具代表性的儺文化集中于粵西湛江地區,代表性的有雷州市松竹鎮的“走清將”、湖光鎮舊縣村的“考兵”、東海島的“打將”等[3],如圖1所示。2008年,粵西儺文化正式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儺文化的傳播方式是以民間藝人師承、口傳心授方式為主,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從事民間藝術的傳承人逐漸減少,傳承變得尤為艱難[4],保護形勢十分嚴峻。本文基于儺文化的特點,建立起以增強現實技術為基礎的綜合型粵西儺文化體驗平臺是保存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創新手段。
增強現實(AR,AugmentedReality)是一種將虛擬圖形和圖像與真實場景相結合,借助于圖像跟蹤與識別技術,將虛擬物體和真實世界聯系呈現的數字化技術[5]。利用增強現實設計開發的粵西儺文化體驗平臺優勢在于:平臺具備儺面具、儺儀、儺戲服、儺廟等儺文化遺產數據庫,內置儺儀動態人物形象,還原真實動作與神態;通過將儺文化表演者制作成動畫角色,擺脫舞臺和時空的限制,并將其賦予詳細的解釋和增強現實標記;建立微型儺面具、儺戲服、儺劇本等多種文化遺跡沉浸式全景體驗,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宣傳與推廣,對儺文化與粵西地區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起著重要的作用。

圖1 廣東粵西儺文化
在國際社會上,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積極倡導利用新技術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隨后,美英法德等國也開展了數字化人類知識與虛擬典藏計劃[7]。我國在數字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起步較晚,但多省已針對本省遺留的儺文化的虛擬數字化保護工作進行立項支持。可見如何利用增強現實等虛擬數字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復原是當今人類社會的共同課題。儺文化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極不穩定,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原汁原味、地活態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粵西儺文化體驗平臺設計的原則與指導理論核心。
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進行粵西儺文化保護與活化體驗,進行粵西儺文化體驗平臺設計思路為:首先,要對粵西儺文化的藝術紋樣與其民俗象征意義進行吸收與解構。在提煉儺文化的關鍵元素時,將傳統紋樣打散、分解、切割等,再對紋樣提煉和概括,從而轉化成為符合現代審美與時代意義的三維模型[8]。
其次,粵西的儺文化是源于古代祭祀文化和儀式,游客由于對當地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很難融入其中,引起共鳴[9]。運用增強現實技術,可以讓游客在觀看和體驗儺舞表演時進行智能交互體驗,并根據劇情和觀眾的需求,自然地實現人機交互,虛實互動。
再次,基于動作捕捉與圖識別技術的儺儀、儺戲、儺舞原始動作模型數據庫并進行藝術環境全景建模設計。將粵西儺文化人物、事件表演者制作成沉浸式增強現實故事情節,在當前場景中回顧經典歷史文化與民俗故事情節。顛覆傳統觀賞模式,增加真實場景的沉浸感體驗。
(1)儺文化遺產三維模型設計:首先利用高精度三維逆向掃描儀對儺文化遺產實物進行掃描和采樣。使用激光掃描技術對儺面具、儺配飾等外觀構造不規則的實物外形數據進行搜集,以保證對原有儺文化的完整復制,如圖2所示。再結合點云處理軟件與Unity3D的插件EASY-ARSDK實現高精度儺文化遺產三維模型數據庫的建立[7]。

圖2 儺面具逆向工程三維模型建立
(2)儺舞動作虛擬設計:運用成熟度較高的Kinect動作捕捉展示設備對粵西儺舞動作進行跟蹤捕捉,然后,將儺舞動作進行分解,拆分為人體各部分的相關動作,把這些動作片段編入動作編輯軟件。最大限度復原真實儺舞、儺戲為原則,不僅在服飾特征和舞蹈動作上進行真實的還原[10],還在人物角色上進行深入揣摩,以求讓游客能感受到最真實的粵西儺文化。
(3)增強現實文化體驗平臺設計效果:設計開發完成后的粵西儺文化增強現實體驗程序以Android安裝程序包APK形式安裝在智能手機上展示給用戶,該APP分辨率可自適應不同手機或增強現實顯示設備,運行效果如圖3所示,當用戶置身于儺文化場景中,手機或增強現實顯示設備攝像頭檢測到標的場景目標時,將跟蹤和定位標的場景,并從文化遺跡模型數據庫中檢索出相應的虛擬模型信息,將其呈現給顯示設備并將其覆蓋在現實世界中。對于沉浸感要求高的情況用戶可以選擇佩戴混合現實雙目MR全息智能眼鏡等增強現實顯示設備,把視覺、聽覺和其他感官統一起來完成儺文化歷史遺跡、人物、故事的沉浸式體驗,充分感受增強現實浸式感官體驗效果。

圖3 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粵西儺文化體驗平臺展示
本文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粵西儺文化的數字化保護過程中提取儺面具、儺儀、儺戲服、儺廟等文化符號象征,在此基調上建立增強現實的儺文化遺產三維模型與動作動畫數據庫,使增強現實技術與粵西儺文化保護二者有機結合,讓游客通過移動設備或增強現實設備與粵西儺文化之間產生全景、全息的交流互動,從而更好地領略到粵西儺文化的魅力及其深厚的歷史。突破傳統數字化體驗平臺表現單一、互動單調的用戶交互體驗,為同類型地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提供設計理論與技術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