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吳倩
當地時間9月20日上午,美國加州聯邦地區法院頒布臨時禁令,在最后一刻暫時挽救了可能在美國被“全面封殺”的微信。而很多美國華人的心情也像乘坐“過山車”,擔憂之后,暫且安心。據《環球時報》記者向多名旅居美國的華人求證,截至目前,微信在美國仍能正常下載和使用,紅包、轉賬等功能也暫無影響。不過,這并不意味微信面臨的危機已完全解除,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
美微聯會:繼續積極應訴
代表美國微信用戶利益的非營利組織“美國微信用戶聯合會”(以下簡稱“美微聯會”)2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地時間上周六,在聽取了美微聯會律師團和美國司法部的激烈辯論后,法官裁定,暫時中止微信禁令在美國的實施。“目前所有美國微信用戶都可繼續正常使用微信,應用商店可以繼續發布微信App以及更新,其他電信運營商也可以繼續提供對于微信App的服務。”
不過,該發言人告訴《環球時報》,聯會律師團預判,接下來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因不服判決而上訴到聯邦第九巡回法庭,“所以在后面的日子里,為了持續捍衛在美華人的憲法權益,我們將積極應訴,保衛并擴大我們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
匆忙的“搬家”
和TikTok在美國用戶眾多但利益攸關方很少不同,微信在美國雖然用戶只有1900萬,但其中主要組成部分是在美華人和留學生群體,美國的華人企業、小商家、用戶等對微信禁令的反對聲浪都很大。很多華人更將微信視作“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因為這是他們和國內親友聯系最簡單、通行的平臺。
由于18日美國商務部的聲明非常詳細地規定了“不準在美國提供微信數據”“不許應用商店提供下載或維護微信的程序、代碼或更新的任何服務”等,很多最初并不那么緊張的美國華人看到如此具體化的政令,也開始了自己在社交媒體上匆忙的“搬家”。
家在美國洛杉磯的黃女士21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華人圈對于特朗普政府的微信禁令十分不滿,原本以為特朗普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真的要生效了。雖然眼下因為法院禁令,微信暫時還可以正常用,但很多在美華人都擔心,保不齊什么時候就真的不能用了。“最近幾天都忙著下載‘微信企業版或者加QQ、留郵件,害怕跟國內親友失去聯系,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太適應新的軟件。我自己還沒熟悉,還得教父母,電話一直沒斷”,黃女士苦笑著說,“估計美國大選后,才能消停吧”。
“挺心煩的”,在美居住多年的華人吳剛21日告訴記者,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生活本來就很忙,加上特朗普為了大選造勢,不斷給華人添堵、找事,就更心煩了。他說,如果真要切斷微信這條線,和國內家人聯系就會極其不方便,可能要回到十幾年前的狀態,專用QQ或者打電話。“我這幾天把能開的社交賬號都開了,陸續轉移一些聯系方式,但是工程量浩大,幾百個朋友家人,各個國家,真的很影響心情和生活”。
一些年輕些的華人和留學生,也對特朗普政府的微信禁令十分不滿,但并未感到這會對個人生活造成太大困擾。一名在美留學生告訴《環球時報》,他認為美國政府不可能在實際操作上真正做到完全封禁微信。“即使美國的應用商店下架了微信,也不是說就完全沒辦法了。比如把手機蘋果商店的賬號切換到中國區,在中國的應用商店內下載就可以了。也可以用‘微信企業版,遷移也很方便”。
美或開啟對待中企“新模式”
“但騰訊也不能高興得太早”,英國《金融時報》21日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據彭博社和《歐洲游戲》的報道,美國政府正在研究《虛幻引擎》和《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Games以及《英雄聯盟》創建者RiotGames的安全機制,并要求它們交出數據,而騰訊在兩家開發商中分別持股100%與40%。報道稱,如果美國財政部和所屬的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認定Epic和Riot等騰訊投資的游戲公司開發的產品存在泄露美國玩家個人信息的風險,或許將強制要求騰訊拋售這些公司的股權。
分析人士認為,TikTok或騰訊的案例或將開啟美國市場對待中企的一種“新模式”:“股份換市場”或“合資換市場”。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美國最近對TikTok和騰訊的一系列動作來看,美國現在的動作和之前對待中興、華為有很大差別,有可能產生一種對待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新模式,即用行政力量迫使中國出售股權給美國公司,來緩解所謂的國家安全或個人隱私擔憂,本質上還是一種公權力干擾市場的行為。
宋國友表示,這一現象需引起有意出海美國的中國高科技公司的警惕,他們未來都可能面臨這樣的風險,被美國盯上并被迫放棄完全的控制權,這將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環球時報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