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碧
屈指算來,我于1997年3月從教育崗位上退休至今已20多個年頭了。這些年來,我一直堅持讀書和寫作,從未間斷。這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多年來養成的一種習慣,一種精神生活的樂趣。
清楚地記得,在退休時,一位離休干部老張對我這樣說過:如果你怕將來患上老年性癡呆癥,最好的辦法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讀點書和寫寫文章,這樣,讀書既活動了大腦,又增長了知識,還可豐富晚年生活。否則,不安排時間讀書,那么,大腦的工作量就大大減少,腦細胞退化的速度就會加快。聽了老張的讀寫經驗之談,覺得很有道理,利于健腦防衰,延年益壽。
于是,我退休后,對生活作出科學安排,堅持一面讀書,一面寫作。因為我懂得,要寫好文章,首先要注重讀書,閱讀報紙雜志,注視知識更新,吸收最佳的新信息。因此,我將大部分稿酬用來買書、訂閱報紙雜志,一有時間就來閱讀。我覺得,一天不讀書看報,就好像少點什么。讀書,使我既開闊視野,豐富養生保健知識,又不斷提高寫作能力與水平。寫文章,使我常動腦、勤思考,大腦越用越靈活。令我欣慰的是,近幾年來,我還學會了電腦寫作,文章用電子郵件發往有關報刊社。多少年來,大約有1000多篇文章在國家、省、市、縣報刊上被采用。文章的發表,我覺得能給他人帶來精神上的食糧,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亦可叫做“老有所為”的幸福吧!同時,還不斷收到稿酬,這令我喜出望外。結果,稿費到手還沒有焐熱,就變成了《辭海》《現代漢語詞典》《紅樓夢》《戰爭與和平》《我的大學》等書。
“又買這么多書!共多少錢?”一位文友來我家見到這些新書笑著問我。
“嘿,這可沒花自己養老金一分錢,全是稿費換來的!”我說。
“這可謂是‘以文養書吧!”文友風趣地說,“讀寫結合,相得益彰,好!”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關于讀書與寫作的密切關系我深有體會。多少年來,我手中的筆,似乎得了神助,一發不可收。不幸的是,2014年6月我體檢查出肺癌,經化療、服藥,已康復(還繼續吃藥,鞏固療效)。如今,我已年近八旬,但身板硬朗,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精氣神足,耳聰目明,思維活躍,思想前衛,仍堅持天天讀書看報。家中的書與報刊,屢屢增加。
我深深地感悟到,人的一生,有自己興趣與愛好的人,才會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
蕓蕓眾生,各有所好。于我,唯有讀書、寫作才是我人生的最大樂趣。言猶未盡,余贅言:人到老年,不求“書中自有黃金屋”,只求老屋讀寫老來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