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案人員介紹,馬忠玉熱衷于參與各類私人活動,但又擔心過于頻繁引起領導關注,便18次“忘記”填寫離京報告表。分析近年來曝光的典型案例不難發現,不如實向組織報告個人去向,很可能是做賊心虛,隱藏著大問題而不敢匯報。
“海歸高知官員”落馬被查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北京市紀委監委對國家信息中心原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馬忠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經查,馬忠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金、消費卡,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借出差、公務出國之機公款旅游,公款報銷個人探親費用;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不按要求報告個人去向;違反廉潔紀律,借用管理和服務對象巨額錢款,違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并獲利;違反工作紀律,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利用職務便利為有關企業牟取利益并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經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研究決定,給予馬忠玉開除黨籍處分。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研究決定,給予馬忠玉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馬忠玉的落馬,多少會令人感到有一點兒意外。在走向仕途之前,馬忠玉在90年代便出國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以博士后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歸國后進入中國農業科學院工作,被破格提拔為副研究員。2001年,他轉赴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成為教授、博導。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名聲響亮的“海歸博導”,盡管有著出眾的早年經歷,卻最終因違紀違法落得“晚節不保”的結局。
18次擅自離京不報告,只是“忘記”了?
據辦案人員介紹,2017年至2019年間,馬忠玉違反國家發展改革委離京報備規定,18次未經批準擅自離京,事后也未按規定報告。2016年至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先后3次發文規范離京報告制度,明確規定司局級負責同志離京要填寫離京報告表,未經批準不得離京。馬忠玉18次擅自離京,其中因公離京11次,主要是參加有關會議、論壇等活動;因私離京7次,主要是探親或休假。
分析近年來媒體曝光的典型案例不難發現,不如實向組織報告個人去向,很可能是做賊心虛,隱藏著大問題而不敢匯報。
在馬忠玉案件中,其參加的有些會議、論壇等活動與國家信息中心本職工作關系不大,有一定“站臺”“捧場”性質,且可以領取金額不等的“專家費”“講課費”。
更惡劣的是,馬忠玉參加這些活動期間,存在違規收受禮金、借機公款旅游等違紀違法行為;其因私離京,還存在公款報銷個人探親費用等違紀違法行為。辦案人員介紹,馬忠玉熱衷于參加此類活動,但又擔心過于頻繁引起領導關注,便有意無意地“忘記”填寫離京報告表。
牽涉罕見問題,如何處分大有講究
此外,在馬忠玉的雙開通報中指出其涉一罕見問題——私自留存涉密文件。近年來,因涉及私自留存涉密文件這一問題而落馬的官員并不多見。
私自留存涉密文件這一問題該如何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泄露、擴散或者打探、竊取黨組織關于干部選拔任用、紀律審查、巡視巡察等尚未公開事項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內容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私自留存涉及黨組織關于干部選拔任用、紀律審查、巡視巡察等方面資料,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此外,《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第六十七條規定:監督執紀人員應當嚴格執行保密制度,控制審查調查工作事項知悉范圍和時間,不準私自留存、隱匿、查閱、摘抄、復制、攜帶問題線索和涉案資料,嚴禁泄露審查調查工作情況。審查調查組成員工作期間,應當使用專用手機、電腦、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實行編號管理,審查調查工作結束后收回檢查。
(《北京青年報》2020.8.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