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外多名專家已形成共識,新冠肺炎疫情在秋冬季節容易反復,一定要做好應對。為何秋冬疫情會反復?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點明3個原因:首先,基于對呼吸道傳染病的既有認知,一般都是自秋末開始持續流行至次年春末,因而同屬于呼吸道傳染病的新冠肺炎在秋季形成流行高峰的可能性較大;其次,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也將在秋季形成流行高峰,人體面臨多種沖擊,新冠病毒恐會“乘虛而入”;再次,南半球的巴西、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已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流感的情況,全球疫情也不容樂觀,中國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繁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原以為秋季疫情反彈會成為一個巨大的挑戰,事實上這個挑戰已提前來到。他認為有可能今年一年都處于全球疫情大蔓延狀態之中。
談及應對方法,受訪專家歸納出3個層面的部署:一是個體層面。“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曾光提醒,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事實證明這些做法能有效保護自身;二是群體層面。張文宏預判新冠肺炎疫情消失有兩種途徑:或是全體接種疫苗,或是實現群體免疫;三是社會層面。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認為,關鍵還是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要求,包括盡快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和質量。
專家提醒,民眾不必傷“疫”悲秋。一方面,有前期已積累的經驗和基礎,相信能夠很好地加以應對;另一方面,人們從未停止對研發抗新冠病毒藥物及疫苗的探索,正如世衛總干事譚德塞所言:“堅持科學和團結可以共同克服新冠肺炎大流行。”?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