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微博這種新興網絡交流平臺快速崛起,成為一種流行的網絡文化,受到大多數大學生的關注和熱愛;主要是因微博自身具備快捷的交流特征,內部蘊含著豐富的信息,信息傳遞速度也非常快速。微博文化這種特征對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巨大的影響,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創新帶來全新的挑戰。因此,探討微博文化對思政教育的影響具有實用價值。文章闡述了微博文化含義,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微博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影響
微博,也叫微博客,具有非常明顯的靈、短、快的特征,通過微博可以隨時隨地曬出個人近期的生活。如今,微博文化已經應用到人們生活中,滲透到經濟、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中。微博還成為大學生的交流及溝通工具,可通過微博平臺探討時事,發表個人的獨特觀點,甚至還可結交許多朋友,可以說微博已經成為高校生活一部分,自然對高校思政教育也有一定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探究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一、 微博文化含義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對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與文化構成形成新體系。如今,網絡文化逐漸深入人心,發展成為人類文化體系的組成部分。自從計算機網絡盛行后,逐漸出現BBS、OICQ、博客及微博等各種網絡文化載體,某些網絡而為年化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各種網絡文化中,微博屬于最為流行的文化。所謂微博文化,隸屬網絡文化的亞文化,以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為基礎,以微博消息轉變人們溝通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從而對人的生活和行為產生影響的亞文化。微博和博客比較,能夠發布一些小信息。因微博短小便利,能夠獲得比博客更大成就,從而得到人們的喜愛和青睞。因此,研究微博文化具有時代價值。
二、 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
隨著微博文化被大學生青睞,對高校思政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影響思政教育效果。
(一)極易造成思想意識發生偏差
在微博平臺上容納著海量信息,這些信息雖然能夠實時共享,但是新內容非常復雜,傳播時難免會存在不良信息;甚至有一些信息還存在消極性極端思想等,比如在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有一些人就在微博上發布一些虛假數據,讓人產生誤解。大學生屬于易接受新知識人群,而且社會閱歷淺薄,自身思想不成熟,自然其思想價值理念極易遭受信息的影響與腐蝕,誤導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逐漸就會在認知上產生偏差。對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必定肩負著爭取自身主動權的重任,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微博文化,明辨是非,不造謠、不信謠。
(二)對傳統教育模式造成沖擊
從高校思政教育現狀來看,主要還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傳遞教學內容。在微時代,大學生已經習慣通過微博平臺實時共享信息,獲取信息渠道已經發生變化。雖然高校搭建一些教育管理平臺,但是應用效果不太理想,根本沒有達到教學效果。從高校思政傳統教學模式來看,依靠一支粉筆一張黑板模式根本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激情,這種教法及手段都存在一定弊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不足。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面對微博時代帶來的挑戰與沖擊,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夠達到思政教育目標。
(三)微博信息資源優勢帶來挑戰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思政教師能夠通過課堂掌握教學主動權,能夠通過樹立自身微信來強化學生的認同感。但是在微博文化沖擊下,學生獲取信息的內容與渠道更豐富化。傳統教育資源畢竟有限,如果思政教師不拓展獲取信息渠道,可能獲取信息速度還會落后學生,對教師的權威性提出挑戰。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更傾向微博這種自由平等的平臺,導致傳統思政教育缺乏獲取資源優勢而難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三、 利用微博文化促進思政教育的對策
從前面分析可知,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各種影響,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必然會影響思政教育效果。筆者結合研究總結,提出如下一些對策建議。
(一)構建微博文化的教育平臺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真正發揮微博文化的優勢與價值,就應該打造微博文化的教育平臺。通過官方微博為思政教育傳遞信息,通過思政教育信息資源的整合來正確引導輿論,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平臺。比如在2020年武漢疫情期間,通過微博平臺及時更新相關數據,發布正能量信息,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愛國主義觀念。在應用微博平臺過程中,必須要轉變官方微博的“僵尸”狀態,及時更新權威信息,讓學生能夠從中共享到最新信息;同時,還要豐富微博發布信息的內容,鼓勵學生積極轉發且發表評論;針對負能量評論,教師要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通過微博文化來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創建全方位微博文化
在創建校園文化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微博文化建設,要針對校園文化積極做出響應,采用全方位微博文化為學生服務,為學生提供信息需求。同時利用微博文化自身的影響力,對思政信息資源進行融入與整合,為思政教育提供服務。微博平臺屬于開放且平等的空間,思政教師應給予學生話語權,引導學生形成獨立人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要將虛擬教育平臺與現實教學進行整合,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影響力。
(三)加強監督力度
思政教師必須要正確看待微博帶來的影響,利用微博優勢不斷強化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與效率。必須要認識到微博文化中的負面信息,必須要采用文化監管措施,并加強微博平臺的監管力度,及時監管平臺上各種數據信息,及時剔除虛假、負面信息等,針對評論內容合理引導和監督,凈化平臺上言論空間,充分發揮微博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優勢與價值。
總而言之,微博文化興起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一定影響。因此,思政教師必須要認識到這種影響的根源,并結合實際情況正確利用微博文化,不斷發揮微博平臺的教育輔助作用,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潔,佟丞.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9).
[2]王燕君.微博文化對大學生影響及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0).
[3]劉留.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3).
[4]王楠.微博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長江叢刊,2016(3).
作者簡介:
萬千,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