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國內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物聯網這一先進技術得以應用至中職教育領域。文章物聯網技術在中職學校教學、實訓和學生管理等幾方面的應用,分析了物聯網技術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優勢,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安全管理,提高了中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從而推動了中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中職教育;教學應用
一、 前言
物聯網技術的出現也在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中職學校作為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也十分重視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中職教育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對于中職教育的改革發展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物聯網技術擁有著傳輸可靠、多種感知、智能處理等特點,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管理性和資源共享性,所以應用到中職教育中有助于推進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讓學生能夠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校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從而推動中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了能夠深入了解物聯網技術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首先要對物聯網技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 物聯網技術概念
物聯網技術是通過無線射頻識別、無線傳感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傳輸協議,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把物體與互聯網相聯,運用云計算技術,進行信息計算和通信處理,以實現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監控管理等功能的一種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萬物互聯形式,它將用戶端延伸可擴展到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在這個網絡中,物體之間能夠進行信息交互聯通,不需要人的干預。物聯網技術其實就是利用RFID等技術,通過互聯網實現物體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物聯網技術是一種復雜多樣的系統技術,它將感知、傳輸、應用3項技術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新的信息獲取和處理技術。它通過利用傳感器感知的方式獲取物質世界的各種信息,然后結合互聯網和有線、無線移動通信網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換,然后利用智能計算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提升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感知能力,實現智能化的決策和控制。
三、 物聯網技術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
在中職教育的教學和學生管理過程中,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管理質量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不斷地去探索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生的管理方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無線互聯、物聯網等技術的出現也給教育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物聯網技術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將提升當前的教學水平、學生管理水平和服務的質量水平,為中職教育的改革發展帶來新的突破。
(一)組建智慧多媒體教室和智慧圖書館
智慧多媒體教學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借助多媒體技術、二維碼技術,以文字、聲音、視頻、動畫和圖片等內容為一體的教學形式。通過視頻講解,動畫演示簡化了復雜的教學知識和教學過程,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給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形象,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智慧多媒體教室具有先進的技術、廣泛的資源、互動性強、教學方式多樣等優點,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它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智慧多媒體教室的建設,給中職教育教學帶來了改革發展的機遇,也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內在需求。
智慧圖書館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為基礎,有著更加高效和便利特點的圖書館。基于物聯網技術智慧圖書館與傳統的圖書館相比較,這種圖書館不僅智慧、開放,而且還可以實現快速識別、追蹤,實現圖書自助借還、快速上架、智能查找、精準盤點,對相應的圖書能夠快速定位,從而提高相關的工作效率。智慧圖書館平臺還可以向讀者展示圖書館內的書籍流通信息、館藏量、人流量等信息,讓讀者更直觀地了解當前圖書館內的情況。智慧圖書館打破了傳統圖書館封閉式管理的模式,它是一套全新開放式的閱讀平臺,集在線閱讀、數據分析、閱讀推廣、閱讀測評、閱讀分享、信息發布等為一體,它既具有傳統圖書館的功能,又具有其明顯的智能化特征,依靠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提供的技術支持和資源服務系統,可以實現圖書信息資源存儲無界化,讀者可以跨校、跨館使用共享圖書館的資源。
(二)搭建平臺,促進教育創新與物聯網專業深度融合。
首先是搭建師資合力平臺。將學校的專業教師隊伍、專職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隊伍、兼職的雙創隊伍——行業專家、創業成功校友、合作辦學企業家等搭建共同育人平臺,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到教學和雙創教育,將專業與創業多維度相互滲透,形成合力。其次,搭建以賽代教平臺。除了創青春、“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外,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營造雙創氛圍,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融入雙創教育,組織高職大學生多參加各類創新創意設計、模擬創業訓練營、創業有關知識培訓講座等活動,提升在校學生的創業熱情,從而能夠在以后的創業實踐活動中提升成功率。第三,搭建物聯網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合作平臺。通過利用社會上各種有利多樣的眾創空間平臺,通過引入鼓勵學生接觸和了解,通過平臺走出去,接觸到更多更新的思維模式,在專業教育中可以實現學徒制,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也可以開啟“助理”模式,支持學生在校期間幫助完成初創企業的孵化工作,推動雙創工作的落地化。
四、 結語
在中職教育中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體現信息化、智能化、科學化的特征,可以有效拓展和學生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學校各種教學資源,建設開放、共享的智慧校園環境,從而推動現代中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剛.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探析[J].電腦迷,2018(3).
[2]劉廣兵.“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微課教學的嘗試[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7).
[3]葉自寧.高職院?!豆芾硇畔⑾到y》教學的改革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13(4).
[4]周昱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高職院校中的職能[J].硅谷,2009(21).
作者簡介:
李晶,河北省衡水市,衡水科技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