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較于普通年級的學生,高三學習需求往往比較不同,他們在進行數學課程學習過程當中,學習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不僅僅需要扎實的學習數學理論知識,還需要進一步延伸自身的知識,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這就給廣大地高三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不僅僅需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還需要告知學生相關的解題技巧。文章正是基于此,首先闡述了對話視角教學模式內涵,之后總結了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中對話視角教學策略,以期指導實踐。
關鍵詞:對話視角;高三;數學;解題;教學;新式方向
一、 前言
在高三數學課程教學期間,解題教學是一大主要形式,學生和教師也為此耗費了極大的精力,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效果平平,大部分的學生反映在學習過程中雖然上課的時候能夠聽懂,但是在課后卻出現了不會做的情況,使得學生的預期成績低于實際成績。具體分析這一情況發現,這一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無法對題目信息進行有效整合,無法很好地理解題目的真正題意,無法充分理解題目所描繪的內容,如此也就無法快速找出數學題目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在教學期間可以以心理學理論作為指導理論,采取對話視角的放過是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設計,讓學生能夠直接和題目進行對話,尋找出題目當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思考,找出題目的最佳解題方式,讓學生可以不斷進行思考,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對學生解題之后反思習慣進行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較好的理想教學效果。
二、 對話視角教學模式具體內涵
對話理論最早的理論提出者是巴赫金,在其理論當中組為著名的一句是生活究其本質來看就是對話。之后哈貝馬斯在其研究當中也逐漸將交往和對話理論結合,形成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方法論,哈貝馬斯的理論當中認為對話其實是現代交往當中最為合理和有效的教學途徑。在實際的數學教學課堂當中,對話理論在應用在于對學生和學習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聯系以及溝通情況進行強化,創建不同個體當中平等交流和雙向傳達的效果,進而達到交流探討的教學目標,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保障數學課程教學的質量以及內容。在對話理論的表現形式方面,其主要有四種主要方式,具體為生本對話、生生對話、師本對話以及師生對話。數學教師在教學期間采取這四種方式就能夠充分實現對話理論在教學當中的全覆蓋,讓學生能夠在其對話過程當中得到非常多的技能以及信息,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知識斷層情況,還可以學習到其他同學當中存在的閃光點,強化自身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對話理論當中最為重要的特征是平等交流,對話者以及話題元素是對話模式必須具有的兩個主要因素。在高三數學教學期間,對話者主要是教師以及學生。教學文本則是教學話題的主要來源,教學話題的內容逐漸構成了對話者之間交流和溝通的一大平臺。總而言之,在實際的對話交流過程當中,其其實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過程,在教學期間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以及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對話理論成為數學課程當中的一門教學藝術,對溝通主體作用以及功能進行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溝通,實現有效互動,達到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
三、 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中對話視角教學策略
(一)與命題者對話
在高三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題都是由命題人進行設計的,所以題目當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命題者的思想和印記,也會適當顯現出一些命題人員的設想以及出題意圖。學生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解決時就可以適當找出命題者編寫題目中存在的痕跡以及破綻,準確接收題目命題人員到傳遞出來的信息按時。命題人員在進行題目編寫時,為了對題目得分以及難度進行控制,往往會在前面增加一問,這一問其實就是命題人員為了降低題目難度所設置的一個小臺階,如若解題人員可以對命題人員內心活動進行感受,將會發現命題人員的想法,與命題人員實現隔空對話,并且對命題人員思想和出題意思進行加工和判斷,解開命題人員所設計的思維密碼,進而解決數學題目。
(二)讓數學題目條件和結論進行對話
數學解題其實是一種認識活動,同時也是學生繼續學習數學概念和定理過程,也是學生熟練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不僅僅是簡單重復數學規則,也不是生硬的執行各類操作。每一道數學題目其實都可以看作是一首愛情的小詩,題目當中的條件和結論之間其實就像是正在談戀愛的一對小情侶,學生則像是他們之間的紅娘,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理解題目的條件以及結論,在其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讓題目中的條件以及結論能夠互相吸引、靠近以及轉化,進而實現充分融合。
(三)與題目當中的背景進行對話
數學其實是一門來自生活的學科,更加是人類的文化之一,數學題目當中所隱含的文化資源以及文化內涵其實是極為豐富的。因此,高三學生在對數學題目進行解決期間必須要對數學問題當中的內涵以及意境進行充分感悟以及挖掘,對題目題意進行全面理解,充分體會數學知識的作用,讓學生更快地找到題目解決的鑰匙,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對數學題目中的數學本質進行清晰認識。然而,數學題背景往往是極具多元性的,甚至還是具有混合性的,因此,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于題目當中存在的背景進行對話,對話題目生活背景,提升學生的數學解決能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三學生整體數學成績,對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數學教學往往離不開解題能力的提升,為此,高三數學教師在教學期間采取對話視角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實現和題目背景、命題人出題思想,讓題目當中的條件能夠和結論進行對話,進而提高高三學生數學題目解決能力的最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德宗.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7):78.
[2]花卉.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1):48.
[3]吳佑華.深度對話:讓數學教學觸及心靈深處[J].數學教學研究,2019,38(1):2-11+16.
[4]李金蛟.從“對話”的視角設計高三數學解題教學[J].數學通報,2018,57(11):50-53+56.
[5]陳元久.淺析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13):145.
作者簡介:
傅言春,重慶市,重慶市聚奎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