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學院是漢語在俄羅斯傳播的主要渠道,目前存在著數量不足、教學資源匱乏、機構管理滯后等問題,應該從培養國際化漢語人才、教材內容“因地制宜”、教學課程和形式多樣化、完善落地制度等方面來進行有效解決。
關鍵詞:俄羅斯;孔子學院;漢語國際傳播
俄羅斯的漢語傳播盡管很早就被學界所關注,但是具體的傳播態勢并不像在美國那樣普及和熱門,其研究成果也較少,對傳播現狀的解析更是比較少見。漢語在世界各國的傳播效果差異很大,俄羅斯作為強勢意識形態的代表性國家,漢語的傳播情況非常復雜,因此總結出的存在問題和相應對策則顯得就更具有借鑒意義。
漢語國際傳播一直是實踐活動領先于理論研究。目前,漢語在俄羅斯的傳播研究相對“集中在第二語言教學的技術層面”,文章通過對漢語傳播主渠道-孔子學院的調查研究,簡要總結出了俄羅斯孔子學院發展現狀中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策略建議,希望能對漢語在俄羅斯的傳播發展提供參考。
一、 俄羅斯孔子學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機構數量不足
根據國家漢辦最新數據資料,截至2020年4月,俄羅斯一共設立了19個孔子學院、4個孔子課堂,而同為面積大國的美國,則設有孔子學院81所,孔子課堂13個。2020年漢語將作為外語科目被納入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體系。現在全俄有300多個大學設有漢語專業,123所國立中小學教授漢語。然而,由于政治、經濟及教育模式上的差異,實際上漢語在俄羅斯的傳播效果并不理想,還遠不能滿足需求,比如由于俄羅斯慢性疾病者多,中醫漢語很受歡迎,但目前開始中醫的孔子學院只有一所。這對于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而言很不對稱。
(二)教學資源匱乏
教學資源主要包含教師,教材與教學課程三方面內容。俄羅斯孔子學院的現有教師資源與師資力量明顯不足,以梁贊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為例,共有5名中國籍教師,其中一名為志愿者。這五名教師需面對18個班的學生,一共教授160多個學時,現有的中文教師資源遠遠不足以滿足梁贊國立大學本科生的教學需求。
漢語國際教學中的教材和課程設置也存在著較多問題。首先是教材的內容滯后,現有教材編寫時間已較久遠,與國際化進程和需求存在著明顯脫節情況;其次,教學內容多從中方教育角度出發,并未能充分結合俄羅斯國情進行針對性的教材編撰和課程設置,致使俄羅斯母語語境下的學生不能真正有效地學習漢語。
(三)漢語傳播機構的管理滯后
部分孔子學院作為“校”中的“學院”,與英文學院等并行,而也有不少孔子學院獨立于“校”,作為課外機構或社區教學機構存在。不同“身份”的孔子學院,直屬管理機構不同,導致中方的對接與管理所涉及的部門和人員差別較大。“校”中學院的管理機構是學校,而社區機構和高等學校的校長級別上又屬于同一層級,因此容易造成管理機制的混亂。
對于學生來說,在不同的機構能獲得的結課證明也不同,會導致學生在機構的選擇上更偏向對自己有利的機構,面對本身資源就短缺的孔子學院,學生的分布不均勻將會加劇導致教學資源的浪費或短缺。
二、 俄羅斯孔子學院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培養國際化漢語人才
首先,要設法讓漢語國際教育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專業,需要政策的積極導向和激勵,努力增加人才儲備,為漢語“走出去”做充足的后援支持。
在數量提升的同時,要緊抓漢語國際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開設適合國際和國別需求的課程,切實提高人才的跨文化交際的態度、意識、知識和技能。
(二)教材內容“因地制宜”
為了使教師資源發揮出更強大的力量,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本土化”“接地氣”的改革,結合中俄發展現狀,考慮時代發展因素和跨文化傳播因素,組建專業的學者團隊對教材進行因地制宜地編撰,開發出真正適合俄羅斯母語環境的教材。
(三)教學課程和形式多樣化
在課程形式和課外活動上,孔子學院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孔子學院需要承擔的不只是語言教學任務,更重要的還有文化溝通交流,乃至經濟政治的交流,因此需要相關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在課程的設置上需要添加更多的文化內容,如漢服文化交流、剪紙工藝課等,讓漢語教學去承擔應該承擔的重要任務。
(四)完善孔子學院落地制度
“完善落地制度”可分為刪、改、增三步走。
首先要“刪”。需要建立統一的孔子學院標準,才能對各個孔子學院進行審核。例如,孔子學院發展中出現了收費高昂的機構,對我國的國際化形象產生了不好影響,就需要刪。孔子學院在大學中開設后,又在相應的社區內開設了不必要的獨立機構,也需要刪。
其次是“改”。除去多余和影響國際形象的孔子學院相關機構,需要對其余存留的機構進行標準化整改。標準化包括但不限于:授課的方式,教師師資配置,課程統一化分級等,在因地制宜前提下,對孔子學院機構設置統一管理,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實現孔子學院的規范化。這一套制度和素材的標準規范在孔子學院規模化發展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增”。包括機構數量的新增和內容的新增。對整個俄羅斯高校進行摸底式的調查,明確哪些學校對漢語教學有需求卻缺乏孔子學院機構,哪些學校雖有孔子學院但仍不能滿足現狀。針對“現有”和“將有”的機構進行增設和增加。
三、 結束語
近三年俄羅斯增設了2所孔子學院,減少了1個孔子課堂,數量的改變體現了決策者對于“問題”的直視和態度。俄羅斯孔子學院的數量不足、教學資源匱乏、機構管理滯后等現存問題可能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囿于知識水平等因素,文章沒有展開論述,希望在以后研究中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劉榮,劉婭莉,徐蔚.孔子學院教學模式研究述評[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2]劉吉艷,司炳月.提升孔子學院漢語國際教育水平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3).
[3]劉晶晶,關英明.海外孔子學院的教材選擇與編寫[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4]劉超.跨文化情境對孔子學院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影響研究:以美國孔子學院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0(6).
作者簡介:
王包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