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佳

8月29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坍塌事故現場一片狼藉
9月1日,山西臨汾市聚仙飯店坍塌后第四天,陶寺鄉陳莊村已經恢復平靜。事發現場豎起了高高的深灰色鐵皮,把聚仙飯店的紅字招牌遮擋了起來。
但仍有一些跡象訴說著這里的“不平靜”。
1小時內,有4輛裝載著祭祀物品的三輪車,從飯店前的002鄉道上開過去,它們都在東南方向的第一個路口右拐,徑直穿過安李村的牌樓。安李村有多位村民,在飯店坍塌事故中遇難。
8月29日,村民們到飯店參加一位老人的80歲壽宴,不料災難從天而降,宴會廳坍塌,有29位村民,再也沒能走出那場壽宴。飯店負責人隨后被警方刑拘。
事發兩天后,安李村村主任向媒體表示,當地政府將向每個遇難者家屬提供3萬元殯葬費。從這天開始,家屬陸續將去世親人的遺體拉回家中,籌備安葬事宜。
隨著更多信息的披露,農村自建房屋改造的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聚仙飯店,壽宴是從一碗臊子面開始的,這是當地的風俗。
住在周圍的鄰居劉天明對南風窗記者說,飯店老板祁建華一家會提前一天從縣里的菜市場采購食材,第二天清晨四五點就起床準備宴席,確保來客們人人都能吃上一碗臊子面。
80歲的壽星李耀輝會拉二胡,平時也常到鄉里的文藝宣傳隊幫忙。劉天明說,8月29日那天上午,李耀輝的親戚朋友在聚仙飯店屋后的空地上搭起戲臺,輪番上臺唱起蒲州梆子戲,為李耀輝慶生。
位于飯店中部的宴會廳坍塌之前,幾十位吃完臊子面的客人正在屋外聽戲。劉天明和其他村民甚至還有一絲慶幸:“多虧外面在唱戲,不然死的人更多。”
此時,宴會廳內聚集著許多婦女,有的還帶著小孩,事發時他們正在廳里打牌聊天,等待正餐上菜。
上午9點40分左右,正在廳里玩撲克的李成功看見天花板上開始向下掉瓷磚,他在事后接受央視采訪時說,“一下就砸昏,啥也不知道了”,后來他是被人抬出現場的。
他的妻子張建枝坐在靠墻的另一桌,掉落的瓷磚在她頭上砸出一個包,但她順勢藏了一下,從宴會廳里逃了出來,等她回過神來和周圍的人一起把李成功救出的時候,她看見丈夫滿臉是血。
8月30日,他們被送往臨汾市人民醫院。與他們一同住在5樓骨科B區病房里的,還有77歲的老人毛根月,宴會廳坍塌的時候,她聽見房頂上傳來“嘩啦”一聲響,面對媒體的鏡頭時,她回憶說自己那時候愣住了,“不知道從哪里出從哪里進”。
梆子戲驟停,現場的人們開始想辦法施救,飯店附近其他村子里的人也相繼聞訊趕來。
后來有一段村里的監控視頻在網上流傳,畫面顯示從事發半小時后開始,村民就自發組織起救援。有人開著裝載機去疏通道路,有人拎著一把鐵鍬朝現場趕,更多的人什么也沒帶,只看見一個接一個,在大太陽底下,往同一個方向跑過去。
村民吳同記得,自己是在10點20分的時候接到朋友電話的,他說,出事啦,叫吳同趕緊去現場。“能回來就回來,能幫忙就幫忙!”
上午11點左右,救援隊接到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的通知,趕赴事發地。陶寺鄉里的老人們也就是從那時候反應過來,可能出大事了,他們看到警車從陶寺鄉的牌樓口向東邊的陳家莊呼嘯而去。
面對媒體,一名救援隊員描述,事發現場堆積了大量坍塌物,其中有很多起支撐作用的水泥柱,如果移動不當,可能會引發二次坍塌。救援需要同時考慮被埋人員和救援人員的安全,他們不敢輕易動用大型機械,只能依靠人力,用電鎬、切割機和徒手的方式來清理石塊。
位于飯店中部的宴會廳坍塌之前,幾十位吃完臊子面的客人正在屋外聽戲。劉天明和其他村民甚至還有一絲慶幸:“多虧外面在唱戲,不然死的人更多。”
當時,臨汾市消防支隊在網上同步更新救援進展,在他們發布的視頻里,最令人揪心的一幕是,有一名父親,頭部被石頭壓住,面朝下緊緊護住懷中的孩子。但父親和孩子都沒能逃脫厄運。
接到朋友電話的吳同,辦完事后從50公里外的另一個縣城趕回來時,已經是下午1點,此時,通向救援現場的道路已經被警戒線封住。
為確保安全,非專業救援人員全部被攔在現場外,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45分,現場救援才全部結束。從中挖出57位村民,其中7人重傷,21人輕傷,剩下29人全都不幸遇難。
天眼查上的信息顯示,聚仙飯店于2003年首次進行工商注冊。
吳同記得,以前聚仙飯店所在的這條街上共有四五家飯店,但是聚仙飯店的老板祁建華為人爽直,若是應收8600元酒席錢,他能把零頭都給抹掉,再加上他們的手藝好,生意越做越紅火,最終也就只存活下來這一家店。
這次災難,讓一直隱藏在農村自建房背后的問題逐漸浮現。
聚仙飯店由前中后三個部分組成,屬于磚混結構建筑,也就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以及大部分磚墻承重。
發生坍塌的是位于中間部分的宴會廳,由預制板搭建而成的天花板覆蓋在宴會廳上方。一名在現場制圖的襄汾縣消防人員曾告訴媒體,宴會廳的長寬分別為13.6米和12.4米。
但用以搭建天花板的預制板并非完整的一塊,為事故現場建立圍擋的工人曹之華,常年在縣城的建筑施工隊工作,他告訴南風窗記者,在他的經驗里,農村使用的預制板最多長3.6米,50厘米寬,12厘米厚,一塊塊拼在一起形成天花板。
曹之華說,預制板里面要打鋼筋,“農村蓋房子的樓板(預制板)沒有粗鋼筋,一般一塊板子打十幾根細鋼筋進去”,他用手上的螺絲刀舉例,說那些鋼筋只有螺絲刀的螺桿那般粗細。
臨汾市消防支隊發布的現場視頻里,坍塌后的樓板裂解成了無數碎塊,斷開的鋼筋扭曲著裸露在外,表面覆蓋著棕紅色銹跡。
預制板中間有孔,防水性能弱,飯店周圍一位鄰居對媒體稱,由于聚仙飯店經常漏雨,飯店主人祁建華便在預制板上反復加固防水,但收效甚微,因此祁建華在天花板上再做了一層彩鋼房頂,“所以后來就越來越重,重了就受不起”。

8月29日,事故救援現場
在曹之華的印象里,從10年前開始,就幾乎不再用預制板蓋房子。預制板抗震性能差,在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它都是造成重大傷亡的元兇。
8月30日下午,陳莊村村主任介紹說,聚仙飯店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后來又多次擴建,當時沒有專業人員來設計和施工,“就找了倆大工,自己家里干小工”。
這種現象在曹之華看來相當普遍。他說,只有三層以上的房子才會在建設前向政府報備,村里面兩層樓的房子完全可以自己建,建筑工人收到雇主的要求后,“人家設計成啥樣你給人家蓋成啥樣就行了”。
陳莊村村支書祁占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宴會廳蓋在宅基地上,村里沒有權力干預,“他是在自己的院子里修的,村上沒有具體要求,至于開飯店,人家有完整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有具體監管單位,村里沒有這方面管理權力”。
遇難者名單上,大部分都是婦女,若是這場災禍沒有來臨,她們會按照日常的生活軌跡行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對建設活動中的相關責任與流程的規定中,也存在“農民自建低層住宅的建筑活動,不適用本法”的條例。
9月2日,新華視點發布消息,山西省政府決定從當日起至11月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城鄉建筑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重點為農村、城鄉接合部和城市社區。
聚仙飯店坍塌后,襄汾縣被裹挾到輿論中心,縣城里也變得熱鬧起來。
在集中收治傷者的臨汾市人民醫院門口隨便攔一輛出租車,司機會告訴你,出事之后他們忙得就沒停過,載著法院的人、公安局的人、傷者家屬,在臨汾市和襄汾縣城之間反復來回穿梭。
而死傷者集中的安李村則陷入靜默。村主任表示政府提供每名遇難者3萬元殯葬費后,家屬陸續將去世親人的遺體拉回家中,擇日下葬。
穿過安李村的防水壩,從最南端進入村內,第一戶人家的門口就擺放著高大的花圈,寓示著生命的逝去。同為安李村人的吳同說,從這戶人家往前走,許多座房子門口都是相同的情形。
遇難者名單上,大部分都是婦女,若是這場災禍沒有來臨,她們會按照日常的生活軌跡行進。男人們外出打工賺錢時,她們就下地干活兒,打理麥子和玉米,弓著腰在遍布天冬草的地里找蘆筍,等它長到一尺長,就剪下來去賣錢。
存活下來的人,內心也布滿傷痕。
有個被埋了3個小時最終獲救的6歲女孩,在這次事故中失去了親姐姐。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她總害怕天花板砸下來,閉著眼睛卻不睡覺,伸手在空中胡亂地抓。媽媽問她在撓什么,她說:“我想爬出來。”
80歲壽星李耀輝的老伴、女婿、兒孫,都在這場事故中不幸去世。家里新買的電磁爐靜靜地擱置在桌上,事發一周前,他的老伴剛學會如何使用。
他曾在記者的鏡頭前下跪,更多的時候,他只能坐在空蕩的房間里拍著雙膝哭泣,“天塌了”,他說。
8月29日,事發當天,國務院安委會就山西臨汾飯店坍塌事故發布通知,宣布對此事進行掛牌督辦,要求山西省抓緊進行事故調查并向社會公布。
(文中劉天明、李耀輝、吳同、曹之華為化名)
責任編輯李少威 黃靖芳 ls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