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丹
(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361023)
作為重要的工藝裝備,模具在電器制造、汽車制造等多個領域得到了運用。而想要保證模具的加工精度,還要合理設計模具,確保產品整體加工獲得完整形式。運用CAE 軟件建立模流分析技術體系,能夠對模具設計問題展開系統分析,縮短模具開發時間的同時,保證設計質量,從而使模具設計水平得到提升。
CAE 軟件為CAE 技術的載體,可以劃分為專業類和通用類。專業CAE 軟件用于對特定對象,能夠實現性能分析、預測和優化,包含Moldflow、Autoform 等多種。通用CAE 軟件能夠用于對不同對象進行力學和物力性能分析,通過模擬分析和預測優化完成產品技術創新,包含ANSYS、NASTRAN 等。而CAE 為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的縮寫,指的是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能夠利用計算機對CAD 幾何模型的物理性能展開分析。通過對產品運行狀態進行仿真模擬,能夠為產品設計改良提供支持。在復雜工程問題求解過程中,也可以采用該技術進行力學分析,通過近似數值分析實現結構性能改良。搭載CAE 技術的軟件通常由前后處理器和求解器構成。其中,前處理器用于建模、網格劃分、邊界條件設定等操作,輸出的結果將被求解器接收。結合條件,通過數值分析能夠得到問題的答案,輸出有規則的數據。利用后處理器進行接收和處理,能夠得到接口圖形,便于用戶辨別。
在塑料模具設計方面,由于多采用注塑成型技術。應用CAE 軟件,能夠運用材料流變理論對塑料射出成型過程展開分析。根據能量守恒、質量守恒等原理,通過模擬高分子材料熱力變化過程,分析保壓、填充等行為,能夠掌握相關工藝參數,如模穴內材料的壓力、速度等。在模具冷卻成型階段,可以通過分析參數間的關系對其變形行為進行預測,為工藝參數調節和品質改善提供依據。
現階段,專門用于分析注塑模型設計問題的CAE 軟件較多,最為常見的為Moldflow,能夠用于對塑件成型過程中材料填充流動過程展開分析,使試模次數得到減少。從軟件應用效果來看,能夠使模具開發周期得到縮短,并通過降低不良率節省開模成本。
實際應用CAE 軟件對注塑模具設計過程展開分析,需要先完成熔體充模過程的仿真模擬分析。在注塑過程中,熔體將從澆口、流道等位置通過,然后才會進入型腔。期間將發生復雜流動,通過模擬分析對澆口流道位置、數量等進行確認,完成注塑壓力等參數的合理預測。針對分析發現的不合理參數進行改良,能夠使熔接痕等缺陷得到減少。對保壓過程展開分析,能夠根據得到的保壓時間等參數實現澆口結構優化設計,使熔體收縮過程中產生的變化得到有效控制。模擬冷卻過程,能夠掌握模具加工過程中的熱交換情況,通過科學預測給出最佳的冷卻介質流速等參數[1]。塑件容易發生翹曲變形,而通過CAE 軟件展開分析,能夠掌握加工過程中塑件承受的應力,通過修正加工條件改善塑件性能。
在計算機上完成模具設計過程模擬,根據發現的加工問題進行模具合理設計,能夠使模具返修問題得到減少,因此能夠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使產品加工質量得到提高。
在工業制造過程中,也將采取沖壓成型工藝。能否加工得到高質量的工件,不僅取決于工藝技術,也將受到模具設計因素的影響。以往多根據人員經驗進行模具設計,然后通過試模確認能否滿足成型要求,期間需要浪費較多材料,產生一定時間成本。應用CAE 軟件進行沖壓過程分析,能夠將材料選擇、工藝技術與模具設計結合在一起,通過仿真分析實現改進,從而加快模具設計。利用有限元算法,能夠對毛坯加工的各個步驟展開分析,針對出現的缺陷進行成因分析,為模具設計改進提供依據。現階段,常見專用軟件為DEFORM-3D,能夠對建模、成型性能分析等功能進行集成,通過分析模具應力、金屬微結構等情況完成模擬仿真,為模具設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從CAE 軟件應用過程來看,需要先利用軟件建立沖壓成型模型,可以直接利用系統接口導入不同格式的數據,利用軟件算法建立相應模型。通過有限元分析,能夠實現數據離散化處理,根據邊界條件建立非線性方程組。通過迭代分析完成方程求解,能夠得到有線網格。利用軟件完成網格劃分后,可以對工件實施應力分析。對工件應力進行模擬,可以將荷載在模具對應位置上映射。根據得到的可視化分析結果,能夠獲得模擬分析數據,通過改進設計使沖壓成型過程中出現的拉裂、起皺等缺陷得到消除[2]。
因此在沖壓模具設計過程中,CAE 軟件為重要輔助工具,能夠實現自適應分析和處理,生成成型缺陷分析報告。根據報告中的數據進行模具設計,能夠保證工件加工精度,同時使試模時間得到有效減少,因此能夠帶來一定經濟效益。
在壓鑄模具設計方面,主要可以采用Cast designer 進行模流分析。作為專用軟件,Cast designer 能夠用于對鑄造過程中金屬流動、凝固等過程展開分析,并通過熱傳遞分析、力學分析等手段得到模擬仿真數值,為模具設計提供依據。利用軟件進行流道設計,可以結合鑄件體積、尺寸等對充填時間、充填率等參數進行預測分析,通過比對為模具澆口、流道等各部分設計提供科學數值,繼而使模具得到優化設計。
某塑件屬于下蓋部分,外形尺寸為205mm×50mm×16mm,厚度為1.2mm,采用PC+ABS 材料,通過注塑方式加工成型。利用進口膠進行塑件充填,設計采用4 點羊角澆口,保證成型完整。模具利用四個滑塊進行抽芯脫模,最大的一個在側孔位置,需要利用支斜頂脫模。按照工件加工外觀要求,拉模角度為3°,非外觀為1.5°,利用圓角過渡,以免出現應力集中問題。由于外觀面無法設置澆口,還要在側面開設澆口進料,通過方形料片連接產品。

圖1 產品澆筑示意圖

圖2 填充時間
采用Moldflow展開分析,對0.701s、0.801s、0.901s、1.201s 四個不同時間點塑件填充狀態進行確認,可以發現塑件四個角是最后被充滿的,直至1.2001s 才熔體充填結束。在四個角位置,將從注塑速度向壓力轉換,容易出現短射問題。利用軟件展開分析,發現在1.140s 時能夠達到98%以上充填,轉換壓力達到57.0MPa。在進澆口位置,壓力達到45.6MPa,然后持續補縮,直至模具型腔被充滿。為保證工件整體裝配效果,需要利用軟件進行翹曲分析,確定變形情況。
從軟件分析結果來看,在x、y、z 三個方向變形分布相對均勻。但在末端充填位置,將發生0.3~0.5mm 的變形。結合這一特點,還應增加末端冷卻和排氣,達到嚴格控制變形量的目標。從末端流體前沿溫度分析結果來看,最低能夠達到226.8℃,最高為230.5℃,均在合理范圍內。而溫度最低的位置仍然為末端,還應加強排氣,以便使成型效果得到改善。從氣穴分布情況來看,多數分布在下蓋四周和熔接線位置。為解決困氣問題,還要在熔接線位置完成排氣孔開設,并在主分型面上進行排氣槽開設。在與產品相連的位置,還應將深度控制在0.02~0.03mm 范圍內,尾部應達到0.2mm。
根據模流分析結果進行模具設計,外形尺寸應為500mm×400mm×490mm,為多點羊角澆口熱流道模。結合模芯尺寸及模具強度,需配合采用HTF-280t 海天注射機。模具共包含四個滑塊和十五個支斜頂,利用六只斜導柱和對應復位彈簧對滑塊進行滑動,使工件從四周側向位置脫模。考慮到模具結構復雜,還要開設KO 孔進行注射機頂桿固定,通過強制復位保證結構穩固。利用點澆口熱流道進料,能夠使結構得到簡化,并通過后期噴漆將熔接線蓋住,使模具成本得到降低。在模具使用過程中,需要使定位圈與注射機定位孔對正,將安全門關閉后,可以進行定模合攏,使熔融態物料擠入模具。通過充填、保壓,冷卻20s后可以將工件取出,利用模塊將工件與模具分離開來。直至開模達到450mm 的距離,可以徹底將工件斜頂脫出。從模具設計效果來看,利用模流分析數據進行結構設計,能夠一次性完成模具設計與加工。用于注塑加工,得到的產品外觀性能良好,且質量穩定,能夠達到加工要求。
應用CAE 軟件進行模流分析,能夠對模具使用過程進行模擬,通過發揮軟件強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確定各項參數是否合理,完成工件加工缺陷產生原因分析,為模具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從軟件使用情況來看,能夠使試模次數減少40%左右,使每套模具成本減少約20%,時間平均減少30%,因此能夠使模具設計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