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強 邱洪濤

日前,捷豹路虎聯合英國劍橋大學研發新型非接觸式觸摸屏,幫助駕駛員在專注于路面狀況的同時減少車內細菌和病毒的傳播。利用“預測式觸摸響應”專利技術,運用人工智能和傳感器預測用戶的指間動作,無需觸碰屏幕即可控制衛星導航系統、溫度控制或者娛樂系統。
捷豹路虎致力于通過不懈地創新,以產品、服務和設施打造更加安全、健康和綠色的社會,實現最終企業愿景。該項開創性系統由劍橋大學的工程師開發,是捷豹路虎實現“Destination Zero”零排放、零事故、零擁堵企業愿景的重要進程。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帶來“新常態”。伴隨各國逐步放寬隔離與封鎖,安全且清潔的出行方式備受關注,其中個人空間的衛生與健康格外重要。針對該領域,捷豹路虎已推出多項創新技術,包括發動機降噪、可密切評估駕駛員行車狀態的生物識別傳感技術,以及帶有PM2.5過濾功能的車內空氣凈化技術,多方面保障駕乘人員的行車健康與安全。類似“預測式觸摸響應”新技術研發體現了捷豹路虎已開始布局更廣泛的移動出行——從消費者的移動出行服務,到提供城市駕駛所需的全面集成化、自動化設施,比如之前亮相的捷豹路虎Project Vector概念車型 。可實現無人駕駛功能的捷豹路虎概念車型Project Vector是一款純電動車型,兼具先進、靈活且多用途的特性,有力詮釋了捷豹路虎對于未來城市出行的暢想。
來自實驗室測試與道路測試表明,捷豹路虎該觸摸屏技術可在行車過程中節省高達50%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可以有效地限制細菌和病毒的傳播。
在行車過程中,路面不平引發的車輛晃動使用戶難以達到精準地觸控,從而影響駕駛員的專注度、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捷豹路虎的“預測式觸摸響應”利用人工智能,在用戶使用屏幕初期就對觸摸意圖進行預判,從而加快交互速度。這項技術,基于視覺或射頻傳感器的手勢追蹤技術,可將包括用戶畫像、界面設計和環境條件等信息與其他傳感器數據結合,從而實時推斷用戶的意圖。

捷豹路虎人機界面技術專家Lee Skrypchuk表示:“隨著各國在全球范圍逐步解除隔離,我們注意到觸屏廣泛被運用于日常消費或者交易,諸如ATM機取款或者機場登機,還有諸多工業與制造業的應用。預測性觸摸技術無需與屏幕觸碰交互,不僅有效降低細菌和病毒在屏幕表面傳播的風險,而且可以減輕駕駛員的認知負荷、增加專注度,使得車輛駕駛更安全。這標志了捷豹路虎‘Destination Zero企業愿景中重要的一部分。”
劍橋大學工程系的Simon Godsill教授為該研發項目的負責人,他表示:“觸屏和其他交互屏幕已被廣泛運用于日常場景。然而無論是駕車或是跑步時,在移動過程將增加其使用的困難度。并且,一些病原體會通過屏幕表面傳播。這項技術的研發可以幫助我們在這些領域優化用戶體驗。”
目前,這項基于軟件的“預測式觸摸響應”已達到高技術成熟度,通過利用正確的感官數據支持機器學習算法,即可無縫集成到現有觸屏和交互顯示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