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寰
摘? 要:近年來,在推進大眾創業與創新理念的過程中,整個社會范圍內產生了更多的創業熱情以及創新熱潮,而作為大學生的這種社會群體,在創新創業進程當中產生了重要作用。不過,因為相對其他群體而言,大學生沒有相應的經驗以及能力基礎,造成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開始的時候往往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作為互聯網本身而言,可以說是產業升級創新的源動力,同時也是大眾創業過程中的有效推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未來可能需要以社群作為主要方式展開創業,充分了解到社群的本質內容,從而發揮社群經濟所具有的良好作用。在這種狀況之下,將社群作為基礎展開創業往往是嶄新的創業思路。
關鍵詞:校園社群? 創新創業? 產業升級創新?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a)-0028-03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Campus Community Model
CHEN Qiuhuan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whole society has produced more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and enthusiasm for innovation, and as a so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ence and ability base, which results in that many college students are often unable to get full develop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Internet itself, it can be said to be the sourc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but also an effective driving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In this case, the future may need to use the community as the main way of entrepreneurship, fully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community content, so as to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community econom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starting a business based on community is often a new idea.
Key Words: Campus commun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College students
1? 大學生群體的特點
1.1 人群基本特征
大學生群體包含如下3個方面的重要特點:首先是對時尚與個性的追求,享受生活的同時對自身價值的強調。其次是敢于進行挑戰以及創新,他們對新事物相對敏感,敢于進行體驗以及嘗試。最后是通過分享得到更多的認同,他們通常樂于通過網絡進行自身生活的發布,獲得一定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1.2 消費總體特征
大學生群體消費方面表現為如下3點特征:第一,總體消費水平比較客觀。根據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思格爾系數為32%,達到富裕水平。第二,具有明確的消費動機。根據對大學生的調查報告顯示,大學生群體在消費過程中對價格考慮比較多,第二是質量的考慮,第三是個人喜好方面的考慮,他們在消費目標方面比較求實,對于個性化的產品往往比較喜歡,但對于品牌以及高檔與否,往往并不是那么重視,對于品牌名氣不是非常注重。第三,大學生有近似的消費習慣。他們往往喜歡通過網絡進行商品的購買,而在信息途徑方面,對于朋友之間的推薦是比較信賴的,沒有非某品牌不可的消費觀念,他們喜歡通過一些購物的APP進行購買,對口碑與評價比較重視,同時他們對新產品的接受程度比較高。
1.3 媒體接觸習慣
大學生有著比較明顯的媒體接觸習慣,比如:第一,他們對社交媒體比較依賴,根據調查顯示,每個大學生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在12h左右,不僅包括公眾號、頭條或者微博等以咨詢作為主要內容的APP,而且通過QQ、微信以及其他社交平臺展開相應的溝通,可以說大學生群體對于社交媒體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同時,他們在這些媒體平臺當中互動性比較強,作為大學生他們愿意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分享和討論,不僅屬于內容安排者,同時也屬于內容生產者。他們有比較集中甚至有些固定的上網時間,白天課業時間比較集中,通常在晚上8:00~11:00之間進行上網。
2? 大學生校園創業優勢和劣勢
2.1 大學生校園創業的優勢
大學生同時具有企業與客戶兩方面的身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了解消費的主要需求。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他們不僅僅是營銷人員,同時也是密保消費者。所以他們能夠對需求進行更好的把握,從而提供一系列的產品與服務。學生本身有著類似的消費動機,因此容易進行營業的具體推廣,在依照大學生求實原則以及廉價動機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對應的創業項目,進行促銷和試用等一系列的活動鋪開市場,往往容易得到良好的效果。對社交媒體依賴程度比較高,可能會形成一定的口碑進行傳播。網絡適用時間比較固定,同時愿意參與相關活動和討論。依照上述內容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學生對網絡媒體有比較高程度的依賴,同時樂意參與相應的互動,而且集中在每天晚上8:00~11:00進行網絡的使用以及信息的發布,因此在這個時間段之內,進行一系列的網絡活動,他們的參與程度往往也是比較高的。線下溝通比較方便,同時可以建立相應的信任關系。人們經常說營銷的主要內容就是信任,而通過大學生創業,他們的目標往往就是同學,因此這些商品或者服務,往往接受程度比較高,使用者也是同學,所以評價往往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校園創業往往能夠得到更高的信任,同時進行產品推廣。
2.2 大學生校園創業的劣勢
大學生本身沒有相應的社會經驗作為基礎,他們有知識基礎,但對于商業運作的經驗并不是非常了解,同時也沒有工作經驗,因此在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往往會比較多,甚至還有可能半途而廢。人際關系以及商業信用受損。對于大學生本身來說,他的人際關系并不是那么豐富,與社會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信用關系,所以可能無法獲得相應的資金來源。自有產品市場缺乏競爭力。因為生產規模限制,高校如果進行自有產品生產的話,成本往往是非常高的。而因為資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產品沒有辦法獲得廣泛的推廣,在市場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產品存在,沒有充分的競爭力,同時盈利也比較少,無法進行后續的經營。
3? 校園社群模式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法
3.1 定位明確,產品優化
在社會進步以及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校園市場也漸漸得到了擴充,大學生已經成為了目前的消費主力,對于大學生消費行為習慣展開調查,并進行一系列的特征分析,可以明確將大學生作為主要目標持續發力的過程,從而對大學生的主要需求加以了解,與服務和產品之間進行明確的結合,能夠更好地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服務。
3.2 把握剛需,內容輸出
作為大學生而言,在校園服務方面有一定的需求共同點,比如一些學習和社交之類的剛性需求,同時在生活當中也存在快遞、查詢分數以及外賣等方面的多層次需求,平臺將大學生這些習慣與需求作為重點,可以生產相關產品以及服務,更好地把握其消費模式,進行資源整合,打造相應的生態平臺。
另外,作為大學生群體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社群優勢,基礎比較廣泛,通過媒體平臺達到較高的覆蓋率,大學生對于平臺接受程度也比較高,平臺在內容生產以及服務方面對用戶產生較強的吸引程度,從而形成相應的社群,在運營之后進行一系列的內容輸出,從而構成良好的生態循環過程。
3.3 提升社群活力,增強粉絲粘性
社群平臺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生活中所需要的服務,從而在推廣的過程中建立了基礎。在平臺運營的過程中,針對一些節日或者活動作為特殊情況,推出一系列的校園活動,活動具有一定的特色,同時還可以與學生社團之間進行合作,使推廣得以覆蓋和提升。
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可以更好地借助這一時間點,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借助新生進行平臺的粉絲數量增加。同時通過一定的內容以及服務,使大學生更加依賴平臺提升活躍度,進一步吸收粉絲,加強互動關系以及增強信任。
另外,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結合的手段進行營銷,比如公眾號與朋友圈或者群聊等相結合,可以讓用戶之間進行互動,通過這一聯系使社群關系更加緊密。
3.4 資源整合,促進消費
在如今的時代背景當中,平臺將大學生日常消費、生活作為基礎,從學習以及服務方面滿足大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同時進行商業資源的整合,使校園服務更加便捷,用戶體驗得以增強,從而進行核實的產品打造,讓大學生得到比較智能而且精準的消費場景。
作為對社交媒體依賴程度較高的人群,大學生通過利用新媒體營銷方式,不僅滿足他們的分享需求和媒體使用情況,同時也發揮了他們的互動作用。另外,通過各種手段打造社群,可以使社群用戶之間達成更好的聯系,使其粘性得以增加。另外,還可以通過引流實現對應的商業價值,在賬號內容生產的過程中獲得粉絲數量的提升,從而打造一定的良性循環趨勢,使大學生創業項目在經營過程中獲得穩定而優質的途徑。
4? 結語
創業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發現創業的點到切入,都是一個過程,需要堅持,也需要好的機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這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當代大學生在管理好自己學習生活的同時,也可以多注意身邊的商機,創業道路千萬條,轉換一種思維,就可以實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參考文獻
[1] 張華.網絡社群:網絡輿情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J].新聞界,2017(15):88-90.
[2] 劉繼.網絡社群的輿情演化機制分析[J].情報探索,2018(5):45-60.
[3] 陳靜.網絡社群中的電視劇議題研究—以知乎為中心的考察[J].出版廣角,2017(10):12-15.
[4] 李艷艷.淺析網絡社群對公共領域的影響[J].新聞傳播,2014(5):74-75.
[5] 杜人杰,高天.大學生勞動意識現狀及培養路徑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19-29.
[6] 陳慧.“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8):48-55.